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
——虾类疾病(二)
2016-03-28汪建国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甲壳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
——虾类疾病(二)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导)
3.黄头病
对虾传染性疾病。该病急性感染的对虾在染病2~4天时即出现停食等症状,死亡率高。濒死虾头胸部因肝胰腺发黄而变成黄色,因此称之为黄头病。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病原体】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
【流行与危害】黄头病最先(1990)在泰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养殖斑节对虾中出现,随后在印度、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亚洲地区和美洲国家流行和蔓延。自然或人工感染状态下,可感染斑节对虾、食用对虾、日本囊对虾、墨吉对虾、凡纳滨对虾、细角对虾、白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刀额新对虾、绿尾新对虾等多个对虾品种。斑节对虾为主要受感染者,可能是黄头病毒的自然宿主。自然状态下黄头病毒还可感染日本囊对虾、墨吉对虾、白对虾,试验感染条件下感染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细角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白对虾,引起较高死亡率。该病严重影响养殖约50~70d的对虾,感染后3~5天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80%~90%。
水平传播是该病病原的主要传播方式。鸟类也是传播媒介之一,海鸥等鸟类摄食患病对虾,然后通过排泄物将病毒传播到邻近的池塘中去。
【症状及病理变化】黄头病能引起对虾迅速大量死亡,常见患病虾摄食量先增大然后突然停止,一般2~4天内就会出现头胸部发黄和全身发白的临床症状。许多濒死虾聚集在池塘角落的水面,肝胰腺比正常虾软且发黄,与健康虾肝胰腺的褐色有明显区别。
黄头病毒主要侵染外胚层和中胚层起源的组织器官,可感染血淋巴、造血组织、鳃瓣、皮下结缔组织、肠、触角腺、生殖腺、神经束、神经节等,出现全身性细胞坏死。组织压片可观察到中度到大量球形强嗜碱性细胞质包涵体;血淋巴涂片可观察到中度到大量血细胞发生核固缩和破裂;组织切片可观察到坏死区域有球形强嗜碱性细胞质包涵体,直径为2μm或稍小,胃皮下组织和鳃是观察特征性包涵体的最佳部位。
【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查。
(l)样品采集采集病虾10尾、健康虾150尾,按不同的大小或感染期取不同组织样品。其中,对虾幼体、仔虾取完整个体,幼虾和成虾取虾的头胸部,非对虾的甲壳类动物参照对虾的方法取样。非生物样品取0.1~0.5g。
样品采集的要求参照SC/T 7202.1-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第l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查法》附录B的规定或者按照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中的列表要求采样。
(2)组织及病理学检查
① 组织压片的快速染色法:取濒死虾鳃丝或表皮用Meyer's HE染色,观察细胞内球形强嗜碱性细胞质包涵体。该方法适用于对虾活体中的黄头病毒检测,但不适于非感染性病毒携带样品的诊断及对宿主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
② 组织病理学诊断:HE染色后观察各种不同组织的病理变化和强嗜碱性细胞质包涵体。本法适用于对虾感染黄头病毒初步诊断或未知疾病样品组织病理学评价,不适于非感染性病毒携带样品的检测。
③ 电镜诊断:可对病虾鳃、淋巴器官等的病毒粒子观察和确诊。
(3)病原学鉴定
① 原位杂交法:用YHV特异性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进行,敏感性比病理组织学诊断法高,适用于黄头病毒敏感宿主的感染程度及病毒扩增状况的评估和疾病确诊。
② RT-PCR检测法:通过RT-PCR检测YHV的特定基因。适用于对虾各个生活期及其他生物或底泥等样品的黄头病毒情况进行定性检测,也适合于病原筛查和疾病确诊。
④ 免疫检测技术:通过制备的抗黄头病毒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病毒。可取活虾血淋巴,采用Western blot、ELISA或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样品是否有黄头病毒感染,从而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
(l)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切断传染源及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控制本病。
(2)控制苗种繁殖场内YHV检疫阳性的亲虾和苗种应全部扑杀;病毒阳性的种用和商品养殖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使用。
4.罗氏沼虾白尾病
又称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以急性死亡、病虾肌肉呈白斑或白浊状为特征。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病原体】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nodavirus,MrNV)及其卫星病毒-超小病毒(Extra small virus,XSV)。
【流行与危害】本病最先在泰国被发现,随后出现于中国及圭亚那。目前该病已在中国、泰国、印度、越南、缅甸、澳大利亚、加勒比海地区(法属圭亚那等)等国家和地区发生并流行。浙江省近年采用无野田村病毒苗种培育技术,自2005年以来未检出病毒。
罗氏沼虾是病毒主要的易感宿主,日本沼虾、秀丽白虾、克氏原螯虾等养殖品种未发现发生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的感染。病毒主要感染罗氏沼虾虾苗,淡化后3天至3周是疾病高发时期,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目前没有有效控制措施。发病后部分苗种可存活并长至商品规格的成虾,但有发病史的虾可携带病毒,造成子代虾苗的发病。成虾及亲虾可查出病毒,但未发现MrNV感染引起的大规模流行。
病毒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感染,其中带毒种虾垂直传播是引起我国虾苗发病的重要原因;带病毒水体、饵料、工具、未彻底消毒的育苗池等均可传播病毒;有学者报道带病毒的轮虫等生物饵料也可传播疾病。
虾苗池缺氧、水质不良及营养因素等也可引起虾体肌肉白浊,但这类白浊分布于整个腹部,无分散的白浊斑点,改用水质良好的水后虾苗的白浊可消退;病毒感染引起的白浊不能消退并可在虾群中迅速传播。
【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虾苗先在腹部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块,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扩展,最后除头胸部外,全身肌肉呈乳白色。虾甲壳不出现白斑,这一点可区别于对虾白斑综合征。
发病虾苗腹部肌纤维、肝胰腺、血细胞、心脏和鳃组织胞浆内可观察到嗜碱性包涵体;超微病理观察可发现肌纤维间线粒体肿胀、变形,肌质网变性、坏死和空泡化,表明细胞处于缺氧和钙代谢紊乱状态;肌细胞包涵体内存在大量晶格排列、无囊膜、大小为26纳米的球状病毒颗粒。用病毒核酸探针或抗MrNV单抗进行免疫酶染色,可发现肌肉及组织间隙细胞内存在大量病毒颗粒。
【诊断方法】
(1)初步诊断可根据虾苗腹部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块、肌肉白浊、个别虾苗腹部存在分散的白浊点,排除水质因素引起的肌肉白浊后作出初步诊断。应与对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相区别。
(2)样品采集发病虾苗应采集150尾以上,正常虾500尾以上,取完整个体,用于病毒核酸提取或ELISA测定;种虾应采集病虾10尾,用于病毒测定。
(3)组织和病理学检查典型病例切片经HE染色后,可发现嗜酸性包涵体,为本病重要特征,但此方法费时,且观察难度较大,诊断意义不大。
(4)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学鉴定
①RT-PCR检测法:用MrNV特异性的引物进行RT-PCR检测,适用于对虾各种样品、环境生物和饵料生物的各种样品以及其他非生物样品中MrNV的定性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适用于病原筛查和疾病确诊。
②三抗体夹心ELISA法:其过程是先用兔抗MrNV抗体预包被酶标板,然后加入待测样品、阳性及阴性对照,通过预包被抗体捕捉待测样品中的MrNV,再加入小鼠抗MrNV单抗,洗脱后最后加入抗小鼠单抗的酶标抗体,然后进行显色,有病毒的样品可显示较深的颜色。
【防治方法】
(1)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并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降低发病几率。在疾病发生流行时,未发病苗种场可采用严格消毒、控制外来人员进入苗种生产车间等办法,防止疾病的传播。使用抗病毒药及微生物制剂可延缓疾病过程,减少死亡,但养成的成虾可能携带病毒。
(2)控制病毒检出阳性的苗种场应停止生产,繁殖场亲虾和苗种检疫阳性的全部扑杀,并按有关规定对发病养殖区、用具和种虾作无害化处理;检疫阳性虾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
5.对虾杆状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病是威胁对虾幼体、仔虾和幼虾阶段的疾病。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病原体】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
【流行与危害】该病毒主要感染西半球的养殖及野生对虾。目前已发现3个地方株,分别分布在东南大西洋、美国、墨西哥沿岸和加勒比海、美国南、中北部太平洋沿岸及夏威夷。该病毒宿主广泛,可感染滨对虾属、美对虾属、明对虾属和沟对虾属等在内的所有对虾品种,以幼体、仔虾和早期幼虾对病毒最为敏感。病毒主要经对虾相互残食以及粪-口途径经口传播。亲虾产卵时排泄带毒粪便也可使病毒传给下一代种群。试验表明轮虫和卤虫可将该病毒传给对虾幼体。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嗜睡厌食,体色呈蓝灰色或蓝黑色,胃附近白浊化,浮头,停滞岸边,鳃和体表有固着类纤毛虫、丝状细菌、附生硅藻等生物附着,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最终侧卧于池底死亡。解剖后可发现肝胰腺肿大、软化、发炎或萎缩硬化,肠道发炎等。
病毒主要侵害肝胰腺腺管、中肠等上皮细胞。感染病毒后可在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形成细胞核内核型多角包涵体,少量包涵体也可在粪便中游离存在。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字塔状包涵体,包涵体为具有明显折射性的四面体,高度约20μm。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腺小管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1个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呈环状排列。
【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相区别。
(1)样品采集采集病虾10尾、健康虾150尾,按不同的大小或感染期取不同组织样品。其中,对虾幼体取完整个体,仔虾取头胸部,幼虾和成虾取小块肝胰腺或小截中肠组织。粪便样品采集:将幼虾或成虾暂养于水族箱中,待数小时直至水族箱底部出现粪便,用干净的塑料虹吸管吸取排泄物,注入玻璃试管中。
样品采集的要求参照SC/T 7202.1-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查法》附录B的规定或者按照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中的列表要求采样。
(2)诊断方法
① 压片显微镜检查法:取病虾肝胰腺和中肠进行湿片压片,显微镜检查发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可诊断。结果可疑时根据组织病理或PCR结果确认。
②组织病理学诊断法:观察组织切片经H& E染色后细胞核内角锥形包涵体。适用于对虾感染对虾杆状病毒情况的初步诊断或未知疾病样品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不适用于非感染性携带病毒的样品检测。
③透射电镜诊断法:制备病虾中肠腺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检查包涵体和核质中有无许多杆状病毒颗粒,从而确诊。
④原位杂交法:采用地高辛标记eDNA探针进行病毒检测,敏感性高于病理组织诊断法,适用于对虾杆状病毒敏感宿主组织细胞的感染程度及病毒扩增状况的评估和疾病的确诊。
⑤PCR检测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病毒特定基因。适用于大量样品的病毒筛查和疾病确诊,可检测对虾活体、粪便、冰冻和冰鲜虾产品的对虾杆状病毒的筛查和疾病诊断,但单独使用不能对病毒剂量、感染活性及宿主感染程度作出评估。
【防治方法】
(1)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切断传染源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控制本病。加强亲虾及幼体的检疫,及时销毁受病毒污染的对虾,染疫场的池塘、用具彻底消毒。改善水质和采取合理的养殖密度,可降低本病的发生。
(2)控制繁殖场亲虾和苗种检疫阳性的全部捕杀;种用和商品养殖虾检疫阳性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饵料使用。
6.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对虾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细角对虾和凡纳滨对虾。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病原体】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nfctioushypodernmm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又名“细角对虾浓核病毒”(Penaeus stylirostris densovirus,PstDNV)。
【流行与危害】IHHNV可感染世界各地的养殖对虾,主要感染太平洋东部沿岸野生对虾、太平洋岛屿(包括夏威夷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和新卡里多尼亚)的养殖对虾。近年来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养殖和野生对虾中存在该病的流行,该病在我国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细角对虾、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等大部分对虾品种都可被感染,细角对虾死亡率可达90%以上,稚虾受危害最为严重。该病毒主要通过带毒虾及其他甲壳类受病毒污染水体传播,虾类同类残食或海鸟也可传播病毒。发病后存活的对虾仍带毒,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方式传播该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细角对虾的稚虾患急性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后,摄食量明显减少,继而出现行为及外观异常。患病对虾可缓缓上升到水面,静止不动,然后翻转后腹部向上并缓慢沉到水底,这种行为可反复进行并持续数小时,直到无力继续下去或被其他虾吞食。此感染期的细角对虾表皮上皮层(尤其是腹部背板接合处)常出现白色或浅黄色斑点,使整个虾体呈现斑驳的外观。在濒死的细角对虾中,这些斑点会有所褪色,导致虾体色偏蓝。在感染的末期,细角对虾和斑节对虾濒死时体色明显变蓝,腹部肌肉不透明。
在凡纳滨对虾中,由IHHNV引起的“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存在一种慢性表现形式,即“矮小残缺综合征(runt-deformity syndrome,RDS)”。RDS病虾生长缓慢、体型畸形,患病稚虾还出现额角弯曲、变形、触角鞭毛皱起、表皮粗糙或残缺。患RDS的凡纳滨对虾稚虾群体中,体长普遍偏小,且个体之间体长差异很大。可用体长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来评估凡纳滨对虾和细角对虾稚虾群体是否患有RDS:RDS群体的CV值多大于30%,甚至达到90%;而未患病群体的。CV值通常为10%~30%。
在组织病理学方面,IHHNV主要感染起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组织细胞,主要有表皮、前肠和后肠上皮、性腺、淋巴器官和结缔组织细胞,基本不感染肝胰腺细胞。靶组织细胞核内可观察到嗜酸性包涵体,即典型的考德里A型(Cowdry type A)包涵体。
【诊断方法】在本病严重暴发流行时,可根发病史、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
(1)样品采集采集病虾10尾、健康虾150尾,按不同的大小或感染期取不同组织样品。其中,对虾幼体、仔虾取完整个体,幼虾和成虾取头胸部,非对虾的甲壳类动物参照对虾的方法取样。非生物样品取0.1~0.5g。
样品采集的要求参照SC/T 7202.1-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第1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查法》附录B的规定或者按照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中的列表要求采样。
(2)组织及病理学检查
① 组织病理诊断法: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细胞核内是否存在Cowdry A型包涵体,从而进行诊断。该方法适用于有症状对虾的初步诊断或未知样品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不适用于无症状带病毒标本的病毒检测。
② 电镜诊断:通过超薄切片,观察靶组织细胞核内有无IHHNV病毒粒子进行确诊。
(3)病原学鉴定
① 分子杂交技术:采用地高辛标记的IHHNV eDNA探针进行病毒检测,灵敏度高于病理组织诊断法。适用于成虾、幼虾、仔虾、幼体和受精卵活体、冰鲜或冰冻产品和其他甲壳类动物的病毒筛查、有临床病症病虾的确诊。
② PCR检测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HHNV特定基因。适用于各种对虾样品、环境生物和饵料生物样品以及其他各种非生物样品的IHHNV带毒的高灵敏度定性检测。
【防治方法】
(1)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切断传染源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控制本病。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对虾、特别是进口对虾的检疫,并销毁染疫对虾,对发病虾场及其设施要进行彻底消毒。用SPF亲虾进行繁育。
(2)控制繁殖场亲虾和苗种检疫阳性的全部扑杀;种用和商品养殖虾检疫阳性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使用。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