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2016-03-28都晓岩黄前程
都晓岩,黄前程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2.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福建 泉州 362000)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都晓岩1,黄前程2*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2.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福建 泉州 362000)
从渔港功能延伸角度,对渔港经济区内涵进行分析,指出渔港经济区是对渔港拓展功能进行开发的产物;考察了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存在渔港拓展功能开发不足、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宽等问题,并从缺乏统筹布局、发展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剖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的有利形势,研究了我国渔港经济区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关对策。
渔港;经济区;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渔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渔民转产转业、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等现实难题,以地方特色优势资源——渔港为依托发展渔港经济区对破解这些难题有显著帮助。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区在渔港经济区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在分析评价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基础上,讨论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思路与对策。
1 渔港经济区的概念与内涵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现代渔港经济区是指在建设现代化渔港基础上,密切结合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形成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城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龙头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渔业经济开发区[1-2]。
传统上,渔港主要是作为渔获登陆点和渔船的防灾减灾、后勤补给基地。随着渔业经济的发展,渔港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渔港的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凸显。总的来看,当今渔港的功能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性功能,即海洋防灾减灾功能,在台风、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发生期间为渔船提供避风场所。二是生产补充功能,即作为渔民生产、生活的后方基地,提供渔船靠泊和渔获物的装卸,以及加油、加水、加冰,渔船备讯整修等功能。三是拓展功能,即立足渔港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基础,利用区位优势,结合城镇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集聚,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为一体,实现渔港、城镇、产业三者联动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是对渔港功能区域扩展、产业链延伸的产物。渔港是多种“流态”(人流、物流、船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汇聚地,随着渔港经济区的发展,这些“流态”规模不断扩大,以这些“流态”为依托,可以发展形成大量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带动渔港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政府可以将渔港经济区作为区域开发的载体,依托渔港的区位优势,在渔港周围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包括海域),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引导捕捞、加工、渔船修造、旅游及相关产业在这些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一意义上的渔港经济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我国当前常见开发区类型有着类似的性质,在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体现了政府运用经济集聚规律加快区域发展的能动性。
2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渔港经济区建设理念大致是在20世纪末提出,实践则大致起始于21世纪初。浙江、广东两省是我国渔港经济区建设起步最早的地区。1993年,广东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加强渔港建设的决议,利用10年时间,先后完成了56个渔港的整治,为渔港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基础[3]。随后几年里,广东省沿海各地市纷纷启动现代渔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至2004年,全省已有40多个渔港制订了渔港经济区发展规划。宁波象山和台州是浙江较早开始发展渔港经济区的地区。面对渔业资源衰退,象山于21世纪初开始转变渔业生产方式,积极拓展远洋渔业,提升海水养殖,深化水产品加工,推进渔工贸一体化,增强渔区可持续发展能力[4];台州市于2003年根据当地实际,规划了4个渔港经济区,包括椒江渔港经济区、玉环坎门渔港经济区、温岭石塘渔港经济区和三门健跳渔港经济区[5]。近年来,山东、江苏、福建、广西、天津等其它沿海省份的渔港经济区也开始加快发展。目前,山东潍坊正推进羊口渔港和下营渔港2个渔港经济区建设[6];山东烟台已规划建设长岛、海阳、牟平养马岛、蓬莱、龙口、开发区八角、长岛大钦岛、招远、莱州三山岛和朱旺等10处渔港经济区[7];日照市黄海中心渔港和东潘一级渔港两处省级渔港经济园区已完成规划编制,正在推进建设工作[8];山东青岛正在将沙子口中心渔港打造成集海产品捕捞、交易、休闲渔业、特色餐饮以及渔业风情展览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休闲中心[9];山东威海市正加快推进远遥中心渔港经济区的建设。除此以外,已规划或正在建设中的渔港经济区还有:辽宁省的盘锦市盘山县三道沟渔港经济区,天津市的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江苏省的射阳黄沙港中心渔港经济区、启东吕四中心渔港经济区,福建省的霞浦县三沙中心渔港经济区、石狮市祥芝中心渔港经济区、晋江市深沪中心渔港经济区、东山县中心渔港经济区,海南省的东方市八所中心渔港经济区、三亚崖州中心渔港经济区等。截止目前,我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渔港经济区总数已达100多个,从产业内容看,既有综合产业型,也有单一产业型,从组织结构看,既有大中小企业共生型,也有小企业群生型,总体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力量,将对拉动我国渔区产业升级、推动渔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对发展渔港经济区的热情及取得的进展值得肯定,但是如果按照现代渔港经济区标准衡量,半数以上的渔港经济区还只是概念意义上的,真正有实质内容的渔港经济区比较少,现代意义上的渔港经济区更少。现有的渔港经济区,工作重点多集中于渔港生产配套功能,渔港拓展功能开发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渔港功能价值。80%的渔港经济区经济规模小,企业数量少,产业化水平不高。不少渔港经济区,常常是一个或有限几个企业成为一个产业,更有的渔港经济区仅依靠一个或有限几个企业存活;供油、供冰、水产品加工、修造船、网具修造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不论数量还是发展规模都十分有限,休闲旅游、海洋生物保健品等海洋高科技产业更是没有形成大气候,只在极少数地区有发展。渔港经济区内企业布局松散,产业链条发育不足,自发集聚机制和自我发展动力远没有形成。此外,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也较落后。渔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粗放,资源消耗大,环境友好度低,市场适应能力差,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2成因分析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上的不足,虽然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渔港经济区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等,但是管理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也较突出:
一是缺乏统筹布局。渔港分布广、数量多,受市场容量限制,不可能全部发展渔港经济区,特别是规模大、现代化的渔港经济区。现实中,部分地方政府在小范围内规划了过多渔港经济区,导致投入分散,形不成规模。渔港经济区所在地的产业基础、集疏运体系、依托城镇的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承等,都对渔港经济区发展有很大影响,很多渔港对这些条件综合考虑不足,导致渔港经济区的布局较为盲目,对大项目的落地缺乏吸引力。此外,不同地区、渔港拥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资源,这些优势是渔港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立足点,但是现有渔港经济区发展基本没有对区域优势进行很好的挖掘,产业定位和发展模式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二是渔港后勤配套滞后。海洋捕捞属于第一产业,需要大量的渔需物资投入和渔获上岸,带动包括货(柴油、冰、水产品)流、人流、船流和资金流等,是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基础产业。然而,当前我国渔港总体建设水平不高,现有的1 000多个渔港中,70%以上都是没有配套设施的简易小码头,码头、泊位吞吐能力不足,防灾减灾能力薄弱,陆上配套设施欠缺,不能满足渔港经济区发展的要求。
三是发展规划得不到有力实施。总体上看,各级地方政府对渔港经济区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地方对渔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仅靠向上争取,地方财政没有给予配套支持;有的地区未给渔港经济区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导致渔港经济区发展缺乏腹地支撑;有的地区政府部门之间在落实渔港经济区发展政策方面不能有效配合,导致项目搁浅或推进缓慢,良好的发展意愿不能转化成应有的发展成效。
4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4.1我国渔业产业社会经济地位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为破解陆域资源的限制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沿海地区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目前,“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一系列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被提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开始加大对渔业领域的投入,努力改善渔业发展环境,推动渔业发展。渔业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为我国渔港经济区的发展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渔港经济区包含了渔业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致力于系统化、生态化、全产业链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渔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增效,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助推渔区城镇化、现代化,凭借这种三位一体的优势,渔港经济区必将引起各级政府更大程度的关注和支持。
4.2我国水产品市场需求形态发生变化
过去,我国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又以冷藏品和冷冻品为主。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水产品消费结构和形态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对鲜活水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对加工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对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产品的需求稳步增长。水产品市场需求形态的这种变化对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其为我国渔港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立足点和更充分的持续发展空间;而挑战在于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大的投资、更适合的外部软硬环境,并与地方资源条件、文化传统和渔业经济发展基础充分结合。
4.3社会资本参与渔港经济发展的意识与实力增强
这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原经营渔业第一产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渔港经济的发展中来;二是越来越多的非渔业行业企业开始参与到渔港经济的发展中来。企业投资进驻渔港经济区的积极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渔港经济区发展的主体问题。不同于渔业第一产业,渔港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所需资金、面临的风险以及对运行效率的要求等都决定企业是渔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参与主体,没有企业的自发投资意识,单纯依靠政府的引导,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就难以快速形成规模。同时,企业投资参与渔港经济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渔港经济区产业集聚的问题。企业的资金实力远高于个体渔民或渔户,有了社会资本参与的意识与实力,渔港经济区的发展速度、规模、层次都将大大提升。
5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思路
综合考虑渔港经济区的功能价值以及我国渔港经济区的发展条件、面临的基本形势,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即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渔业经济发展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渔区小城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发挥市场机制主导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区域统筹,加大对外开放和土地、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调动区内、国内、国际等一切资源,推进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产业资金流向,培育地方优势产业,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富有活力的渔港经济区体系,使渔港经济区成为我国现代渔业、滨海旅游、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规模发展。
5.1与渔区小城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相结合
城镇化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是当前我国广大渔区存在的重大现实需求,渔港经济区以渔业二、三产业为主要发展对象,可以有效推动渔区城镇化,大量吸收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因此,将渔港经济区发展与渔区小城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相结合,可以最大化发挥渔港经济区的社会功能价值,同时也为渔港经济区发展营造更有利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形成更有力的基础设施布局,争取更多高品质资源流入。为此,渔港经济区规划应包含渔港设施、后勤补给、小城镇发展、产业用地规划、滨海休闲旅游规划;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一些能够多吸纳当地转产渔民就业的产业,鼓励和支持当地渔民创业。
5.2统筹渔港经济区布局
鉴于我国庞大的渔港数量,渔港经济区建设不可能短期内全面铺开,必须加强宏观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布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渔港经济区布局应以乡镇渔港为重点。在城市中心区发展渔港经济区,常面临土地供应紧张的制约,而在偏远渔村发展渔港经济区,又受到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以乡镇渔港为重点发展渔港经济区,可以有效协调这两方面矛盾。其次,渔港经济区建设应以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为重点。低等级渔港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完善,货流、人流、船流量等难以支撑综合性、大规模、高等级渔港经济区发展。
5.3强化规划在渔港经济区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不论是全国性的渔港经济区布局还是区域性的渔港经济区布局,都应提前做好规划,与当地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集疏运规划相衔接。规划的制定应立足地区水域、滩涂、渔业资源、区位、文化、市场需求、经济基础等有形、无形资源环境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规划实施步骤、不同时期的渔港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安排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路径、规模,保证渔港经济区建设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区域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渔港经济区在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发展。
5.4全方位对外开放
要加快渔港经济区发展,必须坚持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好区内、国内、国际等多种资源、多个市场的整合。在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上,渔港经济区不仅要注重挖掘本地资金潜力和引导本地企业再投资,还应积极引进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的企业到本地发展;在解决生产原料问题上,渔港经济区不仅要注重发展本地原料,还应积极从国内其它地区乃至国外进口原料;在人力、科技等方面也要充分借助区外力量。此外,要加强渔港经济区发展方面的跨区域合作,积极推进科技与人才共享、信息互通、基础设施相联,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群。
6 加快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6.1进一步强化渔港基础设施建设
渔港是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基础,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渔港建设水平,为渔港经济区发展提供支撑。目前,我国渔港建设面临着两个突出制约因素: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二是权属关系不清,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其中,后者又是解决前者不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必须从根本上着手理顺、创新我国渔港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推动渔港建设资金多元化,提高渔港经营管理水平。需特别指出的是:一要明确国有独资渔港的经营管理主体,成立专门公司来负责国有渔港经营,不成立公司的,也应指定专门事业法人打理,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经营。二应从制度上保障社会资本投资渔港的合法权益,明确其对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渔港公益性设施的使用权和其自身资金建设的相关设施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要逐渐改变过去我国政府单纯以资金注入方式支持渔港建设的简单做法,积极探索渔港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路径,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对渔港水域、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与市政设施、公共建筑以及相关延伸资本进行科学规划与运营,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多途径筹集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6.2重视对渔港合法权益的保护
赋予渔港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法律地位是加快渔港及渔港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政府应当明确界定渔港的港界(海陆边界),并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报批公布。凡经国家公布的渔港,港界不得擅自变更,渔港陆域、水域和渔港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损坏,造成损坏的,必须限期修复,因建设需要确需占用部分渔港陆域、水域和渔港设施的,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并给予一定补偿;改变渔港性质的,需由占用者负责异地重建同等规模和功能的渔港,渔港整体功能受到影响的,也须予以相应补偿。应统筹协调渔港建设与商港开发、围涂、围海等海洋开发工程的关系,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强化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同时,依法管理、维护好渔港岸线和港湾的自然属性。
6.3完善财政补助渔港建设的条件与内容
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的主要依托,应进一步推进这两类渔港建设,提升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现有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中有一部分布局选址不尽合理,有的渔船数量规模减少,有的位置偏僻或者陆域空间有限。因此,有必要根据地区实际,结合渔港经济区发展规划,对现有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有一定靠泊需求但是不具备渔港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可以予以保留,但不再扩大投入;既缺乏靠泊需求又不具备渔港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应予以撤销、并迁。今后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的建设,必须与发展渔港经济区统筹考虑,将是否发展渔港经济区以及发展何种类型、何种规模的渔港经济区作为财政补助渔港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原则上,财政支持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设今后应重点支持能够联动发展渔港经济区的渔港。对于确定要发展渔港经济区的渔港,渔港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与渔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相衔接。
6.4加强对渔港经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不同于单体渔港建设,渔港经济区是区域性综合项目,涉及土地开发、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等诸多方面和多级政府、多个部门管理,在发展上需要高层级政府政策支持,在规划报批、产业布局、项目策划等方面需要多部门甚至跨乡镇进行综合协调,不是任何单一部门或乡、镇等低层级行政区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成立由渔港经济区行政辖区(县级或以上)政府领导任组长,规划、国土、渔业、发改等部门及所涉及的乡镇等单位参与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渔港经济区建设工作,通过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协调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等各项事宜,确保渔港经济区建设高效、有序推进。要做深做细渔港经济区发展规划,最好能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报政府审批后实施。
6.5强化对渔港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支持
建议省、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规划编制、园区生成、项目策划、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用海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对渔港经济区的道路、消防、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公共财政投入。要持续完善渔港基础设施和陆上对外交通条件,不断提升渔港区位吸引力;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紧紧围绕渔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目标引导资金流向,加快资源、要素、产业集聚,扶持区域核心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建立跨企业或跨区域的经济技术联盟。此外,要强化渔港建设的规划指引,珍惜港口资源,正确处理产业布局与渔港布局的关系,渔港开发与渔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渔港规划与小城镇规划关系,保障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土地供应。
6.6探索建立园区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渔港经济区建设,尤其是前期开发投资较大。在现有的融资平台、金融、房地产等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下,传统的以土地抵押和土地出让收入为还款来源的融资之路已越来越难,综合考虑渔港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实际特点,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国建+国营”的开发方式,条件欠缺的地区应积极探寻多元化的融资路径,尝试BOT、PPP等市场化融资建设模式,或与产业商会合作等融资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渔港经济区开发领域,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有效解决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1]林文毅,卢昌彩.关于渔港经济区思路和实践的初探[J].中国渔业经济,2003,S1:13-15.
[2]徐质斌.论渔港经济区建设[J].中国渔业经济,2004,(1):29-31.
[3]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渔港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的决议的通知[EB/OL].[2005-05-24].http://law.fayi.com.cn/116464p2.html.
[4]中国象山港.象山全力打造新型渔港经济区[EB/OL].[2011-11-09].http://xs.cnnb.com.cn/system/2011/11/09/0101 71371.shtml.
[5]王苧萱.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56.
[6]食品商务网.山东省潍坊市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推动现代渔业发展[EB/OL].[2010-03-23].http://www.21food.cn/html/news/35/553522.htm.
[7]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省烟台规划建设10处渔港经济区[EB/OL].[2012-03-06].http://spzx.foods1.com/show_1511549.htm.
[8]日照日报.山东日照渔港经济现状:百里海岸线熠熠有明珠[EB/OL].[2014-10-10].http://www.sd.xinhuanet.com/sd/rz/2014-10/10/c_1112769254.htm.[9]青岛财经日报.沙子口欲建现代渔港经济圈[EB/OL].[2007-01-25].http://www.qingdaonews.com/epaper/cjrb/html/2007-01/25/content_675145.htm.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ishing harbor economic zone in China
DU Xiaoyan1,HUANG Qiancheng2*
(1.YantaiInstituteofCoastalZoneResearch,ChineseAcademyofSciences,Yantai264003,China;2.QuanzhouOceanicandFisheryBureau,Quanzhou362000,China)
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statusoffishingharboreconomiczonesalloverChinawasstudied.Afewofproblems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sefishingharboreconomiczoneswereidentified.Itwasfoundthattheexpandingfunctionsofmanyfishingharborswereinsufficient,andtheindustrialdevelopmentwasstillinlowlevel.Moreover,theequipmentandtechnologyofmanyfishingharborswasbackward.Atlast,thefollowingconcretesuggestionsincludingstrengtheningcentralguidanceandoverallarrangementoffishingharbordevelopment,linkingfishermen’sbusinessrestructuringtogetherwiththesmalltownconstructioninfishingarea,enhancingthefishingharbors’infrastructuralfacilities,providingpolicysupportsforthedevelopmentoffishingharboreconomiczones,andimprovingtheopening-uplevel,werealsoproposedasresponsestosolvetheabove-mentionedproblems.
fishingharbor;economiczon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2015-12-21
都晓岩(1980-),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和渔业经济研究.E-mail:xydu@yic.ac.cn
黄前程(196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渔港建设、海洋经济研究.E-mail:hqc780@qq.com
S9-9
A
1006-5601(2016)01-0067-06
都晓岩,黄前程.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J].渔业研究,2016,38(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