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自信:构建“成都学”的几点思考
2016-03-28何一民
●何一民
文化自觉与自信:构建“成都学”的几点思考
●何一民
成都学就是以成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目前众多的以单体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地方学中,成都学是一个广泛受人关注的学科。成都学具备构建学科的基础条件,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背景下,构建成都学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随着中国的崛起,成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成都特色的“成都学”,体现了成都人的改革开放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成都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学;新兴学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重要城市相继提出构建城市地方学的设想,最早是上海的学者提出构建“上海学”,其后北京的学者也提出构建“北京学”。20多年来,相继有十余个城市都提出要构建以自身城市为主要的“学”,如温州学、西安学、香港学、澳门学、南京学、武汉学、成都学、兰州学等。
成都提出构建成都学有其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在悠久的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气质和城市文化。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开展,成都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一个城市要快速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地发展,需要有特定的文化支撑,要有属于成都城市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说。在新的时期,随着成都城市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和更新,构建成都学已经不再只是一种设想,而是如何实践的问题。
但正如其他任何一个城市要构建其“学”都会面临的一些相同问题,构建成都学也需要对一些相同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即什么是成都学?成都学的内涵是什么?另外,还会有人提出:已经有了成都历史研究、成都志研究,为什么还要构建成都学。目前不仅一般成都市民、干部,甚至也有相当部分知识界人士对成都学这一概念还普遍感到陌生,对于什么是成都学也表示怀疑,即使是部分对成都问题有所研究的学者,也对于成都学的基本概念、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完全清晰。因此需要对成都学的基础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讨,以便为成都学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方向,搭建平台。
1.要回答成都学是从何而来,就要充分说明成都学并不是几个学人凭空想出来的,并不是一种概念炒作,而是应充分说明成都学的构建是成都城市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需要,是对成都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升华。
2.要回答成都学是什么,就要从成都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性质和特征等方面加以阐述,让人们对成都学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在深入认识成都学的基础上,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出研究思路和规划,探索成都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3.以往对成都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是分学科进行的,各自为阵,而成都学研究则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作为一门“学”,就需要将自在的研究上升到自觉的学科建设高度,从而促进研究资源的整合、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创新,强化成都问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提升成都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加强成都问题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成都问题研究的效率,为成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智力支撑。
对以上相关问题,本文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成都学和构建成都学的条件
何谓成都学?简单地讲就是以成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成都学并不是包罗万象,并不是所有涉及成都的研究都可称“学”。成都学作为城市地方学的分支,是其他学科都不能取代的,因而成都学应该作为一门学科来探索和构建。目前世界城市数量甚多,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可以建“学”,按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条件来看,能够建“学”的城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而这些条件成都均已具备。
首先,要构建“某某学”的城市必须是历史悠久,并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力,而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城市。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文明载体的城市兴起早,数量多,不少城市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贡献。成都即是这样的城市。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是中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成都有着4500多年的城市文明史,数千年来,成都城市的历史未曾中断,其发展阶段明晰,文化遗产丰富,这一点是公认的。几千年来,以成都城市为中心,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蜀文化体系。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学在全国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其名师大家辈出。
其次,可以构建“某某学”的城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应该是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如果过去或现在都一直默默无闻,这类城市是没可能构建城市“学”,即使努力也不能产生多大影响和作用。
成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文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成都地区就有人类的活动,商代周时期,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就很突出。开明王朝在成都建立都城,其城址就再也未发生转移。先秦时期,成都与中原地区和云南、缅甸等都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与长江中下游也有着直接的联系。秦并巴蜀后,在今成都地区设置蜀郡,以成都为蜀郡治所,并仿咸阳制重建成都城。此后,成都一直是巴蜀地区的政治中心,并成为多个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自先秦时期,成都的经济就较为发达,2000多年间一直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内对外交流的枢纽,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南北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
新中国建立以来,成都更是获得新的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成就都居于中国副省级城市前列。近年来,成都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现实相辉互映,城市竞争力也不断加强,因而成都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来构建成都学。
第三,要准备构建“某某学”的城市应该是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积累。成都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料,有关成都的研究也广泛引人关注。不仅历史上有关成都的文献记载和研究非常丰硕,而且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成都的研究更是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不仅成立了若干直接研究成都的机构,而且大力支持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如成都社科院和成都教研研究所、成都博物院的建立,不仅形成了专门研究成都的学术机构,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成都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有关成都的考古、历史、文学、艺术、建筑、规划、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论文、著作更是如雨后春笋。据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截至2016年1月21日,仅论文篇名涉及成都二字的学术论文就达232252篇;另据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统计,以成都作为书名可以查询的图书就有359本;此外还有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等并未收录在内。而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为构建成都学准备了基本的学理条件。
第四,要构建“某某学”的城市还需要有一批专门从事该学科的研究者。成都科研机构众多,除了成都市社科院、成都市教研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博物院等市一级的研究单位外,还有数量甚多的中央和省直属研究单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者都参与成都各方面的研究。成都是中国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高校云集,主要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工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等56所部属、省属和民办高校,其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都是全国著名大学。以上各大学都设置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机构与成都直接或间接相关,有一批专家学者对成都进行不同学科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国外的学者也对成都研究十分关注,有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已有的关于成都的研究成果和专家队伍便是成都学学科建立的基础,也是进一步研究成都的起点。
第五,所在城市的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条件。李瑞环同志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曾多次讲到,城市研究离开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就是瞎研究,束之高阁,成为无用的东西。
当前,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及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都十分强调成都快速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地发展,文化建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都方式”作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探索也正受到关注,因而加强对成都的研究更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有了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构建成都学就有了基本的保障,这也是北京学和上海学能够得以兴起,而武汉学和南京学正在崛起的重要经验,同时也是部分城市虽然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但至今仍然举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二、构建成都学的重要意义
成都市提出构建成都学,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随着中国的崛起,成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成都特色的成都学,体现了成都人的改革开放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成都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构建成都学对于保护、继承、延续、弘扬成都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出现趋同的现象,西方经济强国在输出经济的同时,也输出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竞争力;而没有特色的文化也同样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立足本土的、历史的文化发掘和研究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一些世界主要城市开始对本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体系,如东京学、汉城学、巴黎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上海、北京、南京、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广州等重要城市的相关学术机构、政府部门也在努力构建上海学、北京学、南京学、成都学、武汉学、西安学、杭州学、广州学等。成都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化现代大城市,要在国际国内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特色,形成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也有必要建立成都学。这不仅对于保护、继承、延续、弘扬成都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对于提升成都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构建成都学将为成都城市快速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地发展提供文化支撑。21世纪前期,成都已经进入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世界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国内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面对各种挑战,成都需要一种适合成都市情的理论和学说作为支撑。成都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理论和学说,将承担这一重任。
3.构建成都学对于提升成都人的人文素质、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强化成都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成都是一个有3000多年城市文明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现今特大城市中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几千年来,成都城市虽多次历经战争破坏,但都能获得再生并崛起,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成都人、成都文化、成都人文精神是成都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成都正面临一次新的崛起,因而构建成都学对于提升成都人的人文素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成都历史与现实的综合研究,通过成都学的建设,让成都人对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对自我的认知更加理性,人文知识得到增加,人文思想得以形成,人文观念得以提升。人是城市的主体,现代成都人是新成都的建设者,因而通过构建成都学提升成都人的人文素质,对于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强化成都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4.构建成都学还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和理论意义。构建成都学,创立一个新的学科,这对于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成都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的中国,都是一座有着特色和典型性的城市,其影响力并非只局限于一隅,因而能对成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系统研究,成都的发展道路、特点、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很好的传承成都历史文化,并用于指导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丰富中国城市发展理论,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城市科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构建成都学是成都人为实现“中国梦”、“成都梦”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中共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区域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成都正在实现历史上的第四次崛起,成为竞争力和影响力都越来越大的国际化城市,因而构建成都学,不仅对于成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而且也契合“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这是成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三、对构建成都学的几点认识
成都学是城市地方学的分支,城市地方学是以某一城市及该区域上的人类聚落所构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生成基础以及发展演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方学是多学科交叉、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众多学科所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依托。
由于城市地方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的大城市都在从对某一城市及区域的剖析、研究入手,进行探索性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地方学到底研究什么,有着不同的看法。上海社科院江闻道先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立城市地方学——上海学的学者,但他所指的上海学实际上就是上海史研究,因而并未有新意。[1]叶骁军认为:“我们所说的城市地方学,是以具体城市为对象的一种综合研究,它涉及到某个城市的所有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2]以上观点虽然超越了历史学研究的范畴,但并不具体。北京学的提出和开展是中国城市地方研究的重要起点。北京学的提出虽然较上海学晚,但发展甚快,不仅成立了多个相关研究机构,凝聚了一大批研究者,而且发表了为数相当多的文章,出版了若干著作,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张妙弟、张景秋等人认为:“北京学是一门研究北京城市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城市综合体的形成、演化、发展规律的应用理论学科。北京学既不是史,也不是志,更不是专门的政策研究或部门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是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提供应用理论基础的学科。北京学既是学科性的,又具有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功能。”[3]北京的学人对北京学的认识对于城市地方学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们对城市地方学的认识以及对成都学研究的实践,我们认为成都学就是研究成都城市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城市综合体的形成、演化、发展的综合性学科,简单地讲,成都学就是研究成都存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
因而成都学既不是历史学、地理学,也不是经济学或地方志学,更不是专门的政策研究或部门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的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应用研究为辅的学科,首先是为了传承文明,创新文化,其次才是在此基础上为成都城市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因而成都学既有学科功能,又具有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功能,成都学研究既具有学术性也具有智库功能。
成都学是“因成都城市而名”,而城市具有时空特点。一是从时间上讲,成都学应以研究3000多年以来成都城市的发展演变为主线,即要系统地研究成都城市在时间上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从空间上讲,成都学虽然主要是以大成都行政区为空间范围,但并不局限于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具有时间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断变动的,因而对成都的研究要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展开。三是从城市结构上讲,成都学要深入研究成都城市的各类要素的发展变迁,研究成都城市结构的变迁,如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成都学”是以成都这个人类聚落所构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成都这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城市的生成基础以及发展演化规律的科学。因而成都学虽然涉及成都历史,并强调要有历史的视野,但不等同成都历史研究,更不等同于地方志,必须立足于当代成都的建设与发展,着眼于成都城市未来的发展。成都学也不仅是基础研究,而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因此成都学研究要更加具有问题意识,成都学研究的领域、方向要有指向性,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推动成都的发展。
构建成都学研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视应用性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成都学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不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应该有的放矢,其研究应注重对城市发展的指导性和应用性;但成都学也不是单纯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它更要强调理论性,要注意并重视探索成都城市发展的规律。
2.成都学虽然属于城市地方学研究,但不是孤立地研究成都,而是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具有大开大阖的特点,研究者必须跳出成都城市自身的范围,将成都城市置于特定的区域背景甚至全球背景下进行城市定位、城市比较研究,因而需要进行长时段、广视野的综合研究;而对于城市的某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探微的内窥式研究,则是成都学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成都学既是一个地域性研究体系,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体系,并且二者必然处于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互动状态。
3.成都学研究要具有综合性、多学科性。城市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因而成都学研究也不能只是单一学科,而是多学科共同参与,很多问题的研究具有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因而成都学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应该吸纳多学科的人才参与到其中,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从而使成都学研究更加具有活力和生气。
4.方法的多样化。由于多学科的参与,成都学的研究就具有方法的多样化。从根本上讲,“成都学”的研究方法,是由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的。随着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成都学需要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注意引进最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加以融合消化,为我所用,并不断创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成都学不仅具有学科性质,更需要建立一种适应成都发展的研究机制。成都学的构建,既是成都地区社科资源协调整合的结果,也是为进一步协调整合成都地区社科资源搭建平台。因此,协调整合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成都学的研究机制,可以充分动员成都地区的社科资源,聚焦于关系成都发展的某一重大问题上。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更客观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机制,可以使有限的社科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功能放大效应。
成都学虽然是以研究成都为主,但作为学术平台应具有开放性,成都学的研究者不应局限于成都一地,应广泛吸引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成都学研究。另外,成都学涉及多学科,因而成都学虽然以成都市文史馆牵头,但研究的课题和研究不应只有文史研究者,而应广泛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要构建跨学科研究体系和跨学科研究队伍。
为了推动成都市构建成都学,建议成都市政府建立相关学术机构。
一是建立“成都学研究中心”,作为组织协调机构,是成都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成都学发挥其功能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成都学信息资料中心”,这也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资料的集中,资源的共享,既是成都学协调整合特征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聚焦效应和功能放大效应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条件。
三是建立成都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机制,这是成都学发挥社会效益的体制性保证,同时也是成都学学科建设的一个特色性的重要内容。
四是结合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在总结成都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成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对成都学作出近期研究规划和中长期研究规划,体现了成都学总结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特征。对成都学的研究规划,必须建立在充分总结成都以往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五是加强对成都学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对成都学的社会认知度,研究者与广大市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该学术平台赢得市民支持和关心,为创建成都学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1]熊月之.上海学平议[J].史林,2004(05).
[2]叶骁军.关于建立城市地方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北史地,1999(03).
[3]张妙弟,张景秋,张宝秀,卢培元.北京学研究的理论体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03).
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47(2016)06-0076-05
作者及单位:何一民,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 成都 610065)
2016-10-22
责任编辑 冯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