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中心标识管理

2016-03-28DataCenterIdentityManagement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6年1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

Data Center Identity Management

孙峰,郑明

SUN Feng, ZHENG Ming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中心标识管理

Data Center Identity Management

孙峰,郑明

SUN Feng, ZHENG Ming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 研究开发内容和目标

1.1 项目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数据中心建设是当前热点,其建设跨越多个专业,从建筑、消防、给排水、暖通、配电、新风等建筑建设部分,到布线、数据、交换等信息化建设部分,以及到后期的运维管理等完整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本次研究是在设计和建设运营阶段,对数据中心内部众多的设备、管路、线路按照一定标准设置不同的标识,以及不同标识对维护、管路人员带来的心理影响。关键技术是研究国内相关标识的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最终形成设计院或用户内部数据中心标识管理文档标准。

1.2 技术创新点

针对数据中心设计和运营阶段,独创性地提出综合标识管理标准,结合企业UI设计,形成独立体系。以理论分析为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行业相关标准,分析不同标识、不同标准之间的冲突,最终得出最优标识系统。

2 标识管理基本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作为支持信息化应用的核心物理平台,数据中心的建设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对信息化需求较大的用户,如政务机关、金融行业、大型企业等,在投入大量资金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建设数据中心的同时,已不仅仅满足于对数据信息的存储、整合、网络传输等基本结构的高标准要求,更加重视数据中心的维护,以更好发挥其高性能优势。

机房的标识管理是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标识管理要从实际应用出发,参考国际、国内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解决在机房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样材料和颜色标签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运维水平和管理层次,推广企业的UI形象。

2.1 标识管理各阶段要求

1)标识管理的初级阶段

只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不考虑材料和方式。常用材料包括纸加透明胶条、扣取纸等,一般采用手写的方式,使用寿命和标签的成本一样低。初级阶段,开始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局部制作标签,标签材料以合成纸为主,初步要求具有防水功能,采用标签打印机进行打印,材料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多为长条状的粘贴标签。

2)标识管理的中级阶段

按照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要求标签具有唯一性、形式具有统一性,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标签的材质要有耐磨、防水功能。这对于一个庞大的综合布线系统来说,要求得比较宽泛,对标签没有量化的要求。

3)标识管理的高级阶段

(1)标识管理不仅仅是标识单独的产品,而是一套标识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包括“标”和“识”两部分。标识管理系统的设计要与企业形象推广相结合,根据国际上EIA/ TIA606 《商业及建筑物电信基础结构的管理标准》、UL969和RoHS的要求进行设计。

(2)标识管理系统的“标”的含义为:统一颜色、统一标签形式、统一打印方式和编码规则,并根据不同的标注位置来选择最适合的材料。标识管理系统的“识”即标识系统的管理,最原始的方式是中英文和数字结合的方式,为了更方便管理可以通过可视化机房的资源管理软件,结合一维码、二维码和智能识别终端,实现标识管理系统“账”、“物”、“卡”有机地结合起来,方便资产管理和日常运维工作。

2.2 标识组成及分类

数据中心各个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中心各组成部分示意

根据数据中心标识对象不同,可分为设备类、管线类以及安全指示类几部分,具体分类如下。

1) 设备类

消防设备、配电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综合布线设备、智能化设备、新风排烟设备等部分。

2) 管线类

消防水管线、消防气体管线、消防控制管线、低压配电管线、高压配电管线、信号类管线、走线架、支架等部分。

3) 安全指示类

安全指示、疏散指示、机房标识、区域标识等部分。

根据标识悬挂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粘贴式和悬挂式。

粘贴式标识是较传统的标识,应用广泛。符合标准的粘贴式标识应该满足如下条件:在标准数据中心环境下,字迹清晰、明确,粘贴牢固;抗水、抗油、抗化学品擦拭,标签工作年限在室内可达10~15年(除人为破坏外)。同时,根据实际应用的经验,还要求标识材质尽可能柔软,可以更好贴合设备的烤漆不平滑表面;标识粘胶层可移除性强,标识本身应为整体结构,如遇更换标识的情况可以整体移除,不留残迹污染设备表面。

悬挂式标识是补充类别,多用于不适合粘贴的环境,如服务器等无粘贴表面的设备、较粗线缆等。符合标准的悬挂式标识应该满足如下条件:字迹清晰、明确、耐撕扯;抗水、抗油、抗化学品擦拭,标签工作年限在室内可达10~15年。

2.3 标识设计基本原则

2.3.1 需满足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目前,消防系统、电力系统、工业管道等已有较为详细的规范,规定了各个不同设备、管路的标识要求。因此,在设计数据中心标识时候,必须满足这些规范要求,不得和这些规范冲突。这些规定范围外的设备、管线可按照企业内部标准进行标识。

2.3.2 需满足唯一性原则

对各个设备编号需满足唯一性原则,否则,无法在记录、查找故障、沟通交流时确定对象。在目前大型数据中心,有多栋建筑,每栋建筑有多层,不同建筑不同楼层内各个功能分区也类似,这就要求必须将相关信息都包含在内,从而满足唯一性要求。

2.3.3 需满足便于查看原则

标识对象很多,体积和位置差别也很大。如有的冷却塔,高达10多米;有的配线架,只有1U高度(44.45mm)。对象性质不同,观察距离不同,这也要求标识颜色、字体、色环等不同因素,必须能够便于让维护人员查看,否则,标识就不起作用。

2.3.4 简洁原则

很多场所标识系统面积有限,且信息量大。因此,需要在有限面积上,尽可能地包括必要的信息,因而编码必须要简洁,一般采用字母+数字的方式进行编码。

3 标识管理具体要求

3.1 材质要求

标识应打印,应保持清晰、完整。字迹清晰、明确,粘贴牢固;抗水、抗油、抗化学品擦拭,标签工作年限在室内可达10~15年。

标识能达到环保RoHS指令要求。

标识能满足环境的要求,比如潮湿、高温、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应该具有与所标识的设施相同或更长的使用寿命。通常选择聚酯、乙烯基或聚烯烃等材料。

有触电可能的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

标识应无孔洞和影响使用的任何疵病。

3.2 安装要求

应根据标识对象不同使用不同的安装方式:对于设备类标识,应在设备相关部位粘贴安装;对于管路、线缆标识,应直接将标识印刷标明在管路和线缆上;对于安全指示等标识,可粘贴在表面,如不能粘贴则需悬挂安装,安装高度一般不小于2m。

3.3 安放位置要求

1)设备位置:位于设备表面左上方或右上方。

2)管路位置:标识的场所应该包括所有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如图2所示。

图2 管道上的标示部位示意

3)疏散指示位置: 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宜设置在走道及转角处地面1.0m以下墙面、柱上或地面上,且间距不应大于20m;安全出口标志灯宜安装在疏散门口的上方。如图3所示。

图3 疏散指示标志灯设置位置示意

3.4 标识形状

根据标识作用不同,参考消防设备标识,可将数据中心内的标识分为指示、警告和指令类3类。

1)指示类标识是提示设备名称或者指示方位,采用方形标识,或长方形标识。如图4所示。

图4 方形标识

2)警告类标识是警告相关人员需注意,采用三角形标识。如图5所示。

图5 三角形标识

3)指令类是指示操作人员必须做或者禁止做的内容,采用圆形标识。如图6所示。

图6 圆形标识

3.5 字体尺寸

对于数据中心类各个设备来讲,观察具体距离不同,所需要尺寸不同。

参照消防设备指示要求,各个不同类型设备所需要字体尺寸的大小如图5所示(D为观察距离)。

图5 不同类型设备所需字体、尺寸

对于观察距离,根据数据中心特殊性,暂定观察距离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距离数据

管路部分需采用颜色和色环来表示,如图6所示。

图6 颜色和色环的表示方法

2个标识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m。

3.6 底纹要求

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

蓝色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

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

绿色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使用对比色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使用对比色要求

3.7 安全指示类标识

对于疏散类指示标识,可参照国家相关标准。

1)定位

包括建筑、楼层、房间类别以及相同房间顺序号。定位需满足唯一性要求。编号以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每个功能分区之间采用“-”分隔。

2)房间编码

房间编码原则:各个功能分区中文名称见国家标准GB50174。对于常规功能分区,采用拼音首字母2位标识;对于大家熟悉的功能房间,如UPS间等采用英文编码方式,英文编码为3位(见表3)。

表3 房间编码

3)区域划分

在设备区域地面划分安全区域,如图7、图8所示。

图7 灭火器前安全区域划分

图8 开机盘周围安全区域划分

3.8 管线类标识

管线类标识要求见表4。

表4 管线类标识要求

对于保温涂沥青的防腐管道,均不涂色。

线缆:编号应包括起点、终点、端口号等要素。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架区域空间有限,往往不能将全部信息显示在标识上。可以采用RFID或条形码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编码编号,在需要详细信息的时候可以采用手持设备进行读写,这样可以兼顾显示面积和信息量,这样既能方便维护,又能全面显示信息。

3.9 设备类标识

设备类标识包括消防设备、配电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综合布线设备、智能化设备、新风排烟设备等部分。

设备类编号一般规则为:定位-字母-编号。

1)定位

包括建筑、房间、楼层以及相同房间顺序号。定位详见指示类要求。如设备位置不唯一,则前缀需加以定位;如唯一位置,则不需要。如冷却塔全部设置在屋顶,大家一般对此没有歧义,则不需要加定位,只需要加设备顺序号即可。对于定位,需要区分大小,对于建筑,它参考的是园区内的建筑数量。对楼层,对应的是建筑;对于机房,对应的是楼层;对于机柜,对应的是机房;对于配线架设备,对应的是机柜。即需要前一级准确定位才能确定本设备的唯一定位。

2)设备字母定义(见表5)

表5 设备字母定义

3)编号

对于数量比较少的设备,如油机、冷水机组、冷却塔等采用顺序编号。

对于数量较多的设备,如机柜采用行列的方式。一般来讲,行要比列要多一些。因此,列采用字母编号,行采用数字编号。如B20,标识B列第20号机柜。机柜编号顺序是将头柜视为0号柜的顺序编号。如图9所示。

图9 机柜编号

4 市场前景

当前数据中心市场巨大,尤其是大型数据中心,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求更高。在当前技术基本成熟,模式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更多的建设单位已经逐步从重建设转为重运营的模式。运营效率的高低将会长时间影响数据中心的收益。

在设计院争取项目时,已经利用了数据中心标识管理这个体系。在客户尤其是政企客户看来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每个政企客户建设数据中心不是专门运营的,而是为企业内部更好的服务,会有很多同行单位和下属单位前来学习和观摩。使用数据中心标识管理,除了提升管理效率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和企业标识联系一起,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显示和宣传效果,这些正是目前数据中心建设所欠缺的。在某省会城市市政府级别数据中心已经初步使用了此体系,正准备在一个新建3000机架数据中心内实施。在另外一个海关金关工程二期项目——某省级海关实施的机房改造项目,客户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原先机房已有的UI标识下,重新统一编码替换。此项目正在实施中。

5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介绍可知,设计院完全可以在已有的比较强的数据中心设计能力上,采用数据中心标识系统补充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能力,形成新的数据中心建设核心能力,将大大增强设计院在数据中心行业领先地位。

【摘要】要 】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开始倡导建设可靠性逐步过渡到可用性,系统投资也逐步过渡到运维成本优先。同时,很多数据中心用户对数据中心可靠性要求也较高,通常用户愿意为高可靠性付出更多费用。目前的A类机房标准,T4标准投资非常大,使得机房的供电、空调系统可靠性达到非常高的标准,确保了万无一失。但是,由于目前大家的眼光都聚焦在建设上,对于数据中心建成后规范使用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具体规范,论文就这方面的空白,聚焦数据中心标示管理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而且通过平常的工程实践,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办法,在企业内部的工程内逐步推广、试验,卓有成效。

(Jiangsu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bstract】Data center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been build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a gradual transition to publicize the availability of reliability, system investments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 t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priority. Meanwhile, many data center users to data center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are also higher, generally those users willing to pay more costs and high reliability. The current Class A room standards, T4 standard investment is very large, making room for the power suppl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to achieve very high reliability standards to ensure foolproof. But because everyone's eyes are now focused on building a data center for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standard use and not too many studies, nor the formation of specific norms, this paper this gap, focus data center marker manage this aspect was carefully research, and through the usual engineering practice, finishing a set of effective programs, methods, inhouse engineering gradually extend, test, and fruitful.

【关键词】数据中心现状;关键技术;技术创新点;标识管理基本要求

【Keywords】data center status; key technolo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ic requirements for identity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关键技术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关键技术探究
跨座式单轨与中低速磁浮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