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省专家聚焦湖北潜江 共 话 综合种养稻田生“金”

2016-03-28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0期
关键词:潜江稻虾种养

多省专家聚焦湖北潜江 共 话 综合种养稻田生“金”

说起稻田综合种养,业内有句行话“北看辽,南看鄂”。意思是北方以辽宁盘锦的稻蟹种养为标杆,南方以湖北的“稻虾共作”为典范。

9月,正值暑去秋来,云高气爽的好时节,来自云南、浙江、辽宁、安徽、湖北等17个省份的专家学者齐聚“稻虾共作”发源地——湖北潜江,共话稻田综合种养的先进经验。“谋划稻田综合种养,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口粮安全的需要,是促进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说。

稻虾共作成潜江农民增收“利器”

中稻抽穗灌浆、晚稻拔节孕穗,虾农们吆喝着起篓收虾、查看虾苗长势……1日,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稻虾共作万亩示范基地,向全国各地专家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丰收画卷。起源于湖北省潜江市的“稻虾共作”模式,代表着当前我国稻田综合种养的最高水平,无数农民依靠这项增收“利器”,踏上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

“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就是‘一稻两虾’。‘稻虾共作’一亩田可多产100多kg商品虾,增收3000多元。”白鹭湖农场虾农老李笑着说,他的田里虾、稻同步增产,品质同步提升。据测算,“稻虾共作”模式综合效益,亩产稻谷500~600kg,小龙虾150~ 200kg,比“稻虾连作”亩综合收益提高近2000元,比种稻亩增收3000元左右。潜江农业局局长王维介绍,截至2015年底,潜江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带动了上万农户增收致富。十多年来,潜江水产研发团队始终掌握核心科技,首创“稻虾连作”“稻虾共作”小龙虾种养模式,还制定了“稻虾共作”养殖技术规程,成为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市。

湖北省副省长任振鹤说,“稻虾共作”的综合种养方式,为全省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提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样板。

湖北综合种养模式成“经典”

时间倒回到十年前,2006年,湖北省政府首次在潜江召开全省“稻虾连作”现场会。

“一田多收”成为会议热点,自此,全省各地掀起了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生产的风潮。十年间,湖北省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现场会,连续多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和技术推广、深加工研发生产项目,打造良种选育繁育中心。今年全省春耕备耕会上,湖北省启动“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计划”——16个县(市、区)政府成立了稻田综合种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30多个县(市、区)发文明确稻田综合种养支持政策,财政落实每亩40至100元不等的“以奖代补”资金,积极推进适宜区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政府推动、政策支持,稻虾、稻鳖、稻鳅等多种稻渔共生模式在全省遍地开花,潜江、监利、钟祥等10多个县市区稻田种养面积均超过10万亩。

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表示,以“稻虾共作”为主的综合种养模式,走出了稳粮提质增效的新路子,成为现代农业的新标杆。目前,全省已辐射300个乡镇,带动农户6万余户,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湖北已成为全国稻田种养面积第二大省、稻田养虾第一大省。2015年,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93万亩,其中“稻虾共作”模式279.8万亩,稻田小龙虾产量27.21万吨;“稻鳖共作”、“稻鳅共作”等模式13.2万亩。全省形成了900余家稻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和100多个千亩标准化连片示范基地。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年均综合产值达到603亿元。

“要粮”与“要钱”,两难变两全

“一亩田,千斤稻,万元钱”,这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可心对湖北省“稻鳖共作”模式的精辟总结。综合浙江、湖北、福建三地试验基地,稻鳖共作模式下,每亩平均产出水稻约518kg、水产品159kg,综合收益可达到1.925万元,相比单种水稻每亩1371元的收益,可新增产值1.285万元。李可心说,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成功解决了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的两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种粮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部分稻区“撂荒”、“双改单”现象有所抬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平均亩纯收益不足170元。在稻田种养模式下,生态稻米市场受捧,优质水产品高价俏销,彻底打破了价格“天花板”,绿色优质稻米价格是普通稻米的5倍以上。水产品从繁育、养殖到加工、餐饮、贸易等各个环节,层层盈利、环环增效,亩收益是单纯种稻的10倍以上,实现了稳粮和增收“双赢”。陈生斗表示,“稻田种养结合为实现稳粮增收,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渔业报)

猜你喜欢

潜江稻虾种养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Epilogue
小龙虾成为国际新“网红”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