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高粱新品种龙杂17机械化密植栽培技术

2016-03-28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中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底肥喷药高粱

王黎明 焦少杰 姜艳喜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早熟高粱新品种龙杂17机械化密植栽培技术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的主产区之一。由于高粱对干旱、水涝、盐碱和瘠薄等方面的多重抗性,而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尤其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北部无霜期短且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龙杂17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系KS35A为母本、HR686为父本配制而成。原代号为龙683,为适宜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的机械化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矮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于2015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进行登记推广,认定编号为:黑登记2015010。龙杂17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满足了该地区对极早熟、矮秆、适于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的需求。针对龙杂17的品种特性,对其机械化栽培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了研究,以发挥品种最大的增产潜能。

1 品种主要特点

龙杂17为早熟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80℃左右。株高108cm,穗长22cm,穗筒形,穗型上散下中紧。秆强,耐密植,种植密度达到30万株/hm2时不倒伏。子粒红褐色,含淀粉74.19%,单宁1.48%,为优质酿造型高粱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幼苗拱土能力较强,分蘖力较强,叶片窄小,不护脖,成熟后不易落粒,茎秆和子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栽培。2012-2013年进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627.1kg/hm2。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396.9kg/hm2。

2 密植方式

由于龙杂17株高矮,秆强、不倒伏,且叶片相对较小,株型适于密植,因此,近年来,在试验示范中进行了密植栽培试验,通过增加密度,发挥了群体增产潜能,增产显著。黑龙江省原有种植方式一般为垄距65cm,垄上单行播种。为增加种植密度,可采用以下增加行距及增加行数的方式进行密植。

2.1种植方式可采取以下3种不同于生产上规模种植的密植方式:(1)在原有垄距65cm、垄上单行播种的基础上,采用垄上双行的种植方式,2行间种植距离为12~15cm;(2)将65cm垄距增加至110cm垄距,垄上种植3行或4行,行间距离20~30cm;(3)将65cm垄距增加至130cm或140cm,垄上6行种植,行间距20cm。

2.2种植密度由生产上大面积的种植密度10万~12万株/hm2,增加至28万~30万株/hm2。

3 机械化栽培技术

3.1选茬整地高粱对前茬要求不严格,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均可作为前茬,但由于适宜龙杂17种植的地区有很多是大豆种植区,因此,当前茬为大豆时,要注意农药的残留情况。整地时,为保证土壤墒情,最好进行秋整地、秋起垄,耕翻深度达到30cm。春季返浆前镇压,并在播种前耢地以保证土壤平整、无大土块,为密植播种苗全、苗壮奠定基础。

3.2播种由于龙杂17的种植地区为黑龙江省早熟地区,春季温度较低,为防止粉子,不能过早播种,一般要在5月中下旬温度上升后,土壤5cm深度温度达到10℃以上后才能播种。根据龙杂17的千粒重和保苗株数,具体考虑发芽率及土壤整地情况,一般情况下的播种量为10~12kg/hm2。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后要及时镇压。

3.3化学除草高粱的化学除草一般在播种后出苗前或出苗后2个时期。由于出苗后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比出苗前更慎重,且在药量使用和用药时期上更严格,一般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喷药。可选择的除草剂成分有阿特拉津、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及2,4-D丁酯等,含有相关成分的除草剂为莠去津、都尔、金都尔及2,4-D丁酯等。每hm2具体使用剂量为:莠去津(38%悬浮液)3.75L、都尔或金都尔(72%乳油)1.5~2.25L、2,4-D丁酯(72%乳油)0.75~1.5L。混合使用2种以上药剂时,应按比例减少药量。

3.4病虫害防治发生于高粱上的病虫害有很多,但在龙杂17的主栽区,主要的病虫害为丝黑穗病、粘虫及蚜虫,生产中要针对这几种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

丝黑穗病 种植面积较小时,可采用催芽的方法,以缩短种子在土壤中的萌发时间,减少侵染机会。另外,可采用拌种霜等药剂进行拌种,将40%的可湿性粉剂按0.3%加水后拌种。粘虫 一般在6-7月发生,当叶片被连片咬食且虫龄在3龄前时要及时喷药。可将2.5%的溴氢菊酯加水稀释至1000~1500倍后用机械或人工喷洒。稀释时,最好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再加到最终浓度混匀,以使稀释后的药剂浓度均匀一致。蚜虫 在7月中下旬后,要注意蚜虫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生蚜虫,要在扩散前及时喷药。

3.5施肥共进行2次施肥。第1次为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底肥,第2次为拔节前追肥。底肥可用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每hm2用量为200kg左右,可同时施入钾肥30~40kg。如果施入底肥和播种同时进行,要注意不要将种子与肥料接触,以免影响出苗。追肥可在蹚2遍地的同时施入尿素,每hm2用量为150~200kg。

3.6收获在对龙杂17进行机械化收获时,需在下霜后茎秆水分含量较低、子粒脱水至20%以下再收获,可保证脱粒后的含水量达到要求,并保证脱粒质量。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07B02-0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06-01-04)

2016-05-12)

猜你喜欢

底肥喷药高粱
我终于认识高粱了
高粱名称考释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高粱红了
果树喷药巧时期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某农用型无人直升机喷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夏季喷施农药有四忌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