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2016-03-28宋星辰金梦迪
宋星辰,金梦迪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宋星辰,金梦迪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往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阶段已经结束,通过需求拉动经济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此时就要转变思想从供给端探索新经济的改革之路.而处于我国金融体系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也迎来了转型创新的关键时刻,其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矫正扭曲的资源配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新常态;转型创新
1 研究背景
2015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呈现出下滑态势,GDP的同比增长率下滑至6.9%,而经济的下行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产业结构中的资源配置混乱,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资源过度集中,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分配资源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同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在2016年1月26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总书记又再一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供给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通过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长期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凯恩斯主义的发展思路,着力于需求端的投资刺激方略,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过去的宏观调控思路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转变思路,由凯恩斯主义转为供给主义,从供给侧出发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才能解决当前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以往的规模扩张阶段已经结束.在新经济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1]同时,金融风险的不断扩大和银行自身资金配置的错乱也是商业银行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就是推动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对商业银行管理效率、经营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使银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对金融新常态的引领.
2 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探索的研究有很多,无论是过去几年发表相关文章的曲丹(2006)、赖黄平(2012)、赵梦颖(2012)还是在今年年初分析该问题的陆岷峰(2016)、许成建(2016)、佘志远(2016)都认为资源配置扭曲、管理水平落后、金融风险加剧等是当前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问题.2012年严盖就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服务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探索改进途径.[2]2016年1月邵平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阶段已经结束,新的历史转折点已然到来.[3]
3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自1979年6月的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到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已有37年的历史.在这些年里,商业银行的发展可谓异常曲折,先后经历了从城市信用合作社到城市合作银行再到今天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过程.[4]在这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逐渐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水平,资产规模、资产质量方面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一员.
在“十三五”开启之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在金融体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经济的粗放式增长阶段已经结束,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阶段也随之完结,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在新的经济时期严重限制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往的金融资源配置混乱,经济社会中的金融与非金融需求同金融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力之间矛盾也在不断加深.[5]在新时期,商业银行唯有发现自身的根本问题,从供给端入手,切实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创新管理能力,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时期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创新.
4 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
4.1 银行自身的管理体制落后
过去商业银行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太过陈旧,经营活动仍按部门只能划分,使得完整的业务流程治理批岁,致使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里对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但过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经营管理理念仍然根深蒂固,执着于“为客户提供什么”而不是“客户需要什么”,使得改革后也未能适应客户需求.同时,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发展战略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缺乏针对性,管理体系缺乏科学依据,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多数银行的前台管理与后台管理不同步,对后台的管理往往弱于前台服务管理,后台中普遍存在职责不清和效率低下的情况.服务层面缺乏有效的客户引导、业务规划.同时,资产规模、员工数量庞大,分支机构较多,没有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得银行自身的经营活力受到压制和束缚.
4.2 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狭窄
过往经营模式下的主要利润来源来自于国家政策、行业牌照等自身优势,业务产品比较单一,服务体系缺乏完善,对于客户的协同效应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许多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和服务效率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如电子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分流等措施,但始终无法在总体上与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相契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仍以“银行”作为出发点,考虑满足客户需求较少;银行自身对客户的需求研究不够透彻,业务创新过程中简单的复制模仿产品较多,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无法设计出符合行业特点,针对客户不同方面的需求的特色的金融产品;在服务方面,银行的服务效率低下,业务处理环节复杂、排队多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自身也缺乏在综合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使得其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期望.
4.3 金融资源配置错乱
我国过去的商业银行处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的规模扩张阶段,采用的是需求侧的被动经营模式,其供给结构存在缺陷.中国大、中型企业总数占比少,却拥有占比过半的金融资源,落后的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使得低效资产增加,进一步恶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情况,市场供给结构严重失调,部分行业企业的经营困难加大,风险加剧,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4.4 金融风险加剧
由于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单一,业务种类匮乏,缺少创新能力,使得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小,而贷款利息的收入占比较大.在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中,贷款占据了较大部分,其资产严重缺乏多元性,并且由于近几年的商业银行为了增加业务收入,大力发展重点客户,使得贷款的集中程度较高,一旦某个大客户出现问题,银行将面临巨额损失,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风险增加.同时,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其发展顺应经济周期的发展,在经济上行的时期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同样在经济下滑时加速经济的衰弱,受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也会随之增加.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其对经济的发展将造成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
5 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思路
5.1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竞争力
首先要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从“为客户提供什么”转向“客户需要什么”,从仅限于存贷的粗放式经营理念转向以服务咨询为主,多种服务业务种类结合的综合经营理念,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观念,根据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运行规律,研究并发现市场机会,挖掘潜在优质客户.其次要提高商业银行的规划能力与管理水平,提升前台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以往过于简单的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强大有力的管理机制,制定符合银行自身特点的中长期战略,并鼓励经营单位下的员工们自主创新,以综合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5.2 挖掘客户需求,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当前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矛盾就是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就需要从挖掘客户需求入手.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的研究,通过提高金融创新的适配性和服务转型升级来释放客户需求,创造银行新供给;其次,从原来简单复制模仿的金融产品创新转向具有自身特色,针对客户多样需求的金融产品设计,创造适应行业跨界竞争的咨询式、融资式的金融服务;最后,积极与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转变过去老旧的商业理念,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提高整体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的水平.
5.3 矫正金融资源配置错乱,合理配置资源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矫正过去扭曲的资源配置是推进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互联网、航空航天、通信网络等新兴行业的信贷支持,推进新兴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其次,积极发展资产证券化和债务融资工具,从根本上优化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质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杠杆率,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根据市场特点选择优质服务企业,减少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在商业银行信贷中的比例,积极扶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重组,实现资源由低效资产向高效资产的转移,从而促进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
5.4 严格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处于金融体系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严控自身金融风险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首先应及时削弱地方政府、企业的潜在负债风险,积极引导大中企业减少负债率,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建设,促使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形成;其次要发挥其作为地方政府参谋的作用,为政府提供融资方案和信贷支持,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配合地方政府完成债务置换并完善政府债券的发行方法;最后,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对债务风险、金融资产风险等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监管,严格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对金融秩序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6]
6 结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对我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与指导意义,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成员的商业银行在新的经济时期、新的经济环境下将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此时,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挑战,推进商业银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过去资源配置的错乱,完善自身服务管理体制,深度研究客户多层次需求,提高自身的创新服务能力,严格控制金融风险,从而起到服务实体经济,引领金融新常态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应结合自身的条件,综合考虑地区、政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制定符合自身运营特点和市场优势的中长期战略,不应盲目跟风.同时,商业银行还应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整体效率.
〔1〕李海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的转型创新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16(06):12-15.
〔2〕严盖.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邵平.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02):16-19.
〔4〕赵梦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经营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陆岷峰,杨亮.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6(03):3-7.
〔6〕卢芹.中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
F832.33
A
1673-260X(2016)12-0086-03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