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赤峰学院为例
2016-03-28韩娟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024000
韩娟(赤峰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赤峰学院为例
韩娟
(赤峰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本文将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的现状、必要性及解决方案四个方面入手,解读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从而推动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再建构.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提高
新的一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有十年之久,教学体系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各高等院校应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高.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不少高校却未能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效果.
1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及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当代教育哲学的课程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育研究成果为指导和依据,旨在提高个人英语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促进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差异”、“内容教学”、“以人为本”、“整体主义”的理念.孔子云:“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社会的需求情况,从接收方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设计.注重内容的充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多方面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素质.
1.1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大学英语体系主要分布在在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主要与高中知识进行衔接.与传统的高中英语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不同,大学英语则加强了对学生读、说技能的训练.现今评价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少高校在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之后就允许其申请免修,致使大学英语教育乃半截教育,虎头蛇尾,名为必修课程,在三年级、四年级却并未见其踪影,这显然并未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
1.2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形态
目前国内采用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形态主要为大学英语(1)至大学英语(4).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自2012年开始,经过“试点——全面实施——示范点”之后普及开来.以赤峰学院为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沿袭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名称为“必修课程”,内容为综合(基础/通用)英语,一共分4个学期,总计12学分.与此同时,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英语选修课,但并未形成体系,大多都为教师自发开设,但这会在某一程度上,提高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采用“综合课程+拓展课程”的模式,缩短综合(基础/通用)课程的课时,增加了拓展课程课时,并将学分重新分配.综合课程大多为必修课程,拓展课程则因学校而异,其中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该学校拓展课程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包括英语语法、交际英语口语、情景英语口语等.
部分高校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革新,摒弃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形成了专门性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建构迎合了公共英语教育的发展潮流,切合学生的需要,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发展的一道亮点.
2 大学英语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与实践的差距
按照规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既是本轮的教学改革的行动纲领又是指导方案,政策的颁布者和实施者之间的层级差异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和掌控之间的不平衡导致政策的具体落实千差万别《.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文字泛泛而谈,“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中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又是“教育课程”、“工具课程”,这样含糊不清的语言着实让人摸不出头脑.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之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足为奇.
2.2 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
虽然学术界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但是应用到实践上却发现仍是捉襟见肘.不少大学仍然摒弃不了传统观念、思想狭隘,“应试化”倾向严重,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只闻而不用,害怕承担这其中的风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纵使再好的理论不去付诸实践,终不过是一张废纸,对当前的大学教育现状的改观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少学生仍然是读书的机器,缺少实践应用课程,只知读而不会用的现象严重.
2.3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课堂上,教师即为“教书匠”,根据整学期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好进度,写好教学规划、备好课,然后在课堂之上就可以按部就班的稳稳的将课授下来.传统的课堂之上,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认真的记录、划重点,以备考试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老师以点名留住学生,所有同学千篇一律的接受“填鸭式”的教育,不少学生兴趣不足,常常逃课,而期末时仅仅记忆一下别的同学的重点,纵使平时成绩低一些仍可勉强及格,至于学到了什么、能力提升了多少则显而易见.
2.4 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陈旧,靠知识的灌输带动课堂的进行,以老师为主,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对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也不管不顾.教学内容老化、脱离实际.在这种观念指导之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仿佛戴着沉重的枷锁,不的发展.的等到真正出国或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才发现所学的完全是“中式英语”、“绣花枕头”好看却用不到.
2.5 不同层次学校教学资源的不平衡
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科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这打破了依靠门第等级来选拔官员的传统,给了寒门学子得以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直至现在“高考制度”就是“科举制”的延伸“.一考定终身”,许多学子寒窗苦读12载,只为那心仪的“985”,这的确是无可厚非.好的大学拥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出色的教师、更先进的设备、更新颖的教学理念、更多时间应用的机会.除去传统的设备、师资、经费以外,好的大学在对教育的认可度上则更高,学生学习的氛围也更加浓厚,这些造成不平衡不仅仅局限在英语教育上,各个学科都是如此.
总之,以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来看,出现的问题远不只这些,这写都给了我们反思的空间,适合中国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究竟在哪?
3 总结与思考
3.1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针对以上的种种,笔者认为,解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还是要回归其本体.从自身实际和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为不同的班级,比如“基础班”、“提高班”、“口语班”等,然后在根据每个班级集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更加需要培养学生以网络为工具的认识,借助于网络,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我借助于网络将全国的教学资源放置在一个网内,大家各取所需.利用网络创造一个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以弥补传统课堂场地的局限.
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各高校也要加强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出去必修课,各高校也应该加大选修课中英语课堂的比重,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诸如“英语交流”、“VOA听力”等课程,使学生在必修课程之余可以解除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课程.
3.2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关键是要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我们要探索并实践全方位立体式的多媒体环境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采用传统模式和网络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自主获取知识和能力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3.3 听、说、读、写、译“五马并进”
学习讲究“眼、耳、口、手、脑”并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不能走传统的“应试”道路,以书面成绩决定一切,而是要综合考察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以此作为其期终考试的最终成绩和学业成绩.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快乐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水平得到发展.
3.4 促进学生终生学习和长远发展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实现从知识的贮备到能力提升.大学英语教育决不能只成为学生的一项负担、一种任务,成为阻挡其毕业的“拦路虎”,成为其求职路上的“绊脚石”,而应该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成为其个人简历上的“锦上花”,成为其求职路上的“敲门砖”.
3.5 加大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植入力度
“无论文化教学或文化研究都存在着一个层面问题,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无处不在.”除了强化重视文化教育的认识,在实践中更应该加强文化植入的力度,于传授知识中加强文化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的同事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美国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等,借以文化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开展一些英语主题的活动,如趣味英语大赛、英语情景剧比赛等等,以此在课堂上提高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研究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对于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英语教育方式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乃至个人能力的提升、性格的培养以及文化品的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改变大学英语教师“被边缘化”现象,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成淼.对十年来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实施情况的总结与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75-78.
〔2〕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2):21-25.
〔3〕肖岭.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2 (04):84-86.
〔4〕李淑杰.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英语教师,2015(22):111-112+139.
〔5〕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2):21-25.
〔6〕陈宋洪,林元龙.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思考——基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2):1809-181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37-02
收稿日期:2016-03-08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外语研究专项课题(WYZX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