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品种农大豆2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6-03-28李喜焕李文龙孔佑宾常文锁张彩英

中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单株种质

李喜焕 李文龙 孔佑宾 杜 汇 常文锁 张彩英

(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保定 071001)

大豆品种农大豆2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喜焕李文龙孔佑宾杜汇常文锁张彩英

(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保定 071001)

农大豆2号是河北农业大学利用中作01-03×中科7412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品种,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14002号。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本文介绍农大豆2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品种选育过程

农大豆2号是从中作01-03×中科7412杂交组合中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2006年7月,课题组利用新品系中作01-03与中科7412杂交,10月收获杂交荚,11月在海南基地鉴定杂交种。2007年6月在保定播种25个F2株行,秋季选择单株,考种脱粒后入选13株。2008年6月播种13个株行,秋季选单株,并室内考种,第5、9株行表现较好,分别入选10株左右;同年海南播种株行,入选5个株行。2009年夏季进行选择的同时,开展品系比较试验,第2、5株行表现较优,生长健壮,抗倒伏、活秆成熟、粒大、整齐,单收测产,编号HN456-62、HN456-65。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北保定、沧州、石家庄地区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超对照5.98%、8.91%,以HN456-65表现较优。2012-2013年提交新品系HN456-65参加河北省夏播组区域试验,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品种特征特性

2.1生育期与形态特征该品种生育期107d,有限结荚习性,卵圆叶,白花,灰色茸毛;株高71.4 cm,底荚高12.8 cm,主茎15.1节,有效分枝3.1个;单株有效荚42.4个,单荚粒数2.0个,百粒重26.9g,属大粒品种;子粒椭圆形,黄色种皮,褐色种脐,微有光泽;植株成熟不炸荚,落叶性和抗倒性较好。

2.2品质特征2013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农大豆2号粗蛋白质(干基)43.56%,粗脂肪(干基)18.57%。

2.3抗性表现2014年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鉴定:农大豆2号抗黄淮海生态区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病情指数12%)与SC7(病情指数6%),属于1级抗病品种。

3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达3198.15kg,比对照冀豆12增产5.46%,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2013年同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93.55kg,居19个参试品种第2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5.85kg,比对照增产4.1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每hm2产量为2816.85kg,较对照冀豆12增产1.91%。

2014年农大豆2号参加黄淮海生态区大豆多点鉴定试验,其中以西北组产量表现最优,在宁夏银川试点的产量达到5916.3kg/hm2,超出对照12.9%,位居32个参试品种产量第1位;在陕西延安试点产量达到3783.3kg,超出对照32.3%,位居产量第3位。

4 配套栽培技术

4.1适时播种,确保播种质量首先,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质良好、排灌方便、不重茬、不迎荐地块进行大豆播种。在播种前,应选择健康、饱满、无破碎、无病斑农大豆2号种子,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播种时间控制在6月10-25日,播种时保证足墒,并适当抢时早播,一播全苗,确保播种质量;播种深度在2~3 cm,行距为45~50 cm;播种前可每hm2施氮磷钾复合肥225kg或磷酸二铵150~225kg、硫酸钾75~150kg作种肥[1]。

4.2合理密度,协调好群体与单株关系待大豆植株出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留苗密度控制在18万~22万株/hm2,确保苗匀苗壮,注意协调单株和群体的发育关系,并结合当地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整密度,肥力高的地区密度可低些,肥力低的地区密度可高些。

4.3重视花荚期管理,减少落花落荚大豆品种进入始花期,每hm2追施尿素150kg、硫酸钾75kg;大豆生长到花荚期、鼓粒前期、中期与后期时,依据当地土壤墒情及降水情况,遇干旱年份浇水1~3次,减少落花落荚,保证荚粒饱满[1]。

4.4注意病虫害防治,确保高产优质大豆生长期间,注意防治花叶病毒病、胞囊线虫病、霜霉病、根腐病及细菌性斑点病等黄淮海地区常见病害;同时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造桥虫、点蜂缘蝽等常见大豆虫害,并结合治虫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1~3次[1-2]。

4.5保证适时收获,减少产量损失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豆茎秆呈现棕黄色,约有10%叶片尚未落尽,豆荚呈现品种固有颜色,手摇植株有轻微的响声时,可以进行人工收获[3];在大豆植株叶片基本落尽,子粒归圆时,可以进行机械收获[4]。

[1]盖钧镒,熊冬金,赵团结.中国大豆育种品种系谱与种质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耿臻,杨青春,舒文涛,等.高产大豆新品种周豆21号.中国种业,2014 (3):90

[3]马俊奎,任小俊,史宏,等.国审高产抗病大豆品种汾豆78选育.大豆科技,2014(4):52-53

[4]杨荣斌.极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北豆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大豆科技,2009(4):67-68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226309D-5)

张彩英

2016-04-28)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单株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秋播蚕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