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6-03-28李启照
李启照
(安徽新华学院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李启照
(安徽新华学院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性、发展的阶段以及发展定位等因素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与特色,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方面的转型.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培养规格和综合素质.
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高校改革及民办教育快速发展,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已很难适应.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借鉴普通公办高校,没有自身特色,民办高校要做大做强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有别于普通公办高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主要从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学科建设、教学方法方式改革、改革考评办法以及教材选用及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结合自身特点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高、高技能人才能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这样民办高校才能真正实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环境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巨大变化,民办高校应根据学生生源、自身的师资、办学基础条件,充分利用优势与特色,进行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目标方面的创新改革.加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更好适应社会及行业需求.
1 加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行业要求相差较大,人才培养模式多借鉴普通公办高校,自身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民办教育若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与普通公办高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教育教学创新改革首要问题,顶层设计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求配套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改革.如果离开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改革,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行业要求的适应能力理想效果.在人才培养上民办高校更应该注重社会发展与行业用人部门的需要.要从教学体系建立(理论、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的定位、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加强考评方式方法改革,培养高素质有特色、能胜任社会行业需求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此民办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民办高校要利用自身条件结合自身特点适应经济和行业企业对应用性技能工匠型人才需求,民办高校必须结合自身所处阶段、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各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看,培养模式单一、僵化、落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需求、学生特点的多样性与单一培养模式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要克服这些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如何适应社会及行业需求,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影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其发展规模关系其生存发展、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
2 根据服务面向结合自身特色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教学教学质量的保证,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实际,结合服务面向定位,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的综合改革创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人才的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拓宽口径、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十六字方针,依据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拓展平台,柔性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培养社会就业市场不同层次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能适应就业市场及行业需求的,能从事等方面工作,具备就业竞争实力: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或专业技能证)的“双证式”或“多证式”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行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与任务.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训练与技能培养,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应达到的基本规格是:专业基础厚、知识内容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其中,宽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是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核心,综合素质是标志.具体为:一是掌握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人文基本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二是在宽厚的大学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基础上,深化专业教育.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学科研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 改革与创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目标,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教学方针,打造专业特色,突出品牌建设,使培养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行业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更好适应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推进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体系,是学生综合素质、知识能力的构建的基本.是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根据所培养人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是在一定制度保证下进行人才培养的综合过程,是个系统工程.
我们要根据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结合民办学校自身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自身优势,强化应用性特色.抓住核心和关键我们是培养应用型地方性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以“地方性、高水平、专业牵动、校企联合、工匠型”为特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明确培养规格和目标加强完善课程体系、学科建设,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提升培养规格.以社会需求行业要求就业方向为导向结合学生学校特点,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目标.逐步构建“技术、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必须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特点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与教学管理制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以职业转换角色改变及专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方案和体系建设.以应用能力培养工匠精神为根本,将技能综合素质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新的以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转换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融入课程及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之中,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条件和生源特点,重视人才培养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技能培养,培养目标是“工匠技能应用型教育”服务地方,从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加以改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从自己的校情和办学定位出发,从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办学潜力、生源基础和服务面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各主要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科学设计和实施具有本校特色,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及学科优势以社会发展需求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目标,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方针.加大人才模式改革,创新机制,突出品牌,提高质量.培养学生掌握适应社会需求及行业要求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成为有特长能胜任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特色民办高校而努力.
〔1〕杜玉波.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4-1-13.
〔2〕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
〔3〕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G648.7
A
1673-260X(2016)12-0165-02
2016-09-11
校级质量工程(2012xwsjx07;2013xqjdx01;2015xqjdx04);安徽华康校企合作示范实习基地(012015xqdx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