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禽流感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6-03-28谢青兰
1 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概况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血清亚型毒株引起的家禽及野生鸟类的全身性或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传染病。该病毒的核酸由8个独立的负股单链RNA组成,即NS、PB1、HA、NA PB2、M、PA、NP。根据毒力和致病力可以将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以及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三种。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性极强。该病毒主要是依赖其表面糖蛋白HA和NA的抗原性的变异,其中变异率最高的是HA基因,每个核苷酸在每个复制周期中的变异率可以达到2.0‰。HA1基因变异性最大,能使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HA2基因相对保守,并且存在能诱导产生交叉反应抗体的抗原表位。
2 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
AIV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家禽和野禽中。1961年首先在南非的燕鸥体内分离到AIV,之后从野生禽类中分离到AIV的报道就越来越多,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野禽体内都已分离出了AIV。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统计,有超过26个科共 105种野禽携带有 AIV。水禽是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A型流感病毒有很好的适应性,一般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水禽中保存着己知A型流感病毒中的大部分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其他脏器组织中,主要通过粪及口途径感染,健康的禽类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与病毒接触后发生感染。禽流感病毒能够随同禽类的粪便以及眼、鼻、口腔分泌物等排出体外,任何物品与病禽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等接触后均有污染的可能性,并成为传播媒介,空气、饮水、饲料、鸡舍、笼具、运输工具、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各种鸟类的迁徙等都会发生机械性传播,因此禽流感传播途径具有多样性,禽流感病毒的控制和防治工作非常困难。
3 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包括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饮食减少、消瘦等。母鸡产蛋率也会降低,感染较轻者下降4%~5%,感染严重者下降可达到51%~82%,更严重的基本停止产蛋。当鸡被严重感染时的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较常见症状有喷嚏、咳嗽、气管啰音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他症状如流泪、头和颜面部水肿、身体蜷缩、羽毛松乱、鸡冠和肉垂皮肤呈红紫色、脚鳞出血、神经症状(不能站立、角弓反张、头颈震颤等)及腹泻等也常见。
禽流感病理变化随禽流感病毒的毒力不同而异。低致病性毒株(MPAI)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呼吸道病变,尤其是窦的损害,以卡他性、脓性、纤维性或纤维脓性炎症为特征。气管有从浆液性到干酪性渗出,气管黏膜水肿、充血甚至出血;眶下窦肿胀,有浆液性到浆液脓性渗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感染时,最急性死亡迅速,可能病理变化不太明显。剖检时看到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内脏器官和皮肤呈现各种水肿、出血和坏死。内脏器官最恒定的是黏膜和浆膜面出血和实质的坏死灶;出血最突出的是在心外膜、胸肌腺胃和肌胃的黏膜;皮下水肿表现为头、颜面、上颈和脚的肿胀,并伴有点状到斑块状出血,无毛处皮肤可看到坏死、出血和发绀;肺充血或出血并伴有水肿;有时可见肠道黏膜、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如有其他继发感染时,病变则会更加复杂。
4 禽流感的诊断
临床诊断和剖检诊断主要参照上述禽流感临床症状及病理症状即可进行初诊。实验室诊断主要根据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学的试验结果,即可确诊此病。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有: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包括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等)、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病毒分离时采用的是鸡胚尿囊扩增法和超速离心纯化法,血凝和血凝抑制时用制备好的16种标准HA抗血清进行HI抗原抑制试验确定亚型。琼脂扩散试验一般用于检测A型流感共同抗原核蛋白(NP)及基质蛋白(MP),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双向双扩散试验、免疫单辐射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琼脂扩散试验简单、方便、快速,不但可以定性,还可以定量。荧光抗体标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灵敏度高,可标准化操作,易于对结果进行分析。竞争性ELISA法检测禽流感的HA时,灵敏度可以达到100%;检测HI时,灵敏度达到96.2%;琼脂免疫扩散法检测HA时,灵敏度达到90%。以禽流感病毒重组核蛋白作为抗原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其比率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一般在 2.9%~7.2%和3.4%~9.8%之间,与全病毒间接 ELISA、琼脂扩散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的检测结果相对比符合率分别为 99.9%、97.1%、98.8%。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核酸探针分子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禽流感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临床鉴别诊断时要特别注意与鸡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区别。
5 禽流感及新城疫的防控
5.1重视疫苗免疫,增强鸡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接种是预防鸡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批准用于 H5N1亚型禽流感防疫的疫苗有,自然弱毒灭活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等。自然弱毒灭活疫苗主要有: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 N28株)、禽流感H5、H9亚型二价灭活疫苗(D96+F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主要有: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H5N1亚型,Re-1株、Re4株、Re5株)、禽流感 (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H9N2Re2株)以及重组禽流感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Re4株);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主要有:禽流感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和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疫苗。现在禽流感疫苗研究的方向和热点包括:核酸疫苗、禽流感HA亚单位疫苗、表达NP和M蛋白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通用禽流感疫苗、改变NS1基因活的流感疫苗、表位疫苗、禽流感复制缺陷型疫苗、禽流感RNA复制子疫苗、禽流感冷适应弱毒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禽流感DNA口服疫苗等,这些疫苗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生产实践。在免疫鸡群时选用哪种疫苗、何时应用、如何接种需取决于母源抗体水平、鸡的日龄、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等。在免疫接种后,必须定期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由于在接种疫苗后,鸡体内与体液免疫有关的中和抗体、HI抗体、沉淀抗体等,与细胞免疫有关的各种因子以及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的干扰素、补体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等都会影响鸡对疫病抵抗力的形成。因此目前依旧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且能真实全面反映鸡群免疫力水平的评价体系。HI试验操作简单,而且它能大体反映出体液免疫中抗体的出现和消长的规律,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通常多用 HI效价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在尚未有其他更科学的评估体系出现之前,它依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抗体水平的方法。一般认为,HI效价在61og2以上时可以大量的死亡损失就可以避免,超过 81og2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损失,而 l01og2以上时,基本就可以避免产蛋量的急剧下降。条件较好的鸡场最好根据抗体血凝抑制效价监测结果来确定免疫的最佳时间和免疫程序。首免具体时间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推算。雏鸡出壳后,抽检 0.5%的雏鸡检测血凝抑效价,并求其对数平均值,然后计算首免时间。计算公式:首免日龄=4.5x(1日龄血凝抑制抗体对数值-4)+5。平时应待抗体效价降到 1∶64以下时进行免疫后 10~14天抽检,抗体效价比免疫前提高两个滴度方可以认为免疫成功,否则应重新免疫。
5.2 鸡禽流感免疫程序
蛋鸡的禽流感免疫一般在 12~14日龄、45日龄及开产前三个阶段进行 3次;商品代肉鸡免疫一般在 7~14日龄时免疫1次;种鸡在 14~21日龄时首免,间隔 3~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根据免疫后抗体效价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免疫1次;产蛋鸡则应在每年的 10月 10日前进行,而后每隔 75天免疫1次。如果H5N1和H9N2单苗的免疫应分别进行(最好间隔 10天)免疫效果会比使用联苗免疫效果好。
5.3 加强卫生管理,防止病原体侵入鸡群
引种则必须从无本病的鸡场引入,引种后一定要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为防止本病的水平传播,场内鸡群应隔离饲养,老弱病残鸡要及时淘汰。做好鸡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扫和消毒,家禽粪便应坚持及时清理。鸡舍内要确保空气流通,保证空气质量较好。加强鸡群的日常饲养管理,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按照鸡各个阶段的生长需求对饲料进行科学配置,公司喂营养均衡的配合日粮,特别是保证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降低饲养密度,供应清洁的饮水,对鸡群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5.4 相关疫病控制
鸡的新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以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都会诱导禽流感的爆发,因此要控制好相关疾病的混合感染。药物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应根据养殖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用药方案将防控结合起来,降低鸡群发生其他细菌病毒传染病的几率。
6 结语
H5N1,H7NP禽流感病毒我国已例为一类传染病,国家已经对该病防控实行强制免疫,发生该病要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处置规范进行,隔离扑杀、建立隔离区、卫生消毒等措施,对其它血清型根据当地该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确保无该病的发生,保证养鸡业健康发展。
[1]奇峰,托娅.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12).
[2]区坤明.高致病性禽流感血清学监测浅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07).51.
鸡禽流感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谢青兰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4700)
鸡禽流感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其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疾病,每次鸡禽流感的爆发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严重阻碍国内、国际禽产品贸易,因此各国相继把该病列入政府控制规划的禽类疫病。
鸡;禽流感;防控
S851.3
A
10.14025/j.cnki.jlny.2016.15.032
谢青兰,大专学历,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农业服务中心,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技术推广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