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画家与景德镇艺术发展的影响
2016-03-28石豪骏
/石豪骏
浅谈当代画家与景德镇艺术发展的影响
QIAN TAN DANG DAI HUA JIA YU JING DE ZHEN YI SHU FA ZHAN DE YING XIANG
/石豪骏
伴随着一股景漂潮流的袭来,世界各地的大批优秀陶艺家不断涌入景德镇,一方面增加了当地陶瓷彩绘人员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景德镇千年的彩绘技法注入了新的元素,大家都在不断的体验,不断的创新,不再局限于模仿。下面重点谈谈油画以及国画。
油画作为一个重要的绘画种类,从最早的十三世纪的挪威(据资料记载,欧洲留存最早的油画作品来自挪威)到各种表现形式异彩纷呈的当今世界,油画艺术逐渐成熟。油画艺术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他们的作品题材和风格,甚至是技法都受到了西方数百年间哲学、宗教、道德、美学、文学、科技、政治、战争等等的影响。这时期的油画作品和当时社会上许多震撼人心的事件,几乎是紧紧相连。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现于历史的舞台时,油画艺术产生了为资产阶级呐喊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势均力敌相互妥协时,油画艺术产生了古典主义;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到可以向封建主义发动进攻并夺取政权的时候,油画艺术产生了浪漫主义;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并要大力巩固政权的时候,油画艺术产生了现实主义;19世纪后期光学发达,油画艺术产生了曾被人们一度曲解过的印象主义……
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衍变,都有与之相应的油画流派出现;几乎是在遵循着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在明显的对抗中,在理性的思考变化下产生一个新的流派。但不论有多少的“对抗”和“思考变化”,在造型绘画语言上,它们都没能摆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符合比例的“摹仿论”的美学原则。虽然我国对油画本身艺术语言的研究很少,但在西方传统绘画中以材料为载体所形成的间接绘画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奠定了材料在古典绘画中的地位。在我国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对古典油画材料的研究仍然没有那么全面。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内外艺术交流的加强,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转向了对材料技法的深度研究,材料在作品中的运用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受到大众的欢迎,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这种视觉上的享受,这也促使艺术家们展开了对材料技法的大范围探索和运用。
伴随着景漂潮的涌入让油画的表现以及审美方式与陶瓷的材质摩擦出了绚丽的火花。他们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从传统古典油画技法中吸取了许多的精华元素,这些艺术家通过对西方古典油画大师作品的研究之后创新了自己的绘画技法,艺术家对古典油画的研究以及材料技法的革新,这是对古典油画技法的继承与陶瓷这种独特艺术材质的结合,也是一种拓展。也使当代陶瓷在油画技法的提炼中产生了更加绚丽的效果。
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这类画家的加入使得景德镇绘画的技法更加精炼。用毛笔、水、颜料在宣纸、绢帛上勾线、着色的国画,表现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鱼藻五大类。
在绘画形式上,注重表现物象的内涵、气韵、形象,不受具象的限制。工笔画使用纯度较高的颜色,以精细的线条,严谨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表现形象,以形神兼备为作画准则,写意画讲究墨色的发挥,以浓淡、苦涩的线条表现物象。
国画山水讲究“六法”,“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它们强调依据现实,抓住要点,提炼概括地描绘形物之本真,进行创造,主张在“形似”的基础上,表达出自然对象的生命,真实地表达出其内在气质韵味,国画山水的创作用笔、水、墨、宣纸、颜料等,采用勾、皴、擦、点、染等技法,绘画时,水墨以线为主,用墨需运笔自如,深、浅、浓、淡恰到好处,染上颜料,装饰画面表现画意。
国画人物画则力求形象个性刻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分为写意和写实两派。写意则是与笔者自己的思想境界挂钩,追求的是给人的遐想和视觉冲击力。古代写实技法则是追求表现当时生活情景和状态,在当代陶瓷制作中多以仿古瓷器为主,这里不作介绍。当代国画写实人物,国画家通常用中国画技法描绘人物形象,用水墨线、国画色的形式营造人物的外部形体从而形成了人物的轨迹,国画人物的轨迹因材料的选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其语言特色也就更加鲜明。国画人物属于土生土长的本国画科类,只是选题上不同于山水和花鸟而属于人物画的范畴。国画人物的起步比较晚,各个时期的画法、风格又各不相同,因此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情绪也不相同从而表现为绘画风格样式和技法语言的多样性,国画人物的绘画大师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爱好融入画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如徐悲鸿的规矩,颜文梁的严谨,林凤眠的随意,吴冠中的抒情等等。他们在借鉴西方油画技法语言的同时,也无形中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了本国民族情感和与生俱来的艺术趣味。不论艺术家自觉追求与否,但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艺术根基,这种中西结合的绘画语言特色可以想办法摆脱西方油画的束缚,可以像林凤眠和吴冠中那样把西画技法渗入到国画人物的绘画技法之中,从而改变上千年来中国画传统的绘画模式,使国画人物语言形式更加多样化。
可喜的是,活跃在画坛的许多中青年画家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阶段艺术院校培养的,他们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绘画史论及美学理论,使他们对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研究地更深更透,更具有学术性。他们在国画人物创作思路上注重传统,关注时代精神,表现形式上也更注重强调个性化。一件优美的国画人物作品要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少不了文化内涵以及学养和精神气质,而在技法方面又体现出中国画人物这一本质特点。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创作和构想,也才能不断提炼出新的叙事方式。
伴随着对国画的深入研究,对油画技法有着自己独特理解的新鲜活力的注入,带来了景德镇绘画界的百花齐放。即使是他们在刚接触到陶瓷这种材质,对其属性的不熟悉和不了解,创作的作品不如自己想象出的那种效果,但是我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