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民上岸 告别“水上漂”

2016-03-28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水上漂洪湖市禁渔期



渔民上岸告别“水上漂”

一艘船,既是栖身之所,铺盖、电视、灶台一应俱全;也是谋生之地,渔网、渔钩、水裤样样不缺。这就是一个家,祖祖辈辈生在船上,长在船上,甚至老死在船上。“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连家渔船”,向水中讨生活,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平时,洪湖市渔民元建生和他的妻子就住在船上。眼下是禁渔期,元建生回到了岸上的房子,计划“玩4个月”。

在湖北省长江、汉江、洪湖等水域,还散布着数千户这样以船为家的渔民。“水上漂”的日子如何过?上岸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

四网三空,江鱼价涨量跌

炊烟四散,朦胧了渔村的清晨。

在洪湖市螺山镇,有一个名叫长江捕捞村的村子,居住着80多户专业渔民。

这些专业渔民打了一辈子鱼,自小生活在渔船上,近些年陆陆续续搬到岸上。

走进村子,醒目处张贴着农业部发布的2016年长江禁渔令。因为无事可做,渔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

靠江吃江,对于母亲河的变化,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都痛心。“鱼的种类少了,个头小了!”一组村民周朴元摇了摇头。在他看来,元凶有两个:污染加剧、非法捕捞猖狂。

今年禁渔期提前一个月,他既表示理解,又说“雪上加霜”。

捕鱼主要在春秋两季。3月份开始涨水,俗称桃花汛,正是捕鱼时节。“等到禁渔期结束,相当于春季就废了,上半年的收入基本上没有了。”村民周德金两手一摊。

长江鱼类减少,个体减小,资源总量日益下降,渔民单船捕捞量越来越低。航运快速发展,各类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大,捕捞区域越来越小。两相叠加,单纯靠打鱼谋生,渔民们普遍感觉越来越不好过。“早上三四点就开始作业,晚上八九点收网,一天平均打六七网。”元建生说,一个月大约有8000元到1万元的收入。去年,他的收入约为六七万元。“幸亏还有个好价格,野生江鲶一斤可以卖25元呢。但燃料购置、渔网修补、渔船维护……样样都要钱啊!光是更换渔网就得一两万。”元建生说,一年的收入,也只能维持一家生计,所剩无几。

在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记者冒雨进到渔民刘泽维家,他从卧室里找出一包芙蓉烟招待我们。老伴在一旁说,烟是老刘正月十一给人家帮忙,东家送的,平时都舍不得抽,来了稀客才拿出来。

在监管上,余额宝借助天弘基金实现基金销售的做法,是在打擦边球,缺乏正式的文件保护用户的利益,余额宝并没有提醒用户投资风险,一旦用户因收益发生争执,法律纠纷很难避免。由此产生的影响也难于估计。

老刘今年59岁,十三四岁就在长江上打渔,在岸上没有土地。禁渔期间,收入主要是靠打零工,每月可挣七八百块钱。当天,老刘的老伴在工地栽了半天花,挣了20块钱。另外,老两口每月有120块钱补助,孩子再接济一点,日子勉强过得下去。

禁渔期过后,老两口还会到长江上捞生活,“一个月有一千七八百块钱的收入吧”。

据介绍,荆州市专业捕捞渔户1578户,渔民年人均毛收入1.9万元,年纯收入3901元。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专业捕捞渔民年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3,且差距仍在逐年拉大。

如今的长江渔民二代,大部分外出打工。

没文化、少技能,社会保障乏力

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文泉村村民徐宝连是“90后”,出生在1995年。

和个性张扬、观点新潮的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有些木讷。

他生在船上、长在船上,能在水上开各种船,却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如果不当渔民了,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徐宝连说,他从没想过离开渔船的日子。

夏天,船被晒个通透,船板上烫得难以下脚,加之水面热气蒸腾,酷暑难熬;冬天,寒风刺骨,推波涌浪,躲在被窝里都冷。徐宝连感慨,生活在船上真是难。

渔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城镇居民,政策“两头不讨好”,处于社会保障机制的边缘地带。

荆州市水产局统计,该市1578户长江专业捕捞渔民,没有养老保险的占65%,生活困难领取低保的占15%。由于大多世代靠打鱼为生,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以下的占多数。

在洪湖市长江捕捞村,十几年来就出了两名大学生,一般家庭的子女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还有不少渔民岸上没有房子,禁渔期也只能住在船上。

2013年,荆州市长江专业捕捞渔户无房户有125户,住房人均小于13m2的危房户有131户。

除了燃油补贴和禁渔期补贴,前年刚出了连家渔船安居工程的政策,每户补3万元,相对于动辄数十万元的购房款,也只是杯水车薪。

不少渔民还是选择在暂停捕鱼的日子另谋出路,打点零工贴补家用。比如说,到农业基地帮蔬菜种植大户施肥,帮水果种植大户套袋,或前往建筑工地打短工等。

盼转产、盼保障,早日告别“水上漂”

贫瘠的地里长不出庄稼,水里也产不出更多的鱼了。

渔民转产上岸,迫在眉睫。“你们愿意离船上岸吗?”“说实在话,我们连家渔民,想上岸也怕上岸。”洪湖渔民周德金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忧与愁。

“岸上没有田、没有地、没有房,离开了船住哪里?吃什么?”“我的全部家当就是渔船和渔具,把这些丢了上了岸,我拿什么谋生?岸上的农民有责任田,农闲还可以打份工,政府即使分责任田给我们,而我们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又不会种地,拿什么糊口?”

2015年,洪湖市政协做过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渔民上岸安居有“四盼”:劳动就业有出路,教育医疗有保障,社保政策能落实,水上交通能畅通。

国家对每户渔民建设60m2房子补贴3万元,因缺口较大,多数渔民仍然买不起房子。

渔民们期待着怎样的政策?

“政府回购渔船,买份养老保险,给块地我们安家。”元建生说出了伙伴们的心声。

这些政策能否真的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特殊的群体,并没有被遗忘。

2013年6月,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力争3年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5062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任务今年底要全部完成。

在荆州,各县市区政府都已根据实际制订了灵活的实施方案,新建、扩建、修缮加固、补助购房等,均已启动。目前,荆州区23户已完工并验收,石首市、沙市区、江陵县的安居房基本建成,等待验收。

“终于要有个新家了,以后可以告别‘水上漂’。”洪湖市渔民老刘的新家已经在打地基了。面积约50m2,虽然不大,但对全家来说总算是个安稳落脚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刘说,全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渔民们的春天即将到来。

4月7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召开海洋与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明确提出推动长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该省计划用5年-10年,投入资金20亿左右,安置逾6000名长江捕捞渔民,让他们整体退船退渔上岸。“如何保证渔民上岸后的收入不比捕捞低,涉及到渔民转产转业后的就业安置和相关就业技能培训、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专项基金的设立等一系列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长江捕捞村村支书周良充满期待。

(湖北日报信息)

湖北省住建厅消息:今年底,该省5000多户渔民将告别“水上漂”,上岸安居。

猜你喜欢

水上漂洪湖市禁渔期
千舟竞发
洪湖市春露合作社
坐什么船,和我一起“水上漂”!
长江十年禁渔影响你今年吃鱼吗
我国七大流域将全面实行禁渔期制度
石头玩起“水上漂”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fficient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杏林雨露育新苗——记洪湖市新滩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文清
戮力同心保平安——洪湖市公安局谱写为民新篇章
磁县认真开展禁渔期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