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速现代水产业建设
2016-03-28鲁方学
○鲁方学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速现代水产业建设
○鲁方学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渔业发展环境条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阶段性特征,当前渔药、渔饲料等渔业投入品价格不断上涨,渔业生产成本“地板价”不断抬升。同时,水产品价格小步慢跑已经成为常态,但大宗水产品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已接近并超越国际水产品价格的“天花板”,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现代渔业经营效益,已成为渔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水产业在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上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产业强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的发展战略,按照水产业“总量第二、特色第一”的发展定位,紧盯“扛旗举牌创特色”工作目标,重点体现“五个深度”。
一、产业结构要深度融合
今后我国渔业发展的方向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产业要摆脱抓渔业就是抓养殖的传统观念,必须建立全产业链条。要围绕荆门特色水产大市这一招牌,围绕荆门“总量第二,特色第一”这一发展定位,来对整个荆门水产业结构进行规划布局。要通过调整养殖结构,加大名特优水产品放养比重,扩大“十大特色产业”规模,来引导水产品流通企业向特色水产品养殖区域集聚,引导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特色水产品加工的研发、生产,向特色水产品加工转型。通过深入挖掘特色水产品文化底蕴,形成渔业科普、渔家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同时通过扩大“十大特色产业”规模,也可进一步刺激特色水产种业发展,为我市打造全国特色水产种业中心集聚力量。
二、经营方式要深度转变。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能与市场处于对等地位,只能占有渔业生产中的收益,难已享受到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投入品、农产品价格往往都由中间环节决定,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建立多种类型的经营合作组织。从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看,政府都是通过扶持合作社来带动产业发展的,台湾也是通过农会这一组织形式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我们必须要重点培育发展由农民自发组织、以土地入股为主要方式的农民合作社。鼓励专业大户以直接转包、租赁等方式流转经营权,建立家庭农场。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一家一户单干成本太高,没有话语权的问题。同时要提升经营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和质量,规范合作社股权设置、分配机制和管理体制,要让合作社真正发挥其在市场经营中的决策作用,享受市场平均利润。
三、设施改造要深度推进
从多年基础设施改造成效看,鱼池、塘堰通过改造后,病害少,产量高,也有利于高新技术、优势品种的推广应用。现在我市还有很多碟子堰,既不能在模式上创新,又不能在效益上突破,更不谈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改造渔业基础设施其实就是转变渔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市通过改造渔业基础设施,建立了沙洋黄荡湖、钟祥联合湖等几个现代渔业基地,实现了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塘变两塘”养殖效果,不仅养殖产量提升,产品价格和效益也大幅增加,为我市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渔业基础改造必须要深度推进,要按照现代渔业建设的标准,建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
四、融资渠道要深度拓展
当前,荆门市财政局牵头,突破障碍,相继成立了中国农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柴湖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基金两支子基金。为水产部门畅通融资带了头,引了路,水产业也应探索成立一支渔业发展子基金。要积极与金融机构协作,争取水产龙头企业上三板,探索惠农创业贷、活物抵押贷、产业供应链条贷等融资方式,多渠道的解决渔业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融资难问题。同时,要加强项目的策划,抓住“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和财政项目切块扶持这个机遇,从规划入手,实施整镇推进、片区开发,将水产项目列入省级项目库,通过项目资金扶持推动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五、渔业科技要深度运用
渔业科技创新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目前我市渔业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科技贡献率不高,传统的养殖经营方式依然还占据着主导地位。水产业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大力实施“互联网+智慧渔业”行动计划。虽然当前已建立了信息追溯平台和鱼病远程诊断平台,但还不够,还要建立水产品销售平台,拓宽监测服务范围,要与“一口池”进行合作,这些数据要直接上到互联网,接入中国农谷大数据中心,实行大数据管理,搭建渔业产业链各方综合服务平台。要利用农村电商、网络销售等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
(通联:448000,湖北荆门市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