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涝灾害后水产养殖自救措施

2016-03-28陈小江齐富刚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0期
关键词:苗种细菌性水产

○ 陈小江 王 权 齐富刚

洪涝灾害后水产养殖自救措施

○ 陈小江 王 权 齐富刚

2016年全国多地持续性超强降雨,生产管理用房浸泡倒塌等损失严重,致使鱼虾等水产品逃逸或死亡,给水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渔业生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应对灾害,尽快恢复生产,防止灾后养殖病害的暴发,把灾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受灾水产基地和养殖户要关注天气预报,利用降雨减小或雨停的时机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抗灾、自救灾、补损基本工作。一是抓紧排渍,迅速降低受淹水体水位。在排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逃工作。二是迅速整理鱼池相关设施设备,清理外来漂浮物。三是捞出病、伤、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暴发。在远离养殖池塘处挖1.5m深的坑,将死鱼按层放入,每层死鱼间加入生石灰或漂白粉后填土。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四是待排渍工作基本告一段落、水体水位恢复正常后,迅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预防水产病害发生。五是迅速处理部分受灾影响的水产品。

1.确保养殖设施装备安全。

及时抢修道路、电力设施、进水口、排水口等设施;对有险情的池埂、堤坝进行加高、加宽、加固,以防止再次溃口或冲毁,清理池“三沟”和外渠,抢排渍水,防止内涝。

2.配备防逃拦网片。

对已被水淹或暂时难以排出多余积水的养殖水体,要加固防逃网片、溃口处拦网以及大水面网拦设施,最大程度减少养殖品种逃逸损失。

3.保证灾后补足鱼种。

暴雨灾害过后,生产单位和养殖户要科学查明鱼的存塘量,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养殖条件,可补放部分苗种,将各受灾塘残存苗种按合理密度进行并塘。一是根据鱼的存塘量进行合理补放。对于存塘量少的池塘,可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如黄颡鱼、鲫鱼、罗非鱼等进行放养,也可放养鳙、鲢鱼、草鱼等夏花;存塘鱼较多的池塘,适当补放相当规格品种鱼类,并加强日常投喂。二是根据池塘受损程度进行补放或改养。针对溃决池塘,应先尽早排水,再施用消毒剂如生石灰等彻底消毒,然后可低密度放养秋繁苗种,可为来年的渔业生产奠定基础。若通过调剂苗种仍难以解决的,可调整养殖模式,也可以种植经济作物进行补救。水产苗种繁育场,其重点是保住亲鱼、鱼种,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亲鱼和鱼种存留下来,为来年苗繁做好准备。

4.加强养殖水质调控。

暴雨后通常使水体泥沙含量增大,容易导致塘水浑浊,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病菌滋生,养殖户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做好消毒合灭菌工作,以防爆发性疾病和疫情传播。有条件的可考虑排出池塘内的浑水,换注清水;无条件的,用生石灰每亩每1m水体使用20kg左右兑水全池泼洒,也可选二氧化氯(0.2mg/L)、二溴海因(0.2mg/L)、碘制剂(0.3~0.5mg/L)等消毒处理。5~8天后,可向池塘施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硝化菌等以改良水质,全程加强增氧设施的启用。连续阴雨极易造成池塘底部水体缺氧,要按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雨天半夜开”的规律及时开启增氧机。一般情况下,要求下午1-3点和凌晨2-6点开启增氧机,每次2~3小时。没有增氧设施的塘口,要备好化学增氧剂供应急使用,以防缺氧泛池。加强巡视工作,应对好突发情况。

5.科学投喂管理。

暴雨灾害过后水产动物体质一般都较差,我们可通过投喂优质、新鲜的饲料,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复合维C、大蒜素、免疫增强剂,一方面可改善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可增强抗病力合抗应激反应的能力。在投喂量方面,特别注意要“四定”,且降低10%~15%的日投饲量,待水质清新后可恢复至正常投喂水平。

6.科学用药防治鱼病。

应特别注意对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细菌性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暴雨洪灾过后将进入高温季节,浑浊的洪水容易引发鱼病,应切实做好病害防治和死鱼无害化处理工作,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草鱼出血病、链球菌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鮰类肠败血症、指环虫病、河蟹颤抖病。

(通联:225300,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苗种细菌性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加油!水产人!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