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
2016-03-28陈思霖
陈思霖
(国有凌海市大凌河林场,辽宁锦州121200)
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
陈思霖
(国有凌海市大凌河林场,辽宁锦州121200)
现阶段,国家必须将植树造林活动放在突出位置,既是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力。因此,应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来。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造林方法和有效管理策略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以期为林业工作者在工作中提供参考。
植树造林;方法;管理;策略
1 常见的植树造林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植树造林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树种的选择、造林地的土壤条件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结合各自的特点选择出最适宜的方式方法。
1.1 分殖造林法
这种方法的造林材料主要是竹子的地下茎或者树木的营养器官,比如树干、根茎或者树枝等。技术含量较低,操作简单方便,能够缩短育苗时间,节约资本投入,而且种植后的幼苗容易成活。此外,用此种方法种植的幼苗在初期生长期较短,并且能够遗传母本的诸多优良性状。对于一些营养繁殖的树种用这种方法再适合不过,但是如果造林地中的母树数量较少且分布稀疏,则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是土壤条件湿润且土质疏松的地区,用这种方法成活率才较高。
1.2 直播造林法
当造林地面积较大时,采用这种方法最适合。在进行造林时,只需要将林木播种在造林地即可。其他的育林方法都需要进行育苗培育,但是此方法则不需要进行这一环节,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在进行树种、造林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因素的选择时要求比较严格,首先需要有效考虑发芽存活率较高、种粒较大的树种。其次,造林地的土壤和水分条件一定要适宜,环境中的隐患因素较少。不仅如此,造林后的幼林抚育措施一定要及时且全面科学。
1.3 植苗造林法
植树造林或者栽植造林都是常见的称呼方法,它的主要造林材料是根系较为完整的苗木,这种方法最为突出的优点是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存优势,成活率较高。相比其他方法,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略有降低。此外,这种方法切实脱离了树种对造林地的限制,凭借其突出的优势广泛应用。
例如移植苗、播种苗以及营养繁殖苗等都是植苗造林中主要的苗木种类。偶尔在涉及采伐迹地进行人工更新时,也会用到野生苗,所以说具体采用哪一种苗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植苗造林后的苗木来说,其成活率与苗木本身的保水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进行造林活动中,不论是在起苗、选苗还是到后期的假植、修建都必须要做好对幼苗的保水工作。
2 常见的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2.1 幼林抚育管理
当幼苗进行造林后且并没有进行郁闭时,为了促进后期幼苗的快速生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这称之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新生幼林生长没有规律,此时受到的阻碍主要来源于外界环境。此外,幼林在成长过程中对水源、温度、光源、肥料等因素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必须要努力为其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为林木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幼林抚育管理不仅能涉及到除草、松土施肥等,而且还要努力排除环境中灌木杂草等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必须要重视对林木的抑制调节,比如除蘖、修枝等,保证幼林幼林能够健康成长。
2.2 退耕还林措施
针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土地沙化或者水土流失的耕地,必须要采取退耕还林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组织林木种植,在保水保土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这项措施从长远角度看,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顺应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采用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退耕还林前,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对耕地的实施范围、树种的选择、造林的方法和模式、植被的日常维护以及相关技术负责人等都需要进行妥善的安排,保证退耕还林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提高管理效率。
2.3 封山育林管理
封山育林又称之为中国式的造林方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造林方法。适用于具有萌蘖能力的灌木丛、采伐迹地以及荒芜地区等,采用封闭管理,在辅以一定的人工措施,必然能使其发展成为灌草植被或者郁郁的森林。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发现采用封山育林可以取到良好的效果。与传统的造林管理措施相比,不仅施工工艺简单,减少资金投入,而且植被绿化速度显著加快了,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实现了良好的效益。封山育林培育出来的林区中树木种类比较多,不仅有利于植被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的提高,而且在防治虫害和保护珍稀物种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因此,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封山育林活动。同时,要结合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封山育林中,各个林木负责人必须切实理解封和育林的深层含义,将“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理念作为基本指导原则,如果只封闭不培育,那么就无法促进森林植被的健康生长,后期的经济效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反过来,只培育而不封闭的话,林木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自然达不到培育森林的目的。总之,必须要将封闭和培育有效协调起来,共同促进植被的健康成长。
[1]马志斌.浅析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04):42.
[2]张炳琳.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探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32.
[3]尹圆圆,周垠,张兴明,王静爱.中国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35-40.
[4]洪大伟.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6(02):44.
S725
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8.057
陈思霖,本科学历,国有凌海市大凌河林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