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细菌性“三病”防治技术要点
2016-03-28陈子石
○陈子石
草鱼细菌性“三病”防治技术要点
○陈子石
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俗称草鱼“三病”。 防治应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症下药。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防治上。“三病”一般是两种或三种病同时发生,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控制,因此、养殖者必须高度重视,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笔者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此病的防治有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主要发病原因、症状、预防、治疗的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病因
草鱼得病的原因主要是水质恶化、老化、污染、饲料霉变等。立夏后当水温超过24℃时,给草鱼投喂大量未经消毒的水草或劣质的饲料,容易患此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草鱼的食欲旺盛,几天后偶尔发现死几尾鱼,这时往往不易引起养殖户的注意,因为大部分鱼食欲特别旺盛,只以为是自然死亡,继续投喂,而且强度不减,这就导致患病鱼越来越多,导致草鱼大批死亡,此时情况已比较严重。所以当发现死鱼时,就要仔细检查,及早确诊。
二、症状
烂鳃病鱼鳃丝腐烂,呈“白鳃”,沾有污泥,鳃丝软骨也外露,末端膨大,鳃盖骨内表皮常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称“开天窗”。 肠炎病鱼肛门外突红肿,肚子膨大,腹腔积水,轻压腹部从肛门流出淡黄色液体,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微发白,肠壁血管充血,黏膜脱落,拎起鱼肠,则一节一节断裂,肠内无食物。另外,胸鳍基部、腹部、眼眶周围等部位充血。蛀鳍,鳞片脱落处腐烂,有水霉菌症状。赤皮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及腹部尤为明显。鱼的上、下颌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
三、预防
1.鱼种消毒。注射冻干细胞弱毒疫苗免疫保护力可达15个月,有良好预防效果。注射方法。放养鱼种时选择,立冬至立春气温在10℃左右、晴天、避风、向阳在池塘旁边,备用一个装鱼大桶或塑料大盆,桶内按50kg加入90%晶体敌百虫80g和食盐0.8kg的剂量比例配制好药液,分批将草鱼种投入容器内消毒、麻醉。注射剂量。按草鱼种规格在30~250g、注射0.2~0.5m L。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进针角度为45°。注射深度为0.2~0.5cm为宜。
2.池水消毒。“三病”流行在3~10月、水温20~30℃为危害高峰。可先加注池水、抽走一部分老池水后重用一次外消药。用量:(1)生石灰每亩75~100kg,溶水后全池泼洒。第二天大量加上新水。(2)每半个月每亩水面1m水深用富氯150g,溶水后全池泼洒。(3)池水长期浸泡苦楝树枝叶也可预防草鱼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的发生。
3.内服药饵。(1)水温在20℃以上季节,用氟哌、多维、保肝灵为主的药物(或按每100kg鱼用大蒜素50g)做成饲料,将药饵掺干颗粒饲料中,添加量为60%,每天一次,每月投喂为6天。(2)药饵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将150~250g敌百虫碾成面用10kg凉水化后拌入50kg麦皮中,等半干后再把1.5kg食盐拌入,20分钟后即可投喂,连服3天。(3)土霉素或氟哌酸(诺氟沙星)20~30m g/kg鱼拌草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次。(4)每100kg饵料加入鱼用氟哌酸150g,护肝宝300g,维生素C 75g,将这三种药放入粘合剂中,用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拌入饲料中,搅拌均匀,并在阴凉处风干,然后投喂,因为维生素C遇高温分解,所以用凉水搅拌,不宜强光直晒。
4.粪肥消毒。粪肥施用前,先堆沤发酵半个月以上,再在每吨粪肥中加200g富氯消毒后使用。
5.食场消毒。每隔5天,用50g二溴海因、100g氯杀王加水溶解后,均匀泼洒于食场水面(注意未溶于水的生石灰不能投入,以草鱼当饵料摄食后致死)。
6.草料消毒。喂鱼草料除要鲜嫩、干净外,最好在喂鱼前用2%的食盐水或(或30m g/L百消净溶液)浸泡10-20分钟,再让鱼摄食。
四、治疗
堵塞鱼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治疗时外用药与内服药要结合使用,用药后2~3小时,恢复进水和排水。注意,在草鱼患“三病”较严重时忌用含氯药物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否则造成患病鱼的大量死亡。
1.外消药用量。(1B型灭虫精,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25g。
2.内服药用量。每100kg饲料添加大蒜素50~100g或土霉素100g。
3.使用方法。停喂2天,捞除残饲草渣,清洁食场,去除池边杂草。第二天清晨,全池泼洒B型灭虫精溶液。下午投喂内服药,用粘合剂将药物粘在事先准备好的青草或菜叶上,投入食场喂鱼。或者将药物拌入混合粉状饲料中,加入面粉搓成团状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连续投喂3天。药饵投喂结束后的第二天,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次。用上述药物治疗,一般3天后鱼停止死亡。
(通联:365111,福建省尤溪县台溪畜牧水产站电话:1505902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