河北省自然地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2016-03-28李锴雯
河北省自然地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纵观河北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多山地与坝上地区相连,地貌复杂多样,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有河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山地、坝上高原三大地貌组成。地形的变化对光照、降水、温度、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地形的变化差异明显,所以植物的种类、特点受地形的变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其总体特点,山地、平原木本植物较丰富,坝上地区的草本植物为主要生长物种,山地与坝上地区的过渡带的植物单属科丰富。坡度对植物的种类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植物生长;地势;土壤;山地;坝上;平原
1 地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1 山地
1.1.1 山地高度。河北省是典型的温带气候,高等植物分布丰富,山地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唐山一带,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地区也有部分的山地地区,分布在河北的西部,属太行山脉。山地多以连绵起伏的山脉为主。山地中主要植物种类为乔木,以针叶林或阔叶林的形式存在,随着山地的高度的增加,植物的种类会有少量的变化。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湿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也会由于高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所以随着海拔的升高,蕨类植物的和苔类植物的种类的丰富度和生长比例增高,大型乔木相对于低海拔地区有所减少。针叶型植物增加。当山地的高度增长到一定的高度时,气温相对与山底有明显的降低,植物由原来的温带落叶阔叶植物逐渐变成针叶植物,甚至寒带植物。
1.1.2 山地降雨。在山地中,空气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遇冷,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压降低,形成地形雨,造成山地的迎风坡面降雨量大于背风坡面,植物的种类较背风坡面丰富,叶片栅栏组织发育较良好,叶片厚度较厚。背风面的植被生长较稀疏,叶片通常较小,植物根系较为发达。
1.2 坝上地区。河北地区南北温度变化不大,由于北边地区属于坝上地区,地势骤然升高,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有显著的降低,夏季无暑,昼夜温差较平原地区的昼夜温差变化较大,降水集中;冬季漫长,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天气多晴朗、干燥;春季干燥多沙,土地解冻较快,造成土地的疏松。冬夏分明,晨曦各异,属于典型的温带草原性气候。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有少量的木本植物。
1.3 平原。平原地区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性落叶阔叶林为主,由于地势平坦,植被生长较为均匀,没有类似山地植物一样的明显变化,以灌木和草本至于间歇性垂直分布生长为主,根系较山地地区的根系发育较浅。由于平原适合人类的居住,所以地表的植物受人类的影响较大,以农作物为主。小麦种植区以冬小麦为主,正常情况下适宜生长棉花、玉米、小麦、红薯等农作物和苹果、梨、桃子、板栗等干湿水果。
2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 壤质。河北地区属于温带地区,温度适宜,由于气候的原因主要以棕壤、褐土为主。pH值为弱酸性和中性,土壤的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土地的盐碱性和土壤的本身性质都可能影响植物生长状况。在沙质土地上耐贫瘠、生长周期短、要求有良好的排水能力的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多以藤类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如在砂质土地中生长的西瓜较壤质土壤中生长的西瓜更为的沙甜。在壤质土地上,由于植物的竞争作用,植物的生长以可以摄取更多的营养、水分和阳光为主要条件,所以较高的灌木、乔木为优势种。而部分地区以岩石为主要的地表面,土壤极为的稀少甚至没有,其植物主要以苔藓类植物和草本植物等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植物为主要的生长植物。
2.2 盐碱化。地下水位越高的地方,毛灌水渗透到地表的水分越多,而水分蒸发后,留下被水从地下土壤中带上来的盐碱成分,造成土地盐碱化的增加,而地表径流则可以缓解土地盐碱化的程度。盐碱化严重的地区由于不能达到植物生长繁殖的条件,造成了部分的植物的茎叶枯死,种子不能正常的发芽,植物种子被迫进入了休眠期。盐碱化严重的地区植物生长也受降雨季节的影响更为明显,降雨形成了大量或少量的地表径流,降低了土壤中盐碱的含量,使部分受盐碱含量影响较大的植物的生长环境得到缓解,盐碱化土地的降雨时间、降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种子播种和发芽率状况等。
土地盐碱化的种类对植物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土壤中相同的离子量,单一离子盐碱化相对于多种离子盐碱化的影响程度更为严重。由于现代的科技、工厂的影响,盐碱化的离子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而盐碱化的离子类型也影响着盐碱化的严重程度。
571158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李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