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榜样的力量到典型报道——浅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编辑方针

2016-03-28刘芹芹

传播与版权 2016年8期
关键词:办报方针党刊

刘芹芹

从榜样的力量到典型报道——浅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编辑方针

刘芹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经典理论家几乎都长期从事过新闻报刊活动,不仅积累了丰硕的办报经验,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别具一格的编辑方针。结合文献研究法与历史分析法,重点选取列宁和毛泽东两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典型代表人物,对他们新闻思想中的党报党刊思想进行整理与分析,进而透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编辑方针,以达到史鉴未来的目的。

列宁;毛泽东;编辑方针;党性

[作者]刘芹芹,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编辑方针具体指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政策、法律及准则,是用于指导编辑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原则与思想。党报党刊的编辑思想是对其编辑方针的一种具体、真实的呈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编辑方针,是该政党所有成员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晶。在列宁的新闻事业中,他的新闻思想主要集中在党报党刊上,其主要观点有党报要坚持党性原则、公开报道原则、“榜样的力量”原则等,都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毛泽东的党报党刊思想不仅继承了前辈新闻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还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拓展,就此他提出了政治家办报原则、群众办报原则、典型报道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等一系列经典理论。

二、列宁党报党刊的编辑方针

(一)党性原则

列宁于1894年首次提出党性概念,他指出党报党刊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火星报》创刊不久,他就指出《火星报》的办报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方针,它既严肃又明确,且不是鱼龙混杂的观点的随意堆积。对党报党刊应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概念,是列宁借助文章《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提出的,并做了非常系统的论述。如他把“新闻写作事业”形象生动地比喻为社会民主主义这一“机器”里必不可少的“螺丝钉”与“齿轮”,强调了党性原则的重要性。列宁党报党刊编辑方针中的党性原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延续与发展,也是后来诞生的无数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指明灯。

(二)报纸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1901年列宁明确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与此同时,他还把党报生动形象地比喻为“脚手架”,即无产阶级革命者需要借助这一“脚手架”来完成革命建设的重任。除此之外,列宁还提出了闻名遐迩的“灌输理论”,即党报应该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灌输”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把流水引到需要水分的地方;二是输送知识和思想等。列宁之所以运用“灌输”这一词语,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工人阶级虽然可以产生工联主义,可以用罢工等工人运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他们的社会民主主义意识淡薄甚至没有,这点引起了他的关注与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提出了著名的“灌输理论”,即共产主义政党的相关理论需要竭尽全力地从外部灌输进去。

(三)报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国家才能真正富裕起来,国家的综合实力才会得到增强,才能在世界上尤为复杂的格局中站稳脚跟。对于这一点,列宁很早就有了强烈意识。他十分重视经济建设,无论在什么情形下,他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当中。他曾指出报刊应该少报道政治活动,不能超过整个版面的四分之一,也要少报道领导人物,应将大量的篇幅用来报道经济建设和平凡、真实的群众活动。他倡导将报刊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主要用来谈经济而非谈政治新闻,要通过各种鲜活的经济实例来对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开展经济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报刊应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是列宁基于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出的反思与拓展。

(四)“榜样的力量”和设立“黑榜”的原则

纵观历史,设立榜样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建设新生活的热情;而设立黑榜则能够揭示人们出现的各种错误,给予批评、警示和引导。在列宁的党报党刊编辑方针中,报刊就应该树立好公社的模范与榜样,突出好的典型形象,引领其他公社向典型学习,从而带动积极的生产发展,引导社会舆论顺利良好地进行。同时列宁也指出,报刊在设立榜样的时候,也应该开创黑榜,用于揭露黑暗的社会现象和不良典型,不仅可以给坏的典型以严重的批评,还可以让人们去思考和改进一些东西,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列宁还认为报刊没有深刻地批评落后,必须在报刊上设立“黑榜”,以便达到批评落后、弘扬先进的目的。

(五)公开报道原则

列宁极力倡导党报党刊应该坚持公开报道的原则,而“公开报道”的提出是以“商业秘密”为反面观点。他指出:“公开报道是对于报刊的发展的一种崭新的突破,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群众的参与。”列宁认为,报刊不应该将公社内部的经济状况看作“商业秘密”而隐藏起来,应该大胆地将其公布于众,且这些事情也不是一些所谓的私事或者小事,而是国家大事,群众具有知晓的权力,群众也可以公开评判报道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从而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促进发展。总之,列宁认为党报坚持公开报道原则,不仅可以使群众看到当前整个国家的生产状况,确定自己的位置,还可以促使公社与公社之间更加和谐融洽的发展,共同学习分享最新经济成果,共同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飞速发展。

三、毛泽东党报党刊的编辑方针

(一)党性原则

同列宁一样,毛泽东也认为党性原则是党报党刊工作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且一份党报只有增强了党性,才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完完全全的党报。他认为,报刊应该绝对服从国家党委的领导,要严格遵循党的宣传方针,用党中央的政策精神,检查和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同时还要把握好党报的宣传基调。他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意在强调党报要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策,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只有这样,党报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才能切实地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他还强调,党报工作者们在严格遵循党性原则时,首先需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即无产阶级的立场;其次要避免因闹独立而出现的各种错误倾向,要用党的政策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党报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

毛泽东指出:“党报对于党的工作、对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他不仅同时提出了党报的这五大作用,而且力图将这五大作用同时发动起来。南宁会议后,全国的大跃进思想蠢蠢欲动。《人民日报》率先根据南宁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发表了若干篇社论,引起其他党报党刊的纷纷效仿,而此时此刻的《人民日报》在宣传上具有严重的“左倾”思想,后果不堪设想。当然,毛泽东提出的党报党刊的五大作用,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和缺陷,相反总结的非常具体全面,几乎指出了党报党刊的所有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强调这五个作用时,其作用效果将会过度膨胀,超过最大限度,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最终酿成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的恶果,它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众所周知的,我们需引以为鉴。

(三)政治家办报原则

《人民日报》因没有及时有效地响应和宣传毛泽东分别于1957年2月和3月发表的两个重要讲话精神,从而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同时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也在这一时期被正式提出。1959年毛泽东与吴冷西进行了一次深刻谈话,谈话中严厉批评书生在新闻工作中往往表现出言不及义、抓不住要害的问题,具有严重的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倾向,等于“死人办报”,要坚决反对并抵制这种现象的蔓延,提倡“政治家办报”原则。他强调,由于党报具有及时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作用,所以报纸在正式出版前,应先经过一个懂政治的同志的仔细检查与审核,其中的错误观点得到更正后方可出版。他还指出,报纸要加强对方针政策的讨论,其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原则

毛泽东于1944年首次提出“全党办报”的工作原则,后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与更新,于1948年再次提出“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的工作原则。他指出办报不是依靠少部分新闻工作者“关起门”来办,而应将底层的人民群众充分动员起来,实施群众办报、全党办报、大家一起办报的原则,不仅增强了党性,还体现了群众性,使报纸起到教育群众的作用。但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大多数报社往往忽视了所谓的群众路线,并没有真正做到依靠群众来办报,这一点有待改善与加强。毛泽东不仅首次提出并明确解释了“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的工作原则,还亲自指导实践这一原则,将理论运用于现实,这种依靠群众办报的报刊思想和工作经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值得后辈学习。

(五)典型报道原则

典型报道原则的原型来自于列宁榜样的力量原则,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开始受到重视,在党报党刊上独树一帜,后在《解放日报》改版中,担当起党报指导工作的一种独特方式。《解放日报》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发表《致读者》,率先提出党报应多刊载底层群众的英雄事迹,号召新闻改革。随后将底层英雄人物吴满有的劳动模范事迹于头版头条刊登出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开中国典型报道之首例,这一报道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向吴满有学习,得到了很好的报道效果。后来《解放日报》又发表了3000多篇此类报道,如赵占魁、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一时间其他各报纸纷纷效仿。解放后到大跃进前夕,毛泽东非常重视典型报道,将其视为指导党的工作和宣扬某种风尚的一种有利方式,这一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达到鼎盛。

(六)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毛泽东的经典语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至今仍被沿用,对中国新闻界产生很大影响。他认为所谓的调查研究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要努力去挖掘事物内部的逻辑联系、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事物最原始、最真实的一面。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他着重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普通的人都应该做到“讲真话”。他认为只有真正做了调查研究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讲出真实可靠的话语。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严厉批评了那些没有经过调查和研究就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的“宣传家”。他还强调记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凡事先调查清楚事实真相,认真思考后再发表个人见解,绝不能人云亦云。

四、结语

通过对列宁和毛泽东党报编辑方针的梳理可知,他们的党报党刊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拓展,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引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研究列宁、毛泽东的党报党刊思想,领悟其理论精华,对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依旧存在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窦其文.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

[4]朱杰.空间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办报方针党刊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
试论公益活动对办报的促进作用——以《老年日报》为例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论抗战时期《新民报》(重庆版)办报思想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