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养殖奏响致富乐章

2016-03-28冉祥春

农业知识 2016年35期
关键词:鹅蛋白鹅运河

生财有道

林下养殖奏响致富乐章

夏日映照下的运河大堤生机勃勃,一群白鹅排成整齐的长队正在树林下“漫步”,这是日前笔者在山东省夏津县郑保屯镇北口村生态养殖场看到的一幕。走进养殖场,笔者见到了负责人朱丰强。朱丰强是郑保屯镇北口村人,2010年开始从事蛋鹅养殖,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如今的养殖场占地近1公顷,饲养白鹅3500只,日产鹅蛋3000余枚,他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鹅司令”。

谈到养殖场的选址,朱丰强介绍,北口村生态养殖场紧靠运河大堤,附近人口稀少,不会给村民带来生活困扰。更重要的是,此处紧邻运河及防护林带,为白鹅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树荫以及杂草饲料,白鹅产生的粪便也可以为林木生长提供肥料,这样就形成了林养互补的生态循环链。

笔者捡起一枚刚下的鹅蛋,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足有250克重。“一只鹅蛋平均可以卖八块钱,除去成本,每天可以收益5000多元。”朱丰强笑着说。然而,创业初期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销路不稳定,养殖场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曾经多次出现鹅蛋滞销的情况。有一次,朱丰强亲手扔掉了3000多只变质鹅蛋。他先后往来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十几次,终于与江苏的一家大型孵化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彻底解决了鹅蛋的销路问题。2015年10月,朱丰强带着他的生态鹅蛋入驻夏津特色产品展示馆。今年,他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在淘宝、京东商城注册了网店,还学会了利用微信平台销售,成为了一名“微商”。

“我们依托良好的水利和林木资源,瞄准生态保护与效益提升并行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郑保屯镇党委书记刘永强说。据了解,郑保屯镇先后在运河社区、杨庄社区扶持了10余户养鹅专业户,共养殖白鹅3万多只。该镇还协助养殖大户成立生态养殖合作社,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管理模式,引领众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冉祥春 夏津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253200)

猜你喜欢

鹅蛋白鹅运河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大白鹅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一只大白鹅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白鹅写生记
斗 蛋
麻雀下鹅蛋——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