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各地渔业“十二五”成就荟萃(三)

2016-03-28安徽省农委渔业局

中国水产 2016年2期
关键词:十二五渔民水产品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各地渔业“十二五”成就荟萃(三)

安徽省农委渔业局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各级渔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工作部署,秉持“生态优先”理念,以“增产能、调结构、转方式、提质效、保安全、惠渔民”为重点,深入实施水产跨越工程,现代生态渔业呈现产业化发展良好态势,步入了一个快速、高效、绿色发展的“黄金期”。

增产能,渔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201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86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23.7万吨,位居内陆省份第4位;渔业经济总产值690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渔民人均纯收入1.23万元。与“十一五”期末相比,产量增长16%,产值增长64%,渔民收入增长59%。2015年上半年,全省渔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渔业经济总产值增长7%,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高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个百分点。

调结构,渔业区域优势进一步发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区域,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渔业经济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2014年,三大渔业经济区域水产品产量199万吨,产值632亿元,水产品总量和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89%和92%。全省40个县水产品年产量达3万吨或渔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水产品总量和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78.2%和83.9%。安徽虾蟹、鳜鱼、龟鳖、泥鳅、黄鳝以及湖库有机鱼的规模基地等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处于全国前五位。

转方式,渔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坚持以推进健康养殖为抓手,加快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卓有成效。全省有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42家,核心示范面积100多万亩、辐射带动400多万亩。二是绿色渔业蓬勃发展。全省稻田综合养殖面积达60多万亩,实现了节水减肥少用药,稳粮增收品质优。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试点已覆盖5个市12个县市,单产是常规池塘的3倍~5倍,节能减排,鱼质优良。三是休闲观赏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休闲渔业基地达3000多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24家,省级48家,产值达25亿元。

提质效,渔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渔业产业化经营方向,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一是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34家;养殖大户1.2万户,家庭渔场1000多家,渔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00家,入社养殖户占总数的30%。二是渔业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全省水产品加工企业114家,年加工产品总量20万吨,产值45亿元;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年均增长1个~2个百分点。三是渔业品牌实力增强。合肥“中国淡水龙虾之都”、宣州区水阳“中国蟹苗之乡”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保安全,渔业“三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渔业安全管理。突出抓好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和作业渔船安全救助联动等机制建设,渔业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连续多年保持零增长。二是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三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管理。连续14年在全省重要渔业水域实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创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4个、省级10个;持续开展增殖放流,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用于放流经济鱼类及胭脂鱼、大鲵等珍稀水生动物。

惠渔民,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狠抓各项惠渔政策落实,促进产业发展,有效改善民生。一是落实渔船燃油补贴政策,年均发放渔民燃油补贴2亿元。二是在全国率先完成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截至2015 年6月底,共安置19257户、6.6万名以船为家渔民,安置率达97.3%,实现渔民上岸“安居梦”。三是积极创新水产养殖保险。渔业主管部门主动会同安徽国元农险公司,率先推进淡水养殖保险试点,2014年承保320户、养殖水面12.2万亩,探索出内陆水产养殖保险新通道。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现代渔业以建设亲环境现代渔业为目标,立足于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在科技创新上挖掘内涵,积极实施科技兴渔、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渔战略,调整优化养殖业结构,做强做大加工流通业,拓展远洋渔业,发展壮大休闲渔业,渔业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渔业产量稳步增长。2014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695.98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4.1万吨,年均增长1.72%;海水养殖产量379.4万吨,年均增长1.52%;淡水养殖产量83.7万吨,年均增长1.01%。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188.6公斤,年均增长0.99%。水产品已成为居民改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产品。

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十二五”期间,涉渔一、二、三产业内部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远洋渔业产业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全省远洋渔业企业发展到29家,远洋渔船投产规模达到512艘;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优势品种稳定增长;打造“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特色品牌,完成创建“水乡渔村”120家,覆盖全省九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省、市、县三级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环境监管体系已经形成,全省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规范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管理,到2014年底,共签发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证书666份,目前处于有效期内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285个,总面积1.86万公顷,获得无公害水产品认证证书1045份,认证总产量35万吨。

渔业设施日趋完善。进一步完善水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市场化进程,全省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超市连锁为补充的水产品营销网络,促进了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海洋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已建及在建各类渔港292个,其中,中心渔港11个、一级渔港14个、二级渔港75个、三级渔港192个;累计完成改造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25万亩,建设环保型塑胶养殖网箱约2万口、抗风浪深水网箱293口。

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在苗种繁育、种质资源保护、病害防治、健康养殖技术和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研究有重大突破;搭建“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和海洋虚拟研究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推动现代渔业成果对接落地转化;发挥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优势,每年指导推广养殖面积9多万公顷,产值约200多亿元,受益渔民10多万户。

资源养护力度加大。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增殖放流专项资金6210万元,放流经济、濒危各类水生生物物种80亿尾,近海和内陆水域资源增值效果开始显现;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区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9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6个、国家级海洋公园6个、在建海洋牧场7个;伏季休渔制度有效实施,休渔海域逐步扩大,休渔时间逐步延长,休渔作业类型逐步增加,渔民从“要我休渔”转变到“我要休渔”。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积极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大力培育水产品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突出区位优势推进水产苗种生产、健全渔业保障体系、加快水产品市场建设和加快科教兴渔步伐,渔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已成为海南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

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海南省按照“旧改新,小改大,木改钢”工作方针,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加强外海捕捞生产能力,扶持渔民减船转产,促进捕捞产业结构调整。到2014年,海南省拥有大中型渔船约5000艘,外海捕捞产量从2010年的30.79万吨提高到2014年的52.74万吨,占海洋捕捞产量的份额从30.0%提高到36.8%。

水产养殖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五年来,海南省全面推进集约化水产健康养殖,累计改造标准化养殖池塘5万多亩,创建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35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42.3万立方米,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3300口。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苗种业,加强罗非鱼、石斑鱼、卵形鲳鲹、对虾、东风螺、军曹鱼等热带特色水产良种培育,提高水产原良种覆盖率,不断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安全高效人工配合饲料,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2014年,海南省水产养殖总产量达62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31.5%,较2010年增长24.0%,年均增长5.5%。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成立了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专门负责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经营模式,实行养殖产品互相监督机制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根据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要求,完成本省78个水产养殖基地认证,品种涵盖卵形鲳鲹、珍珠龙胆石斑、老虎斑、东风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非鱼、军曹鱼等。

科技推助现代渔业发展成效显著。加大了渔业科技推广示范经费投入。在良种培育方面,通过“产学研推”方式培育出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杂交珍珠龙胆石斑鱼等优良品种,提高了全省良种良苗覆盖率;在水产养殖方面,大力推广池塘生态高效养殖、工厂化养殖、大型深水网箱养殖等先进模式和技术;在海洋捕捞技术方面,积极推广灯光罩网、延绳钓等先进渔具、高效节能减排渔船配套设备;在渔业生产安全通讯保障方面,积极推广单边带、星通和卫星导航技术及机动渔船自动识别系统(ais)终端设备;在加工运销方面,积极推广保活、保鲜等加工新技术和先进冷冻、冷藏、运输等设备。

夯实渔业设施基础保障产业发展。全省已建成2家中心渔港和1家一级渔港,1家中心渔港和1家一级渔港在兴建中。在水产良种场建设方面,已建成1家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家国家级海水水产良种场和13家省级水产良种场,品种涵盖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扇贝等,基地遍布全省各市县。在环境监测与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方面,按区域分布格局,整合了13市县渔业环境监测与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实验室,提高了检测与诊断能力。在通讯技术装备方面,全面推广北斗导航通信技术,动态管控出海渔船,进一步确保南沙渔业生产安全。

吉林省渔业局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各项支渔惠渔政策,积极组织发展渔业生产,大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渔业经济发展和资源养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经济持续发展,渔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时期,全省渔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总产量、产地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水产品累计出口及渔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显著,渔业技术支撑能力得到提高。坚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攻克了一批影响渔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科技创新成果,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湖库综合开发技术、养殖鱼类流行病防治、土著鱼类繁育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间全省渔业科技项目获得12项省级以上奖项。高标准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210户,推广水产新技术40多项,推广面积达到300多万亩,辐射带动2万余户。

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水产品质量水平保持稳定。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养殖业专项执法、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等活动深入开展,水产苗种生产许可、持证养殖、养殖生产“三项记录”等制度得到较好执行,渔药、饲料等生产投入品使用受到严格监管;对主要养殖品种、重要水生动物疫病进行监测,预防和控制了水产养殖病害和疫情疫病的发生及蔓延,对主要江河、部分池塘、水库渔业环境进行了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渔业水域环境状况,对可能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了风险分析和评估,定期、不定期对产地水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检,产地水产品药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资源养护不断深入,渔业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在全省组织开展以江河和湖库为重点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经济鱼类苗种10亿尾、移植受精卵60亿粒,大麻哈鱼、滩头鱼等溯河产卵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取得新突破,鱼源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处,对2处国家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能力建设,放流细鳞、鸭绿江茴鱼等濒危鱼类苗种460万尾。完善了工程建设项目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了全省水生生物种群资源的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强渔惠渔政策不断推出,渔民民生得到改善。认真落实国家渔用柴油补贴政策,保证了渔民生产的正常运作,累计发放柴油补贴约1.3亿元。实施扶持“菜篮子”水产品发展、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中央和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3亿元,安排项目170多个,培训渔民7000 多人。政策性渔业保险迈入新阶段,全省900多名渔业管理服务人员和渔民参加互助保险,部分地区水产养殖业保险纳入支持范围。强化渔船检验和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省水产局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以加快现代渔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持续增收为主要任务,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实现了渔业经济五连增,为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市场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渔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围绕保障市场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以抓好大宗水产品种和优势特色品种养殖为重点,投入2300万元资金实施原良种场改扩建工程,新增省级以上原良种场19个,原良种覆盖率达到了60%。科学拓展水产养殖面积,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水库生态健康养殖、稻田综合种养蓬勃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20万公顷,较2010年增长10.27%。另稻田养殖面积达到30.69万公顷。全省水产品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十二五”末将超过137万吨,较2010年增长30.41%。

渔业经济产值显著提升。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仓储流通、观光餐饮等二、三产业。预计“十二五”末,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将突破340亿元,较2010年增长57.56%。

渔业助农增收成效显著。预计“十二五”末,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100元,较2010年提高78.92%,年均增长12.34%,渔民年平均收入超过农民年平均收入3000元。

助力新村建设成效突出。充分发挥水产业的产业支撑作用,凡有条件有优势发展水产的地方,将同步规划并统筹实施水产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化水产公共服务,突出发展水产养殖,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典型。“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现代水产业示范村725个,渔业产值超过30亿元,农民人均渔业收入超过万元。

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大力培育扶持水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鼓励养殖池塘、养殖水面、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全省水产企业超过1500个,其中省级水产龙头企业9个。全省水产专业合作社达到1516个,其中国家级水产示范合作社达到14个、省级以上水产示范合作社达到75个。全省各类休闲渔业基地超过900家,其中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3家,省级示范农庄4个。

水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全省水产行业共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励9项,其中“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政府201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长薄鳅全人工养殖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获得2014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回收系统及效能研究”等5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向好。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省局已具备198个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21个市州和149个县的农产品质检机构均具备水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实现由生产环节延伸到收储运环节的监管链条。在29个县建立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在19个市州设立了148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十二五”以来,全省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件,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水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以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为重点,扎实推进水生生态文明建设。狠抓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渔,不断降低捕捞强度,目前全省水产品捕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已降低到4.5%以下。持续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放流各类苗种5.6亿尾。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渔影响评价和补救措施落实,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鱼类增殖站8个,全省开展补救项目评价192项次。大力推进鱼类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新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6个,新建国家级、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各1个,新建水生生物保护示范区3个。

“推广与示范”专栏

根据农业部《全国渔业系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方案》(农渔科函[2013]25号),2013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启动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创建活动,活动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创建示范站179个,第三批示范站建设正在组织当中。通过三年建设,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机制、提升公益性服务的先进典型,逐步形成了“示范先行、区域带动、连续推进、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充分发挥示范站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特在本刊开辟“推广与示范”专栏,对示范站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进行系列专题宣传。

猜你喜欢

十二五渔民水产品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