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2016-03-28王晶洋
王晶洋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王晶洋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伴随着日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势与愈加不均衡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校贫困大学生基数不断增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生活本就拮据的贫困大学生需要承受繁重的家庭经济压力,学校课业压力与择业就业压力等,多重压力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样,成因较为复杂,所以,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繁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切实有效的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与心理上的困扰.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策略
自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其中不乏诸多家庭贫困者,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现如今,贫困大学生数量已占据高校学生总量的20%,且呈持续增长之势.贫困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贫困的生活状况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造就了人独立自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优良精神品质;但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上的贫穷导致生活的困顿,社会多元化思想环境的冲击,往往极易引发学生在精神心理上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政府针对贫困大学生群体不断出台各项扶助政策,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贫困,并且这种心理问题有着极强的隐匿性、多样新特征,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极为不利.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做出极端行为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并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内容较多,需要明确其存在的多种问题,分析其诱因,对症施策,对他们施以物质帮助的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与关爱.
1 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在成长环境与成长经历方面与非贫困学生存在较大差异,贫乏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进入大学后,他们不仅背负着家庭经济负担,更来自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研究表明,相较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多样且突出.
1.1 自卑敏感
自卑是个体对于自身的不满,对能力的否定,这种否定极易诱发自惭形秽的心理体验,怀疑甚至鄙视自己,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有的来自贫困或偏远地区,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城市学生差异较大,尤其是进入大学后,贫困学生在吃穿用度上与非贫困学生存在明显差别,饮食不丰富、穿着不新潮,日常花费能省则省;业余生活上,家庭的贫困使得他们的成长中没有接受过特殊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下,他们也很少深入学习美术、音乐等课程,缺少特长,在学校活动中无法展现自己.相比之下,与非贫困学生巨大的差异,使得有些贫困学生自卑心理愈加强烈,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们,心理极为脆弱,处处小心谨慎、瞻前顾后、封闭自守、言行畏缩.性格敏感多疑,将别人的帮助视为施舍,将别人的言论视作嘲笑,过度介意别人的想法与看法,使得他们敏感封闭,不愿意、不善于人际交往.
1.2 焦虑抑郁
从情绪心理学上看,焦虑是个体在可预见的困难或危险面前所表现出的极度紧张与不安.焦虑属于复合型消极情绪,当个体认为自己很难克服困难,达成预期目标,就会严重打击自信、消磨自尊,可见这种焦虑实质上是个体对自身的焦虑,对未来的不安.贫困大学生由于承受着经济物质和思想精神上的双重负担,自身常处于焦虑状态.物质的匮乏,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诸多的烦恼忧虑与无能为力,忧虑自己的生活来源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厚望,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他们既想赶紧工作挣钱,又担心自己的就业,焦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内心患得患失、忧心忡忡.长此以往的紧张、不安、忧虑之下,使得贫困学生深陷焦虑恐惧之中,不仅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更会在长期的悲观迷茫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这种抑郁表现在悲观消极、冷漠失落、内心苦闷、思维迟钝、寡言少语、精神涣散等.如若抑郁心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极易演变为抑郁症,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过度消极悲观,甚至会欲意轻生.
1.3 嫉妒仇恨
嫉妒是个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与怨恨.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共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生活,贫困生在生活中处处精打细算,而有些则可以随意穿名牌、吃美味,花钱大手大脚,受到其他同学的追捧.这种在吃穿用上所呈现出的巨大差距,使贫困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心理失衡,甚至出现嫉妒仇恨心理.仇恨社会的不公导致自己遭受不公平的生活黛玉,怨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这种偏激失衡的心理作用下,会衍生出消极的心理及错误的言行,逃课、偷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例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室友一案,正是偏激仇恨心理使然,令人心痛,更引人深思.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诱因
2.1 社会因素
在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农村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这种差距体现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生活状况上,较大的差距,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卑与不平衡.市场经济环境下,花样繁多的消费热点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由此无形中为贫困大学生增添了心理烦恼.社会中各种思潮与不良观念的涌动,冲击着贫困生的心理防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等不良思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使贫困大学生对就业择业倍感忧虑,心理压力较大,极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2 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的贫困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往往在学校中省吃俭用,身体状况不佳,有的甚至患有营养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与生活学习,使得他们的自卑、悲观心理愈加严重.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需要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实现其他的成长发展需求,但是很多贫困大学生最急需解决的温饱问题正是生理最基本的需求,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生长的基础.当其他大学生在满怀理想的提升自身价值时,贫困大学生却还在为基本的温饱发愁,约束了其自身的发展.这也导致他们与非贫困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心理落差随之增大.贫困生由于长期受家庭贫困环境的影响,在价值观念、处事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家庭身份属性,进而演化为贫困家庭文化下的“社会性遗传”.纵然在高校教育不会视学生家庭背景而区别对待,但是贫困生却会在这种家庭身份属性的明显区别中感到自卑无助、敏感多疑,甚至自我封闭.
2.3 学校因素
首先,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文化的知识殿堂,更是学会与人交往的“小社会”,需要学生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但是贫困生因自身经济条件所限,不敢于、不善于、不愿于展现自己,无法融入到同学群体之中,很容易被孤立在同学之外,进而导致其更加自闭,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近年来,各种非主流文化充斥在高校之中,对时尚的迷恋、对高消费的追求,攀比风、恋爱风的盛行,使得贫困生心理负担严重、感觉自不如人,自卑、嫉妒、仇恨心理滋生.再者,当前高校中仍然盛行着实用主义思想,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未能给予大学生心理发展以正确的引导,未能在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与解决.
2.4 学生自身因素
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佳是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明显偏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心理学研究证实,面对同样的环境与挫折,不同的人的反应形式及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特征,因此,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诱因在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其一,贫困生自我认识不正确,自我评价往往会出现偏差.受拮据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贫困生往往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处处不如别人,自信心的缺乏与自尊心的过强,极易生成自卑、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其二,贫困生性格特质不完善,内向孤僻、谨小慎微、较为情绪化,情绪易被外界干扰,且排他性强,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极易生成抑郁、嫉妒、仇恨等不良心理.其三,贫困生心理防御能力不健全,人在挫折面前总是尽可能调动自身心理防御与调节能力以保证心理平衡.但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较为脆弱,在挫折面前,往往采用压抑、投射等消极防御手段,易生成逃避、退缩、掩盖等应对挫折的不良心理状态.
3 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健全资助体系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从其诱发根源入手,即解决他们现实经济问题,对此,国家、社会、政府、高校应形成合力,构建起完善的资助体系.目前,国家的“奖、贷、助、补、减、免”资助体系基本形成,且资助范围不断扩大,尽可能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另外,“授之以鱼”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渔”,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身经济问题,例如,国家可通过减免企业税收的政策,为贫困大学生打开进入企业工作的方便之门,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就业解决经济问题;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监督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高校应立足与本校与学生实际,为贫困生勤工助学开辟更多的渠道,使更多的贫困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工作赚取生活费.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的方式,使贫困大学生逐渐摆脱“等、要、靠”的依赖懒惰思想,不仅更加有效彻底的解决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更使得大学生在工作中树立自信,消除因经济贫困而引起的忧愁、焦虑,收获经济与精神的双丰收.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贫困观教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重要根源在于错误的贫困观念,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生活困顿源自无能的父母与不公的命运.毋庸置疑,大学生贫困受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是面对实际的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坦然面对,努力克服,而不是一味的埋怨与逃避.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应着力引导贫困大学生正视贫困,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在逆境中磨练意志,在挫折中自我调适,学会疏导不良情绪,学会舒缓压力,形成健康心理.第二,人格教育.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因人而异,针对他们特点,给予他们相应的资助与关爱,“扶贫”的同时更要“扶志”,引导贫困生自尊、自强、自立,培养其全面健康的人格品质.第三,自信心教育.贫困大学生应摆脱贫困带给自己的压力与束缚,正确认识自己,不低微也不自负;勇敢面对现实,不逃避更不畏惧,由此树立自信心,进而努力奋斗,激发自身潜能.在苦难面前,勇敢应对;在挫折面前,理智面对,学会对自我进行管控,以积极的心态管控行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主导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前途.
3.3 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直接关乎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父母有责任加强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贫困生父母不能给予孩子优质的生活条件,但是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家庭温暖,用父爱母爱这把心理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门,与孩子架起心与心的桥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生活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其次,不逼迫孩子,不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再者,父母做好榜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逃避、不畏惧,引导孩子在逆境中努力前行,在挫折中自强不息.
3.4 引导贫困生强化自我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除了依靠外界的引导与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主体的自我认同与调节,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不仅要加强社会、政府的政策支持,依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逐步完善,更要引导贫困生提高自我认知,进行自我教育,做好自我评价,从而学会自我管控与自我调节.第一,引导大学生理性客观的认识现实,不仅着力为其解决经济上的贫困,更要大力解决他们心理上的贫困,培育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困苦、接受挑战、热爱生活;第二,将学校中优秀贫困大学生树立为典型模范,利用同校贫困生的优秀事迹感染人、激励人,在高校中营造有利于贫困生成长发展的和谐氛围,使贫困大学生更加坦然自己家庭的贫困,进而自觉的努力奋斗,积极的学习生活,以健康的心态迎接由于家庭贫困带给他们的挫折与挑战,在磨难与困苦中磨练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语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样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是多元化、多渠道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品质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国家、社会、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现实生活状态的关心,在经济扶贫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关怀,引领贫困大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消除心理障碍,形成积极乐观、拼搏进取、无所畏惧的健康心态,使贫困大学生摆脱“弱势群体”的称谓,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1〕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04):141-142.
〔2〕刘晓琳,邢红旗.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41-42.
〔3〕高云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187-188.
〔4〕段元梅,周本回.近十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述评[J].怀化学院学报,2013(04):98-100.
〔5〕刘镇江,黄建美,王国平.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2(05):97-100.
〔6〕蒲清平,高微,王会丽,徐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58-162.
B844;G44
A
1673-260X(2016)12-0057-03
2016-09-10
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机制研究(15YJC19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