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2016-03-28王博,孙舰
王 博,孙 舰
(西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王 博,孙 舰
(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贫困现象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所在,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尤为凸出。目前中国处于人口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期,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给中国扶贫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面临严重贫困问题的农村地区应该在经济转型期调整反贫困战略,以适应人口结构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冲击,使反贫困工作能够在高效率的轨迹上运行。
[关键词]经济转型;农村;反贫困;战略调整
一、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经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人口结构转换,在发展战略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调整反贫困战略,改进扶贫攻坚的措施和手段,实现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通过全方位的区域发展、人口进步、生态修复,使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方位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彻底摆脱贫困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中国的人口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已经进入全面的结构转型、人口转变和发展战略调整期,发展背景的变化和国家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反贫困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相应调整。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是动态变化的,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的性质和原因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由区域性、整体性、长期性、生计性向个体性、自然灾害性、人力资本性、发展性等转变。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反贫困着力点的进一步调整,因此农村地区反贫困战略在新的形势、新的背景下的转换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国内对贫困成因的研究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人力资本、制度等不同层面展开的。大量研究认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匾乏或单一的自然资源、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生态脆弱是导致贫困的根源[1]。其次,更多的学者将人力资本引入致贫原因分析的范畴,共同认为营养、健康、教育、就业对农民摆脱贫困束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第三,从制度层面分析贫困的根源。大量研究认为城乡分割的体制与相关制度制约了农民致富[3]。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反贫困战略的研究,但针对性的反贫困战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于90年代末。中国实施的反贫困战略首先以促进区域发展为着力点,旨在通过区域发展解决整体性贫困问题,扶贫开发是主旋律。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扶贫开发战略的研究越来越丰富,随着贫困性质的变化,部分学者强调扶贫开发应该更加突出区域瞄准、村庄瞄准和瞄准个体[4];也有学者认为反贫困战略要综合考虑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的综合因素;檀学文、李成贵(2010)等学者倡导需要将各种原因导致的脆弱性纳入到贫困概念和减贫战略中,以提高农民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减少返贫率[5];也有学者提出当前中国反贫困战略需要实现由面到点、由开发式向发展式、扶贫主体由线型向网络式的三大转型。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经济结构转变,农村地区反贫困战略的调整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刘小氓(2015)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低保制度反贫困效果进行研究发现,适当提高农村地区低保资金支持力度,对民族地区反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部分学者还从空间角度考虑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认为农村地区的空间贫困以“地理资本”为基础,自然改造已经接近上限,社会空间时空转化的限度则更为宽广。[6]在贫困空间作用机制之下,改变经济、文化城乡间的相对差异,可以有效摆脱贫困黏性,将贫困居民从原生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突破简单改变依附自然、受限于自然的困局,释放贫困地区的人口压力,解决人地矛盾,解决生态陷阱。
总体来看,中国关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逐渐规范,但局限于研究对象空间分布的区域性、动态性和资料获取的困难性,相关的实证研究依然十分有限,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全方位变动背景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关于贫困性质、根源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现象描述阶段,缺乏对本质性问题的探讨,该领域不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角,都需要进一步拓展。
二、经济转型与农村地区贫困
贫困问题作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难题,一直以来倍受经济学家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是影响中国全面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消除和缓解农村地区贫困,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当前中国反贫困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当前,中国处于人口转变、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特殊转变时期。面对当前特殊的经济背景,笔者认为想要做好中国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使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得到进一步的缓解,需要搞清楚人口转变、结构转型与农村地区反贫困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 人口转变与农村地区贫困
人是社会扶贫工作的主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扶贫活动与人口发展密不可分。人口发展对贫困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将是选择扶贫战略的主要依据之一。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唐宋时期中国人口超过1亿,在20世纪初人口达到4亿、中期人口已经达到了5.8亿。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快速增长,学者们一致认为是由小农为本的治国方略、遗产制度、低收入均衡陷阱等原因所造成。总地来说,造成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包括了历史、经济、文化等,随着中国工业化序幕的拉开,这一特征才逐渐消失,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口出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新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新中国成了初期被确立,这一战略是在考虑到国内资本极度短缺、劳动力相对富裕的基本情况下提出。这种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截然不同的特殊工业化道路,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人口演变。这种人口演变,带来中国人口结构的断层、老龄化问题、劳动力流动等社会现象,并且对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给农村地区的贫困和反贫困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红利功不可没,农村地区在改革开放30年能够在反贫困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人口红利也是重要的因素。伴随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中国将面临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农村地区劳动力萎缩,劳动力的匮乏势必会给农村的贫困问题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在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富余对于一个家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劳动力作为生产环节中最主要的一环,其缺少将会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生产活动产生阻碍,这种阻碍最终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就是贫困现象的加深。其次,中国人口转变,带来了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和老龄化问题的加深。老龄化问题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尤为严重,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对农村地区而言,意味着低生产率和抗贫困风险能力差,这就说明农村地区贫困的脆弱性问题将会日益突出。最后,人口结构转变,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引起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短缺。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地区长期发展、摆脱贫困束缚的重要因素。
(二)结构转型与农村地区贫困
结构转型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这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直接关系。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演变。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开始优化,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值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保持稳中有升,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9.2∶42.6∶48.2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演进。[7]借助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转化模式”中国已经开始全面进入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到达工业化中后期。考虑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还很大,就业结构需要进一步提高,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初步可以断定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中部和西部地区还处于中期过渡阶段。工业化程度的变化标志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发育与城市化水平来判断。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是70.5∶17.3∶12.2,到达2000年时为50.5∶22.5∶2.5,2014年为29.5∶29.9∶40.6,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渐上升。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吸纳了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生产,使得更多的人口向城市、小城镇转移,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向一元化迈进,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2014年为54.7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与发育,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结构转型对于农村地区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以及城镇化水平来表现的。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和演进状态,依据钱纳里的标准中国目前已经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同时,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不等,这是也是造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不均以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和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严重的主要成因之一。就产业结构转型本身而言,其对农村地区的贫困影响首先是通过影响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动来影响农村地区的贫困的。中国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由于技术水平不成熟以及产业链条落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没有太高要求,一般农村的普通拉动力都可以胜任,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对农村低级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要求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才会被需求,而人力资本并非短期可以形成,这就会形成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断层。这种断层势必会成为中国农村地区发展和脱贫的阻碍因素。如果说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讨论,那么产业结构的转型就是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考虑的。人口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会波及农村地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地区脱贫工作和反贫困战略实施的效果。
三、农村地区贫困原因
贫困问题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独立的个人问题。由于家庭生活资料的共享性,一个家庭成员由于疾病或者自然灾害的冲击而陷入贫困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陷入贫困之中。从家角度来看,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是家庭陷入贫困的最直接原因,这些资源包括收入、社会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等。在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社会里,收入的短缺是构成贫困的直接原因,对于一个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村家庭来说,缺少高素质的劳动力是造成其收入短缺的直接成因,收入的减少意味着整个家庭将会陷入贫困。下面是从家庭层面对中国农村贫困原因进行分析。
(一)农业依赖与自然条件约束
1.农业依赖的影响。农村地区贫困的成因之一就是对农业的依赖性很强,而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量资料表明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结构比较单一,对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依赖程度显著的高于其他农村人口。[8]尽管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均种植业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种植业收入,但种植业却是贫困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而由于一些地方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恶劣,生产资源匮乏以及个体方面原因,他们的种植业生产率和收入特别低,这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另外,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使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其他行业,造成非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但是,对于贫困人口来说,从农业向非农业领域转移总是面对着更大的困难。由于,农业收入远远低于非农业,因此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缓慢是导致贫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2.市场波动的影响。农村贫困人口不仅向非农业转移速度慢,而且他们的市场参与程度也相当低,特别是在粮食、油料、蔬菜这些基本农产品方面。绝对贫困人口生产的农产品多半是用于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自身消费,而这些形态的实物收入占了他们收入的主要部分。他们生活中所有必须支付现金的基本消费需求,如医疗、教育和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只能依赖于其产品的少量剩余部分来满足。除了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食品以外,其他基本生活消费品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或者靠借债支撑。由于对农业具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和价格波动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使之处在缺乏保障和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一旦农产品对非农产品的比价条件恶化,或者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产出低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就出现明显的恶化。
3.地理和自然资源条件约束。农业产出水平和生产率直接受到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根据中国统计局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如果再按照地形对贫困人口分类,则5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其中,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是贫困的高发区。西部省份贫困发生率高于东部地区的格局基本不会改变,这主要是这些地区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的。经济地理因素比单纯的地理因素更重要,这是因为离城市较近的地区或者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的发展都会对一个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产生带动效应。发展中的城市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市场、就业机会、融资渠道以及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和机会对农村减贫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包括了交通因素的,因为地理条件差异对收入和减贫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交通不便造成的,并且这些地理因素在短期或者中期内人力是无法改变或难以改变。
4.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在农村诸多基础设施中,交通和电是最值得关注的,交通不便和不通电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些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贫困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严重影响着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是阻碍当地居民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推进公路、电网、电话和广播电视的建设,促进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信息流,将是改变贫困地区基本状况、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此外,对于缺乏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地区,扩大饮水工程和水利灌溉建设的范围,也将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本制约
1.教育与贫困的关系。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力资本得以形成的主要路径,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和前提。大量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匮乏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弱势群体陷入贫困的根本所在。所以,教育投资对于反贫困来说有着长远的意义。贫困往往是造成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低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由于贫困家庭无力支付教育所需要的费用,造成贫困家庭的子女更加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这种影响是不断传递的。教育不足的贫困家庭子女进入市场后,由于自身较低的教育水平又制约着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工作的机会,相对于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者,他们更容易陷入贫困的陷阱之中。因此,教育水平与贫困之间存在着一条恶性的循环链条,即 “低水平教育→贫困→低水平教育”一旦这种恶性循环形成,就会造成贫困陷阱,导致贫困在好几辈人之间传递和延续,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2.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收入的影响。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减少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其中农业人口市民化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途径。由于较低水平的教育使其缺乏职业技能优势所造成的人力资本短缺,严重地阻碍着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的转移。就目前为止,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的劳动者仍然以教育程度较高的强壮年为主。尽管妨碍中年以上劳动力转移的还有其他因素,但教育程度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教育不仅对劳动力从农业生产向非农业生产和城市转移有影响,而且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收入也有显著影响。教育程度过低的农业劳动者很难把握正确的施肥、防病灾虫、良种应用等方面的农业技术以及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而直接导致低收入的现象。所以,由于教育水平低下造成的人力资本短缺,严重的制约着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以及低收入的现象的长期存在。
3.义务教育与贫困的代际传递。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不仅关系着农村居民的就业和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还关系到农村下一代人走出贫困的问题。低水平的教育是造成贫困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由于沉重的教育负担,贫困会在不同的代际之间进行持续的传递和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家庭的贫困不仅对受教育机会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受教育的质量,由于低收入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使其子女受教育不足,同时由于家庭收入水平低下,投资在子女身上的受教育时间和资金较少,直接导致了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质量的低下。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村地区的潜在劳动力可以接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使他们摆脱贫困,走出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
4.劳动力健康与贫困。劳动力的健康水平与人力资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贫困发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农村地区由于疾病、伤残、年老等原因而造成的人力资本的短缺,是相当一部分家庭陷入贫困之中。随着世界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劳动力健康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面临的的一个重要问题,健康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发展,是人力资本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人口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对于农村地区反贫困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刘远立等人(2002)通过对1988年国家卫生部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疾病是导致农村人口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认为在农村地区建立良好的医疗保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9]。只有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健康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农村人口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使其走出贫困,脱离贫困的束缚和约束。
(三)公共服务约束
1.医疗教育服务与贫困。我国的贫困识别是以收入为主要标注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农户无论按照人均收入还是按照人均消费水平衡量,都不能列为贫困人口,但事实上却处于贫困状态。这是因为他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为维持自身生存和能力发展的必要成本过高,因而严重的压缩了另一部分维持生存的必要生活支出。长期以来,由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中国采用的农村贫困线,是一个以维持最低食品生存需要为基本考虑、适当兼顾其他基本消费需要而制定的贫困线,这个贫困线虽然每年根据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但并未针对医疗和教育的大幅度攀升、生活必需品支出急剧增加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也就是说,在不发生大量医疗和教育支出的情况下,人均收入超过贫困线的农户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由于教育医疗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家庭的经常性开支而且费用在不断上涨,导致贫困线以下农户入不敷出,严重加剧了他们的贫困,导致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不能及时就医治病和子女失学。同时也是一部分贫困线以上的农户实际上陷入贫困状态。农村地区面临医疗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不断改革,是造成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原因,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价格大幅上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在长期处于空白,另外,农村居民面临医疗负担过重的问题,除了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之外,医疗市场的扭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药品审批和流通环节极为混乱医药品价格严重偏离市场正常状态,同时由于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这都无疑增加了交易成本。
2.制度缺陷与贫困。制度的缺陷包括了制度改革过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转制导致了大量的职工下岗,给城市的贫困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的贫困。另外,除了公共医疗与教育服务外,广义的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行政管理和公安司法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对与反贫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由于农村制度环境的不良造成的贫困在农村地区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主要包括了土地征用补偿太少、税费上缴负担重、工资被拖欠、财产被抢被盗或受到欺诈等。在农村因土地征用补偿太少造成贫困的发生率在不断地增加,对于许多农户来说,土地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失去土地就意味着收入的断源,这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对农民征地合理补偿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是一个国务院三令五声解决的问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然时有发生,这也是造成农民工贫困的制度缺陷之一。农业税的取消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税负,近年来由于税负过重致贫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基本不存在,这说明取消农业税已经给农村地区减贫带来了显著地实效。虽然财产被盗被抢劫或者受到欺诈致贫,不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但也说明农村治安环境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农村治安防范,改善农村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减少农村犯罪和社会冲突。这些方面都是制度缺陷的重要体现,有待改进。
四、农村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中国人口转变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刘易斯转折点、农民市民化、城乡二元经济、中等收入陷阱、未富先老等问题的大经济背景,针对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的多层次性、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差、弱势群体贫困突出、贫困代际传递以贫困人口向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集中的新特征,今后在反贫困战略的选择上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目前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一) 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农户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性较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这就使得外部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灾害问题。遇到自然灾害年份农村地区的返贫率会明显提高,原来本是非贫困人口的人因为灾害成为贫困人口。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对农村地区反贫困稳定性影响很大,通过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减少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以产业扶贫为主要途径,通过引入和鼓励一些非农产业或者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的农产品产业在农村地区扎根发展来减轻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提高农户的稳定收入,对经济转型期农村地区反贫困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本
中国目前处于人口转变期和结构转型期,伴随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人口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将是阻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才能补偿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空缺和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是近些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人力资本低下现象,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地区整体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可以缓解中国未来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同时减轻农村地区由于人力资本短缺造成的贫困问题,有效地隔绝代际贫困的传递。
(三)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力度
造成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特征的演变,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面对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的新特征和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出现的人口转变和结构转型的新趋势,在今后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中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投资力度,克服由于低社会服务水平造成的贫困。
(四)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农村地区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和完善,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深,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会进一步地突出,近些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地涌向城镇,“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地区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伴随中国人口整体结构的老龄化,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地加深。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轻这些弱势群体的贫困程度,同时也可减轻由于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返贫。
[参考文献]
[1]汪三贵.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J].经济地理,1992,(3):39-42.
[2]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3,(1):3-12.
[3]黄少安.制约农民致富的制度分析[J].学术月刊,2003,(6):96-102.
[4]都阳、蔡昉.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J].中国农村观察,2005,(5):2-9.
[5]檀学文,李成贵.贫困的经济脆弱性与减贫战略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10,(5):85-96.
[6]张丽君,董益铭.西部民族地区空间贫困陷阱分析[J].民族研究,2015,(1): 25-35.
[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 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
[8]张兵.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发展轨迹及其趋向[J].理论学刊,2008,(4):46-49.
[9]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因病致贫与农材健康保障[J].中国卫生经济,2002,(5):11-14.
[责任编辑:安锦]
Study on Rural Anti-poverty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WANG Bo,SUN Jian
(School of Busines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Poverty phenomeno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rural areas.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brough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serious problem of poverty in rural areas should be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adjustment of anti-poverty strateg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i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 anti-poverty work can run on the efficient path.
Key words:economic transition; rural; anti-poverty; strategic adjustment
[收稿日期]2016-01-17
[作者简介]王博(1989-)男,甘肃镇原人,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助教,硕士,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16)03-0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