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3-28贾恩良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角投影面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教学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以求获得理想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1 用旧知识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目前的教材中,新旧知识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教师而言,就可以针对这一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的集中注意力,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首先是联想法,以 《环形面积的计算》为例,授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计算5厘米和2厘米半径圆的面积,而后顺势向学生提问:“我们知道了圆的面积如何计算,那么圆形和环形两种不同图案的面积有什么联系?你是否可以利用圆的面积来计算环形的面积?”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利用投影演示两个圆重叠的过程,让学生在两个圆重叠的过程中直观地看出环形面积即为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圆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环形面积计算方法,学生接受度较高,教学效果得以保证。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求知欲望

情境法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激发兴趣,提高注意力,因此,利用投影等电教设备创造良好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教学 《循环小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醒目、逼真的红绿灯投影作为新课导入,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向学生提问有关红绿灯知识,并告诉学生灯的颜色变化都是有顺序的。根据这一点,向学生引出“循环现象”这一概念,并且利用红绿灯的知识向学生说明,“循环现象”是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由于这个例子和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情境之中,头脑中也不停地思索着相关问题,求知欲得到了激发。由此,教师就完成了从具体物体到抽象数字的转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死板和枯燥,教学效果自然随之提高。

3 科学设立挑战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引发思维的起点,没有能够吸引人的问题,思维就无法充分、有效的展开。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摒弃原有单纯灌输知识的方式,适当、科学地设立一些挑战和问题,使得学生既能完成探索,又不会因为难度过大而受到挫折。

例如,在 《长、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展现3×5和4×4两个图形(以分米为单位),而后向学生提问:“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更大?你是怎么得出的答案?”学生听后纷纷展开思索,提出了各种想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割补法,将两个图形重合,可以直接比较面积。对于这种答案,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但是之后,教师应当以新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再次引导:“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图纸上的形状,但是如果想要测量一个广场,或者一个国家的面积,又该怎么办呢?”学生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割补图形法”并不实用,然后自然会去思考更好的方法,以便准确、快速、方便的求出图形的面积。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得以最大程度的激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4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对于人的正常心理而言,悬念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使得人们迫切的想要知道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设置具有“新”和“奇”特点的悬念,使得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时,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必定十分枯燥,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技术,将三块玻璃拼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向学生提问:“如何求得三角内角和?”学生被屏幕的上投影吸引住,同时也迫切地想要得到答案。但是,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解决方法,而是告诉学生,采取“算一算”、“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自己探讨。“算一算”即让学生利用直角三角板来计算内角和,“量一量”就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量角器进行测量,“折一折”即让学生沿着对角线将正方形白纸对折,从而得到三角形。通过观看屏幕演示和自己动手,学生很轻松便得知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正好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悬念——探究——论证——解决”的科学教学模式,进而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061300河北省盐山县孟店乡静远小学贾恩良

猜你喜欢

内角投影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三角形分割问题
找投影
找投影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