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巢农户科技需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28姚兴安,肖玉盛,胡三柳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空巢农户科技



空巢农户科技需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1 引言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雨走到今日。在长期的发展积累中,农户这一庞大群体的实质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依据文献记载,农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变化阶段:传统农户阶段、混合农户阶段和现代农户阶段。其中,传统农户是指在生产力低下、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通过牲畜或人工操作的工具来进行生产活动的一类人。他们依靠简单的自制工具劳作,以各自的家庭为独立的生产单位,通过经验积累形成传统的农业技术,并一代代的相传下去,此类人群文化素养较低,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下,创新意识较弱,普遍无法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混合农户包括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兼业户。纯农户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倾向于研究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农业兼业户收入依旧大多来源于农业,不过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土地研究中。而非农兼业户的收入则来源于非农收入,农业和土地不是其考虑的重点,外出打工、兴办工厂均是其突出特点,他们的视野开始侧重于外部,试图打破“靠山吃山”的尴尬局面。现代农户则是一群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会谋划的新型技能型农民,他们突破旧时的观点,大胆创新,不断学习,合理的将新技术运用至现代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根据公民生存特征及生命周期等特点,笔者采用如下定义:农户是指户口在农村并且依靠农业生产劳动来获得收益的人家。

综上,笔者认为,空巢农户是指年龄在45岁以上无子嗣或子女不在身边的仍然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类群体的统称。其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子女不在身边或在身边而无法照顾自己;二是生活在农村且依靠劳动来获取收益;三是年龄跨越范围更加广泛。

2 空巢农户农业科技需求的现有研究

关于空巢农户农业科技需求的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农户个体特征对于科技需求的影响的研究。Cotton(1975)认为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的大小、对新技术的渴望程度和是否能够准确使用新技术是研究农户行为时重点要考虑的三要素。其中,采用有利性差异(决定因素为产量的增加、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以及由此造成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来作为解释变量,打破了传统的由人性、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来做变量的瓶颈。他选取研究对象后,利用Probit和Logit模型进行分析探究,并得出农户新技术的最终吸纳行为与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和信息获得程度的多少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同时,农户生产规模的大小也间接影响着农户的新技术采用行为。Wozniak(1993)基于美国依阿华州农场的数据,详细的对农户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行为和后期采用行为进行比较后,发现早期信息的获得比后期信息的获得对农户的技术采用起到的作用更大。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就越愿意采用新技术,且更倾向于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得信息。宋军、胡瑞法、黄季琨(1998)将影响农户技术选择的因素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内部因素是指农民的年龄、性别、收入的多少、对新技术的认可与接受度,外部因素是指人均耕地的多少。认为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能接受新技术,处于中年段的,土地拥有较多、收入较高的人群对技术的变化浪潮更能适应。蒋和平(1997)认为,在众多的行为因素方面,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农户的经济行为和技术行为,即农户采用科技的效果将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决策,反过来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采用何种技术。吕玲丽(2000)认为农户选择新技术分为自身因素和非自身因素,前者包括农户心理素质的高低、拥有资金的丰富程度,后者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出台的措施,以及宣传的力度,在农户选择技术中应防止“跟风”现象。

2.2外界资源环境对于农户科技需求影响的研究。Robert(1989)等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重点,发现资源的严重匮乏、信贷的资格无法获得和人们生活的贫困等是农民无法采用新技术的主要原因。朱希刚等(1995)认为,外界环境如技术采用后,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离乡集镇距离、政府对采用新技术的奖励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民族特征、农户非农收入水平与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

2.3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推广对农户科技需求的影响。李建华(1996)认为导致农业科技技术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农业研究的周期较长,而最终利用率低;二是非物化性的不可避免降低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规模与速度。刘强等(2011)撇清了科技是导致农业科技需求不足的唯一原因,相比较科研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科技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存在目标不明确、方案不明朗等问题。张桂蓉(2001)分析认为这些因素不仅仅取决于农民自身,他们的利益需求、风险掌控能力、信息把握程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和农业技术的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张改清、张建杰(2002)认为改变现状的对策有四点,第一首先要保证先进技术的大面积覆盖,其次要增强农户的抗压、抗打击能力,再者是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供求信息的反馈机制,最后要经常深入乡村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2.4农地类型及农作物种类对农户科技需求影响的研究。刘然(2013)结合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山东、云南等七个省份的农民科技吸纳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户的家庭结构、耕地面积、平整程度、农户的种植规模、平均年收入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科技吸纳水平。按照实际需求农户对上述因素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罗兵前等(2015)在实地调研后统计数据发现,品种上的高产、稳产种类、技术上的省工省时技术、农业科技渠道供给丰富完善的、农业科技供给方式上更容易获得成果的都会对农户的种植带来不小的影响。此外还创新性的坚持科技创新工作来源生产、服务生产、引领生产的理念。

2.5简要评述。上述研究成果从对空巢农户的研究、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与行为的研究,再到空巢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其运用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未来继续开展空巢农户研究的重要基础。但是,空巢农户农业科技吸纳意愿与行为事关农业现代化及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培育能够主动吸纳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将成为国家“十二五”的基本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均耕地、农技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地区差异很大。空巢农户农业科技吸纳行为的管护模式和运行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指明农业科技的未来发展走向,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农业基础研究中去,将农业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成为一个农业大国,更要打造成新世纪下的农业强国。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在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导向下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努力摆脱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窘境。同时更应该清醒的看到要以我国基本国情为立足点,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要坚定不移的走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出发点的路线,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其相关问题都需要粮食生产的主体——空巢农户的主动参与,而空巢农户的行为决策都是理性的。在现今分散化、小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家庭承包经营的空巢农户,因粮食生产尤其是南方水稻生产不再是空巢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要激励空巢农户主动吸纳农业科技,需要政府在宏观指导、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利益补偿等方面发挥作用,构建相应的扶持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机制。所有这些,都将是横跨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挑战。

3 提高空巢农户科技需求能力的基本对策

3.1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农业生产是在已有的生命基础上,通过利用外界力量改变自身的一种活动,农业生产其实就是利用生命来改造生命的一个过程”。其发生的场合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是一环扣一环按照自然规律来发展;对于其依赖的外界环境来说依然具有不确定性;在操作层面上具有显著的临时性和机动性。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要及时依据生物体所发出的信息做出有效反应,这也就从客观上要求农业组织的灵敏性要远高于工业组织,因此对信息决策机制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的经济组织不可能也绝不会是大规模的。根据世界多数国家的探索,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最有效率的主体。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农业生产的基本主体是空巢农户。同时,农业作为农户收入最主要的产业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中,农业正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产业,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从事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与当前空巢农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张力。因此,必须针对空巢农户的不同类别加强内容多样的科技兴农培训。尤其要以空巢农户中的现代农户为抓手,以现代产业的理念来审视农业,以新思路与新举措,突破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释放活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发展,以农业发展与增收促进水保,以水土保持与治理促进创业,要通过新型实用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构建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体系打好坚实基础,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让生态美在山地水土保持以及乡村循环农业发展进程中得以统一。

3.2加大政府投入。此项投入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流于形式的投入,亦不能是想当然的硬性投入。要以满足农户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基于农

户本身恰到其中的投入,在调研中我们时常发现,部分农户对于资金拨付方面颇有微词,细致统计后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入资金不足、资金投入的项目与实际不符等。因此,在保证国家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加大对农村与农户资金的给付,针对性的需要资金的项目进行补助,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二来可以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农业科技的使用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3.3 完善监督体制。一是对政府资金投入环节过程中的监督。在由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农户这样一个三级链中,过程漫长,程序繁琐,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监督的体制和规则作进一步的改进,在透明的监督制度下运行才有可能实现群众对政府公众力认可度的提高。二是对流通市场的监督。在农业科技推向社会中销售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专门的机构对此监督管理,不仅是对垄断价格的有效监督,更要对整个环节中的每一个影响因子监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空巢农户的农业科技吸纳行为与政府扶持机制研究”,课题编号:71263026

参考文献

[1]Cotton,John L.Employee Involvement: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work attitud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Inc,1993.

[2]Wozniak,GregoryD.Human Capital,information, and the Early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JournalofHumanResources22 (Winter 1987),pp.101~112.

[3]Robert G.Chambers, On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olicy Mechanism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74,No.3(Aug.,1992),pp.646~654.

[4]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8(7):4~13.

[5]蒋和平.农户技术行为的诱导 [J].科学与技术管理,1995(16):26~28.

[6]吕玲丽.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分析 [J].经济问题,2000(11):27~29.

[7]朱希刚,赵绪福.贫困山区农业技术采用的决定因素分析 [J].农业技术经济,1995(05):18~26.

[8]李建华.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及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1996(03):21~23.

[9]刘强,母培松,刘宗敏,唐莎,彭迎.农民合作社社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意愿分析 [J].四川农业科技,2011(11):10~11.

[10]仇静静.晋南农民现代化研究——以两村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1.

[11]张改清,张建杰.我国农户科技需求不足的深层次透析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04):314~317.

[12]刘然.农户农业科技需求优先序及影响因素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3]罗兵前,周明月,张锋,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J].江苏农业科学,2015 (03):431~434.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姚兴安肖玉盛胡三柳聂志平

猜你喜欢

空巢农户科技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科技助我来看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