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优质稻品种德优4727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6-03-28张廷兵李四清张永华
谭 锦 张廷兵 李四清 张永华 严 洪
(1重庆市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垫江 4083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泸州 640000)
杂交优质稻品种德优4727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谭锦1张廷兵1李四清1张永华1严洪2
(1重庆市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垫江 4083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泸州 640000)
德优472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德香074A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成恢727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19。该品种在垫江县示范种植2年来,表现出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大粒、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耐粗放栽培等特点。在本县作一季中稻,尤其是优质杂交中稻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8.4d,比对照Ⅱ优838长1.4d。株高113.7cm,穗长24.5cm,每667m2有效穗数14.9万穗,穗粒数160.0粒,结实率82.2%,千粒重32.0g。稻瘟病综合指数5.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和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中等。整精米率58.0%,长宽比2.8,垩白粒率20%,垩白度2.3%,胶稠度73mm,直链淀粉含量17.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2 种植表现
2.1生育期垫江县2014年示范种植,全生育期为159d,比Ⅱ优838长1d;2015年为158d,与大面积种植的其他杂交优质稻品种相近,同样便于机收。
2.2显著特点大粒 2014年示范种植,6个千粒重样本实测值为32g,与审定公告上的数据差不多;2015年推广种植,5个千粒重样本实测值平均为33.9g,最小33.2g,最大34.7g,比同年同地种植的C两优华占的24.3g高39.5%。
耐粗放栽培 主要表现在种植密度弹性大,耐稀植,省种省工。2014年本县桂阳办事处万安村6组高吴容种植了6亩德优4727种子,用种量2kg,每667m2用种量仅0.33kg;2015年和2016年,澄溪镇通集村2组唐海林种植4亩,用种量1.5kg,每667m2用种量仅0.375kg。该品种种子的千粒重本身就大,可想而知,其种植密度肯定不大。根据田间调查,一般每667m2种植5000~6000穴,还有不足5000穴的田块。
目前,在西南丘陵、半山区,机插秧比例小,手插秧仍是主要移栽方式,在劳动力少、年龄结构普遍偏大的状况得不到改变之前,水稻粗放栽培十分普遍。因此,耐粗放栽培的水稻品种一定会受到广大农民朋友青睐。德优4727就具备了耐粗放栽培的显著特点。
绿色健康 该品种对氮肥利用率高,少施氮肥也能获得高产。2年示范种植,一般每667m2施纯氮8kg,就能获得产量600~700kg。由于施氮量比较低,农药施用量少,产出的稻米绿色健康。
结实率高 2年种植均表现出结实率高,一般在90%~92%,最高达94%~95%。
2.3产量结构每667m2种植5000~6000穴,每穴上林20~25穗,有效穗数12万~14万穗,每穗粒数200~220粒,结实率90%~92%,千粒重32~34g,理论产量700~800kg,实际产量600~700kg。
2.4产量表现2014年在桂阳办事处万安村6组示范种植10余亩,每667m2实收产量650kg,高产田块达700kg以上。2015年在澄溪镇通集村2组百亩示范片,每667m2平均产656.8kg,比非示范区520.3kg增产26.2%,一些高产户、高产田块达700kg以上。同年大面积推广中,每667m2产量亦在600~700kg。2015年种植了该品种的农户,2016年除继续种植该品种外,还带动了很多未种过的农户购买种植该品种。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旱育秧3月上旬,湿润秧3月中旬播种。旱育秧每667m2净秧面播种25kg以内,湿润秧净秧面播种15kg,加强秧田期管理,培养足蘖多蘖壮秧。应适时早栽,旱育秧4月15-25日,湿润秧4月下旬移栽。每667m2植5000~7000穴,中上肥力田宜稀,中下肥力田宜密。拉绳移栽宜采取宽窄行,宽行40~45cm,窄行28~30cm,穴距27~30cm;随手移栽30~33cm2。每穴栽1~2粒谷秧苗。平衡施肥,每667m2施25%复合肥50kg作底肥,栽后7~10d施尿素4~5kg作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完熟期收割,缓慢晾晒稻谷。
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