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学教育中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2016-03-28储昭兴
储昭兴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论中国大学教育中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储昭兴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更加偏重经济目的,由此形成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及考核制度,表现在:缺少培养自主性的课程,专业设置上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较小,考核制度中自主性的缺乏,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现代大学应该开设培养自主性的课程,以学科群形成专业增加职业自主选择性,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以增加学生对考试进行自主选择的能力,进而增加大学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目的;大学教育;自主性
1 问题的提出
每个历史阶段经济政治的发展都直接影响了教育目的的定位,重经济目的的教育会形成“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重学生个人幸福的教育会形成“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西方教育追求个人发展与完善,教育目的更多关注学生个人幸福与利益,趋向“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例如,“儿童中心”论者从儿童个人幸福与学生利益角度,提出教育应该:培养个性即发展个人的独特素质;教育寻求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东方教育目的趋向服务社会、集体,趋向“社会本位”.我国教育法上规定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趋向服务社会与国家.“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两种教育目的,直接导致了东西方学生在自主性方面的差异.
更加重视个人幸福的西方教育,会给与儿童更多思考人生的时间,西方学生在初中、高中时代就会思考一些有关人生的问题,比如:“我该做什么?我想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他们在选择专业或职业过程中自主性很强.在中国初中生和高中生正经历严格的基础教育,在选择大学专业或未来职业时,大多数是根据家人的意见及社会就业发展的形式来选择专业,自主选择专业的比率非常低.
2 大学教育中学生自主性的缺乏
什么是大学教育?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以前人们认为大学是做学术的地方,它应以博雅教育、自由教育为主,大学应培养为了追求知识而学习大师、智者.但是这些大师与智者的存在,是建立在物质财富足够富裕的情况下,人类有能力用多余的物质来养活一群追求精神境界、以帮助人们更好度过闲暇时光的脑力劳动者.在古希腊,追求知识是奴隶主的特权,因为他们有充足的闲暇时光.所以,一定程度上说,为追求知识而学习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不适合于所有人,因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充足的财力与闲暇时间追求至高的精神境界的.因而大学教育又出现了职业教育的倾向,大学培养专精一科的专业型人才,人们又发现这些人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人的社会工具性功能过于突出.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至今仍没有定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倾向日趋明显,偏重经济目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及考核制度,表现在:缺少培养自主性的课程,专业设置上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较小,考核制度中自主性的缺乏,这些影响了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2.1 缺少培养自主性的课程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实科课程或文科课程,国家当政者都会开设控制舆论、引导思想潮流的课程.同样的,国家当政者都会避免开设对当前社会反思批判的课程,比如现在各国通识课程中有关于批判现今社会的课程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校都没有培养孩子社会批评能力的课程.文史类课程本来是用以帮助学生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进行了解的课程,但它被引入包含单向思想灌输的歧途.这导致学校里的孩子们缺乏对事物的辨别和思考能力,在思想上缺乏自主性.中国大学教育中缺少培养学生思想自主性及生活自主性的课程.
2.2 专业设置上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较小
中国大学教育绝大多数保持着专业圈定学科的风格,即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先需要选定专业,一旦进入大学,他所选定专业里的学科类型是预设好的,一般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某学科的机会就会非常小,比如非外语专业的一般很少有机会修习翻译、口语训练等外语类学科.而在外国学生有很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比如伯克利大学允许学生自己设计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有特殊兴趣与才能的学生,如果从现有专业中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可以从课程中选择一些,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提交一个委员会讨论,经过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计划后可被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这类专业被称为非固定专业或个人专业,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也有类似的专业设置.由于这类专业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学习较为困难,因此毕业生很少,但其存在为具有特殊兴趣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成才途径.而在中国,迄今为止未见任何报道表明国内高校学生可自己设计“个人专业”选择专业.
2.3 考试制度中自主性的缺乏
约翰·怀特在《再论教育目的》中提出,如果主要以一份“好工作”来衡量个人幸福,那么经济目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便可能完美结合在一起.但是这种衡量方式只适合于在学业上功成名就的人,对其他学生而言,经济目的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他们的生活面临着赤裸裸的现实:除非他们运气很好,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工业社会半农奴式的生活.认识到这一现实的学生开始变得难以管教,然而主张维持社会现状的人们总是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对付那些拒绝向不可避免的现实低头的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他们努力寻找一种方法把个人理想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连为一体.于是考试制度被引入.
在奉行平均主义的时代里,更为现实的将经济目的与学生个人幸福结合的解决方法是:尽量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考试中竞争,比如参加一些垄断行业的考试,这些考试一直是通向“吸引人的工作”的通行证.经由考试制度选拔专业人才已成为把个人目的和经济目的连为一体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选拔方式仅仅适用于精英教育.优秀的资源或工作具有有限性、排他性,因此考试中选拔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要进入那些不太受欢迎的工作单位.这正是问题之所在,考试可能使学生对自己所期盼的通过合理方式而得到的那种工作寄望太高,绝大多数被淘汰的学生会有不满情绪.怀特进一步提出,这个问题也有办法解决,我们可以尽量引导他们参加那些用途不大的考试,比如,对于考古学的学生来说,英语四六级就是用途不大的考试;对于所有非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而言,C语言、VFP计算机等级考试就是用途不大的考试.怀特的观点可能有待商榷,但是目前大学生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是否需要参加那些非学业必需的考试?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我们应该提高学生在考核制度中的自主性,在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一定认识和规划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对自己更有意义的考试.
3 增加大学教育中学生自主性的建议
3.1 学校要开设培养自主性的课程
学校应该开设面向社会的课程,学校要鼓励孩子走向社会以了解不同职业.在此,先给自主性下个定义,它不仅包含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承担的意思,更包含了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学生有充足发展空间.针对中国缺乏自主性课程,有人提出疑问:大学教育中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它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自主性规划,这不是自主性课程吗?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自主性课程,它仅仅是空想的规划,它与社会的联系太少,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规划未来成为画家,但是他知道成为画家需要经历的坎坷吗?他知道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做画家吗?在对社会职业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做的职业规划都是空想.我们的大学与社会是隔离开的,学生在学校中缺少了解社会信息的渠道,缺少有序的对未来的规划,因而在选择专业与职业的关键时刻缺少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承担的自主性.因而笔者认为,大学应该开设面向社会的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以后再去制定未来规划,并且应该鼓励学生认真实践,可以开展一些校友榜样交流会,请优秀的学长学姐来学校与在校大学生交流他们的社会实践过程及经验,在这种开放性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和思考能力.
3.2 以学科群形成专业,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来制定,再根据专业来设定课程,专业在前,课程在后,而专业的形成又以学科为基础,所以,学科、专业及课程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专业—学科—课程的生成路线,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选定专业,而这个专业往往就是以后从事的职业,然后在专业范围内学习既定的学科,一旦专业选定了,所学的学科也就确定了,很难再有改变的机会.而在美国,其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生存关系可以表达为:学科—课程—专业的路线.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它们不会立即增设新的专业,而是现开设相关课程,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提出稳定的需求时,才正式设置专业.这种课程在先专业在后的培养模式也给学生的修业制度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选择的空间.美国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学生在学校期间选修什么课程以及随后选择什么专业方向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从专业设置来看,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打破以专业圈定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尝试以学科群形成专业,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以学科群形成专业,比如说,在本科教育阶段,尝试进行通识教育,在大学一二年级时不进行分科、分专业,在经过两年的普通教育之后,通过不同课程组合的主修领域的选择,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化领域.专修专业选定以后,仍然允许学生一定的自由可以改变,这样打破原来的“条块分割”制度,不是以专业圈定学科,而是以学科群形成专业.那么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将有更大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做到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不用受专业、职业的限制,这才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增加了学生对职业的自主选择性.
3.3 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以增加其对考试进行自主选择的能力
目前大学生普遍会参加英语考级、计算机考级、某某从业资格证考试等,“跟风考证”现象很严重.许多大学生费金费力考了很多证书,究其原因,是大学生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他们不确定以后会从事何种职业,因而考了许多证书以备不时之需,这些考证活动大大占有了学生们学习与思考的时间.高等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见习、实习的社会实践机会,这些实践不应局限于所学的专业,让学生们在大学四年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完成生命各个维度的尝试.学生们尝试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工作,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学生在对自己未来人生有一定认识和规划的基础上,来自主选择考试及考证.大学生在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后,才会有对考试进行自主选择的能力.
〔1〕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陈桂生.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再认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3〕李云霞.关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思考与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05.
G640
A
1673-260X(2016)12-0174-02
2016-10-26
本文系安徽省重大教改《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的融合机制研究》(2015zdjy155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