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家嘴社区 安全示范有名气

2016-03-28钟韵瑶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陆家嘴居民区楼道

钟韵瑶/文

陆家嘴社区 安全示范有名气

钟韵瑶/文

1989年9月20日,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上,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一致通过并向全球发表了《安全社区宣言》。由此,“安全社区”引发了广泛讨论。11年后,中国香港地区引入了“安全社区”的理念,3年后,台湾地区引入“安全社区”的理念,传到大陆地区则是在2004年。

“安全社区”建设是指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过程,是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创造安全、健康、和谐环境的系统工程,倡导人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2006年5月1日,《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由此全面启动。

上海的安全社区

陆家嘴是上海开发开放的见证者。1993年陆家嘴以金融中心为目标,开启了快速发展的征程,现如今,陆家嘴变得寸土寸金,陆家嘴也成为全国开发开放的先行者。

在这片始终受到关注的区域里,陆家嘴社区逐步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多元化,差异性特征鲜明的商住混合型社区。改革为了发展,发展必须安全。社会稳定、社区安宁,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有力保障。2008年5月,陆家嘴街道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建设项目,成立了“陆家嘴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委员会”,后改名为“陆家嘴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这也是安全社区创建的基本要求之一: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持续地改进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陆家嘴是经济的中心,安全是社区的重心。2011年,陆家嘴街道针对社区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安全问题,持续推进了居家燃气、居民区住宅消防、校园安全、道路交通、超高层商务楼宇消防等12个安全促进项目。在此基础上,2012年新增了商务楼区域安保自治、陆家嘴安全停车App软件开发应用等4个项目。

八年的持续推进,陆家嘴街道成为了全国安全社区的范本。2009年10月,陆家嘴街道获得上海市安全社区命名;2010年获评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加入国际安全社区网络,并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2015年通过全国安全社区复评。

CBD的安全与舒适

在陆家嘴,抬头望去,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幢世界级高楼赫然在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和特点无需多言,简而言之,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管理中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在陆家嘴街道,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被作为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之一。2011年6月,街道率先在震旦国际大楼、时代金融中心等4幢大楼组建专职消防队,并通过消防专业部门对企业专职消防人员的选拔、消防装备、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截至2013年4月,区域内有44幢超高层商务楼宇组建了消防队。此外,位于浦东大道世纪大道的6幢商务楼业主和物业机构于2012年联合组成了商务楼群安保自治队,强化了区域的自防自救力量。

消防部门介绍,楼宇自建的专职消防队在对场所火警、火灾及其环境的熟悉程度、赶赴火警火灾现场的速度以及处理初起火灾的效果上,比专业消防队更能发挥潜在优势。事实上,这些队伍确实极大提升了区域安全指数。2011年9月6日,陆家嘴环路某大厦地面停车场一车辆发生火灾,大楼专职消防队发现后,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幸亏及时,车辆只有发动机左前侧风扇被烧毁。2013年7月7日,昌邑路某大厦25层楼顶处一冷却塔周边起火,大厦专职消防队员启动灭火预案,1分钟内到达起火点,扑灭了正在燃烧的电源接口箱火情,避免了灾难的扩大。

与大部分楼宇集中的CBD一样,陆家嘴的繁华喧闹,带来了车流、人流的高度密集,停车难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辨别方向难、目的地到达难、停车场选择难、停车均衡难、停车位开放难,陆家嘴停车问题被称为“宇宙级难题”。2012年,陆家嘴街道“安全停车App”上线。一个微缩版的陆家嘴存储在手机App里,只要在App中点击定位,就能看到周边的车位信息,而信息的不时更新,使得这个停车App成为了活动的车位导航。在2012年国际安全社区的评定中,安全停车项目成为陆家嘴社区的一大亮点,陆家嘴的舒适性也随之有了提升。

老旧居民区的防火之策

高低错落是陆家嘴建筑群的特点,那里既有参天大厦,也有老式楼房。陆家嘴街道辖区有老旧小区157.8万平方米,占全部居民住宅的45.4%,均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建造的老式公房。

高层建筑需要保护,老式楼房更需要呵护。同样的,按照高层建筑的管理模式,一支队伍首先在居民区建立了起来。福山路沿线6个居委会在各自成立微型消防站的基础上,联合成立了消防联防队,队员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居民区的住户、店铺工作人员,还有物业保洁、门卫等,队伍实行轮班制度,每天3至5人一组,如果发生火情,当班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

一批防火设施被安装在老旧小区内。街道针对老旧小区砖木结构的老公房楼道存在火险隐患,在住宅楼道的每层公共楼梯口安装一个软管长度20米的消防自救软管盘箱。软管盘箱克服了老式住宅水压不足的问题,能在迅速展开软管的过程中喷射灭火剂,为安全逃生赢得宝贵时间。还有老旧高层住宅消防系统也得到了改造,8700余具灭火器被放置在26个小区内。

一项清理楼道堆物的整治被列入了日常工作,楼道堆物似乎是老旧小区绕不开的话题,即使在陆家嘴,也无可避免。废弃的旧物如同鸡肋,放着无用,弃之可惜。态度好的居民,在街道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下愿意将废旧物品暂时割舍,但往往没几天又“死灰复燃”。遇到硬脾气的,工作人员可没少遭到辱骂,甚至威胁。

清理楼道堆物就如同一场艰难的拉锯战。陆家嘴街道每周小清一次,每月大清一次,对于拒不配合的,由派出所民警出面,组织突击整治。街道陈家门居民区曾经是个楼道堆物的重灾区,2012年9月,居民区党总支利用小笔自治金建立了群众自我管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居民参与“无堆物楼道”项目。活动开始后,10个楼道、204户居民率先签约承诺“楼道无堆物”,在他们的引领下,其余楼道相继加入“无堆物楼道”创建行列。楼道堆物消除了,带来的不仅是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融洽的邻里氛围和居民日常居住的“安全感”。

在这个特别的辖区,陆家嘴街道总希望给居民带去一份特别的安全和舒适。在陆家嘴街道,举行消防安全讲座是街道一大常规工作,起初,参加的大多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年轻人有的没空顾及,有的不以为然。消防安全常识听着或许枯燥,但听得次数多了,多少都能记住点,时间久了,不少老年人成了志愿者,把学到的知识再一点点传给家人和邻里。就这样,击鼓传花,倒也越传越广,后来,参加讲座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另外,陆家嘴街道携手辖区铜山消防中队,建立教育基地,分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进消防中队培训;街道在招远居民区、证券大厦、智慧社区体验中心配置了消防教育模拟器,居民可以模拟演练灭火。

安全,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考虑到了商务楼、生活区的安全保障,有了提供行车舒适性的App,陆家嘴街道还将目光对准在辖区的餐饮场所。自2012年起,街道开展了餐饮场所消防安全促进项目,这也是街道明年国际安全社区的复评申报项目之一。

(本文图片由陆家嘴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提供。)

猜你喜欢

陆家嘴居民区楼道
搿部车子到陆家嘴伐?
遵守秩序不拥挤
陆家嘴金融城的那些“全国第一”
楼道里奇异的声音
基于FPGA的LED楼道感应灯控制系统设计
“熊”视眈眈
楼道里的奇异声音
集萌社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居民区WCDMA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