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新品种商芝1306
2016-03-28吕树立孟丽娟
任 伟 吕树立 孟丽娟 张 弛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 476000)
芝麻新品种商芝1306
任伟吕树立孟丽娟张弛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 476000)
商芝1306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用郑芝98N09与商农1(农家种)杂交,经过系统选育,并通过南繁加代,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芝麻新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鉴定编号:豫品鉴芝2015013。适于在河南省芝麻产区种植。
1 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
1.1亲本来源郑芝98N0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白芝麻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鉴定。商农1是早熟、耐渍性好、油脂含量高的商丘农家品种。
1.2品种选育过程2005年以郑芝98N09为母本、商农1为父本通过杂交授粉配制组合,当年南繁种植,F0编号:06。2006年夏播选种圃发现分离出无绒毛植株(郑芝98N09多绒毛),成蒴103个的单株中选,F1编号:06-01。2007年进入株行圃,第3株行中选,F2编号:06-01-3,当年又从株行中选择3个优良单株海南加代,F3编号:06-01-3-2。2008年进行株行鉴定试验,第16株行中选,F4编号:06-01-3-2-16,同年海南加代,F5编号:06-01-3-2-16-0。2009参加品种鉴定试验,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但尚有分离,F6编号:06-01-3-2-16-0-0;同年冬季南繁加代又选优良单株11个。
2010年高代株系鉴定,其中F7编号:06-01-3-2-16-0-0-9中选,平均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3.2%。2011年、201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表现生物学性状稳定,耐渍、抗病性强,产量年份间增产稳定,每667m2平均产87.9kg、96.6kg,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7.7%、8.1%。2013年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平均产95.3kg,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6.9%。品比试验编号:1306。
2 品种特征特性
2.1性状特征夏播生育期平均90.9d,花期36.4d,属于中早熟品种。单秆,叶色浓绿,叶腋三花、白花,蒴果四棱,茎秆绿色无绒毛,成熟时蒴果轻裂,子粒纯白;平均株高164.5cm,腿高49.8cm,黄尖长9.4cm,果轴长105cm,单株结蒴96.3个,蒴粒数68.4粒,千粒重2.921g,单株粒重15.4g;粗脂肪含量58.52%,粗蛋白质含量18.40%;抗旱、耐渍、抗倒伏,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
2.2抗性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性鉴定结果:商芝1306平均枯萎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为1.32%和0.69;茎点枯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为3.07%和2.08,属抗病品种。
2.3品质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结果,粗脂肪含量58.52%,粗蛋白质含量18.40%。
3 产量表现
2014年河南省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9点汇总,每667m2平均产98.50kg,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0.31%,增产达显著水平,居试验第3位。2015年河南省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9点汇总,每667m2平均产89.54kg,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3.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年18点次,每667m2平均产94.02kg,较对照豫芝4号增产6.97%。
4 栽培技术要点
黄淮区5月20日至6月5日为最佳播期,最迟不宜超过6月15日。播种方式以等行或宽窄行条播为宜,可麦垄贴茬播种。适宜密度15万~18万株/hm2。春播或高肥水条件下夏播12万~15万株/hm2,夏直播15万~18万株/hm2。出苗1周后间苗,4叶期定苗。底肥每hm2施N15P15K15复合肥300~450kg,初花期追施尿素150kg。生育期间及时用农药防治害虫,喷施80%戊唑醇、58%甲霜灵锰锌、病毒A等预防病害发生。生育后期及时排涝、防旱。春播应在7月底进行小打顶,夏播则在立秋前后打顶,提高子粒饱满度。一般以植株下部3~5个果节微裂时开始收获为宜,收获后小捆架晒,以防霉变。
商丘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3032)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