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农村经济 培养科技人才
2016-03-28游秋丽
振兴农村经济 培养科技人才
近年来,农广校主要承担中等学历教育、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自考助学与合作高等教育以及绿色证书教育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素质教育工作,农广校如何为振兴农村经济培养科技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结合栾城区农广校工作的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1 抓典型带全面 搞城乡科技联网
要使栾城科技事业向纵深发展,必须有一批科技人才来带头,然后形成科技联网。为此,栾城区农广校与区农业技术站联合起来在各乡、镇建起了科技点。自1981年开始陆续把各乡技术站站长和服务公司经理招收为农广校学员,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使他们的多年实践经验有了新的飞跃,在宣传、培训、服务中有了较高的理论依据。
原陈村乡技术站站长和服务公司经理都是农广校学员,自1988年以来他们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使全乡优良品种普及率保持在100%,并为全县推广优良品种提供了大量依据。大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使陈村乡的农业稳步发展,几年来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使乡技术站走上了推广、经营、服务一体化的道路,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多次被市农业局命名为“先进技术站”,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农技推广一级站”,像这样的技术站全县共建立13个,占全县技术站点的80%。
2 培养科技英才 扩大科学技术教育面
为了增强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使科学技术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农广校非常注重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在教学中,深入到学员之中,指导鼓励他们学用结合,让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及时跟踪好的典型进行总结指导,用以扩大学员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振兴农业之本。十几年来,栾城区农广校培养总结先进致富典型200多例,他们有的是乡镇企业领导,有的是示范户、养殖户,有的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上至副县长,下至普通农民,他们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为全区农业的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农广校把他们的事迹编写成“学用结合典型汇编”进行宣传,如三期畜牧专业毕业学员董建义的典型事迹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影响很大,他为群众排忧解难,被群众誉为“畜牧专家”。在2015年市校编写的播种希望一书中,收录了翟增校与赵军海的先进事迹。
3 抓致富典型 促农村经济发展
栾城区农广校积极引导学员靠科学致富,要求学员积极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科教兴农中发挥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是用所学知识搞一项科学实验或推广一项常规技术;二是每年解决一个当地生产难题;三是带动一个示范户。形成了树小开大花一户带数家的局面。十几年来,先后到宋北、冶河、程上等村进行实际跟踪调查,帮助学员查找资料,提供数据,联系示范户。如在宋北村为帮任同增同志脱贫致富,多次查资料,进行田间试验,在他自家地里改变种植结构,采用科学配方施肥、给小麦喷食醋防干热风等试验,提高了产量。同时帮助他利用农闲时制粉条、养猪,仅三年时间他就还清了所欠债务并盖了新房,周围群众也跟着学起来,形成了致富一家带一村的局面。
4 发展一代双高农业 促科教兴农
抓“一优双高”农业是摆在广大农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也是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的新课题。从1993年起,栾城区农广校率先在高家庄村搞起了温室大棚设施蔬菜种植的试点工作。为给全区带个好头,校长亲自挂帅带领专业教师到现场进行指导,共建起温室大棚12个。为了使建棚、种植、管理、收获稳步发展,有充分的依据和技术,他们到河北省蔬菜所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到内邱县参观学习网络营销技术,并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户做指导,在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下,使12个大棚蔬菜获得了可喜的收成,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和重视,并组织全区干部和群众参观学习。
5 站校结合 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在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中,区农广校除对在校生进行常规科学技术的教学工作外,每年都与技术站结合,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时间短、见效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先后购进实用技术2 000余册,购置录音、录像光盘600多套,在各乡农业技术站进行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小麦玉米和病虫害防治、棉花管理和棉铃虫防治、鸡猪畜禽疾病诊疗和饲料配方、大棚蔬菜设施建设、食用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振兴农村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立足当下,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指引下,培养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村科技发展,不断把农广校的事业推向前进!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广校 游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