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批判性考查

2016-03-28刘振

哲学分析 2016年1期

刘振



对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批判性考查

刘振

摘要:波普尔认为除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由科学理论体系、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世界3”。图书馆实验、对数案例以及因果作用的类比论证共同保证了“世界3”存在的客观性、实在性、自主性以及进化生成特性。据此来看,“世界3”与人工物世界在成员构成上有重合。但是二者都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正是在这一点上,波普尔的“世界3”和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有重大不同。基于以上的比较考查,波普尔“世界3”理论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将会被详细地阐释出来:概念分析不清晰,先验论证不充分,调节平衡方案不成功。

关键词:世界3;人工物世界;第三域;未具化世界3对象

技术人工物之形而上学研究在分析技术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人工物的同一性和人工类的基础”①M. Franssen et al,“Introduction: The Ontology of Technical Artefacts”, in Artefact Kinds: Ontology and the Human-Made World, edited by M. Franssen et al, Heidelberg/New York/Dordrecht/London: Springer, 2014, p. 2.问题。“人工类的基础”问题即是探究一系列人工物能否组成一个实在世界,此问题虽然经常被提及,但尚缺少对其进行历史地考查。波普尔的“世界3”看起来似乎与这个人工物世界相同,都强调成员具有被人类精神创造的特性,因此分享了一部分共同成员。被人类创造对于人工物自不必说,关键是“世界3”成员也被人类创造并且具有进化生成特性与自主性。这一点根植于波普尔科学方法论“猜想—反驳”的认识图式:科学假说在猜想层面是人类精神创造出来的,属于“世界2”并且是主观的和心理的,它们都属于科学发现的境况;但是科学假说处在验证反驳阶段时,一旦通过了检验就成为科学理论,升格到“世界3”之中了,这个过程是客观的和逻辑的,属于科学理论的辩护境况。波普尔提出“世界3”理论的目的正是在于论证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和实在性,为思想内容寻找一个本体论地位。如此以来,“世界3”与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似乎有更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客观的、自在的存在。但是这些共享与类同都是表面上的,“世界3”与人工物世界的区别以及“世界3”同“第三域”的重大差异更加值得探究。清楚地把握人工物世界的基本特性及其与其他哲学理论的区别,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必备工作。同时,对于“世界3”理论系统性考查,也有助于增加我们对当前心灵哲学中心物二元论与物理主义争论的理解。由此观之,以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为纽带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人工物世界和“第三域”的理解。那么,清楚地说明、宽容地解释和严格地批判“世界3”理论已是应有之义。而做哲学与评哲学必要有概念框架可循,同时借助于其他哲学家的批判,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不少问题将会被详细地揭示出来:概念分析不清晰;先验论证不充分,尤其是提供的处理“未被具化的对象”论证难以成立;试图走中道的调和平衡失败。虽然“世界3”理论问题重重,但波普尔对科学知识和抽象存在采取反心理主义策略仍然是可以继续辩护和坚持的。

一、波普尔提出的“世界3”

卡尔·莱蒙德·波普尔(Sir Karl Raimund Popper)晚年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有此想法。由于缺乏史料,现在比较难以对其个人思想转变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追查,所能做到就是通过两则史料来确定其最早阐发这一思想的大致时间是在1959年或者1960左右。据威廉·沃伦·巴特利第三(William Warren BartleyⅢ)回忆①W. W. BartleyⅢ,“The Philosophy of Karl Popper; Part 1: Biology and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Philosophia, Vol. 6, No. 3-4, 1976, p. 465.,波普尔首次提出“世界3”是1960年11月15日,星期二下午在伦敦经济学院四楼会议室中宣读他的论文时。这一点在马里奥·奥古斯托·本格(Mario Augusto Bunge)和波普尔本人的通信中也得到印证:“在1977年10月4日的一封信中,卡尔爵士告诉我:‘1967年的阿姆斯特丹的论文(1968年出版)是一篇改写的论文,最早曾在1959年或1960年LSE(伦敦经济学院)的讨论班上宣读过。’”②马里奥·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张相轮、郑毓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页。本格提供的史料是在其1981年公开出版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英文版)③Mario Augusto Bunge, Scientific Materialism,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p. 138.中,是他自己和波普尔本人的通信,那么基本可以认定这一史料是可信的。另一条史料来自巴特利第三,这份文献发表的时间是1976年,而本格的通信是发生在1977年(公开出版在1981年),这也就是说明巴特利第三的消息来源不可能是依据于本格的通信而杜撰的,这是一条完全独立的史料。故此,根据这样两份独立的史料可以确定波普尔第一次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的时间,即在1959年或者1960左右。而公开发表“三个世界”理论则要等到1967年①《客观知识》第三章,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这是作者于1967年8月25日在“第三届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国际会议”(1967年8月25日到9月2日)上的致词,最初发表在该会议的会议录上,阿坶斯特丹,1968年版,第333-373页。和1968年②《客观知识》第四章,关于客观精神的理论,这是波普尔1968年9月3日在维也纳所作的讲演,根据《第16届国际哲学大会档案》第1卷,第25-53页翻印。某些补充材料最初以德语发表在《瑞士人》月刊,1970年第3期。,后来这两篇文献被收进《客观知识》一书。1977年,波普尔与约翰·卡鲁·艾克尔斯(Sir John Carew Eccles)合著《自我及其大脑》一书的第一篇第2章,对三个世界理论继续阐发。到了1978年4月7日波普尔在密歇根大学奥贝尔·C.坦纳讲座上做的一篇名为“三个世界”的演讲中再次阐述该理论,这已是一篇成熟的文献。接下来,我将主要依据这样四篇文献来考查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及论证。

波普尔对于如何命名这一理论最初不甚清楚,“由于没有更好的名称而只好如此。为了说明这个用语,我将指出,如果不过分认真地考虑‘世界’或‘宇宙’一词,我们就可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③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这么三类存在,它们分别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到1977年,波普尔接受了艾克尔斯的建议,称其为“世界1”、“世界2”和“世界3”④卡尔·波普尔:《世界1,2,3》,载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09页。。虽然命名发生了变化,但内容相对比较统一,为讨论方便后文全部使用世界1、世界2和世界3。世界1主要对应的就是物理世界,世界2主要对应的是主观的精神世界;世界3“是指人类心灵产物的世界,例如语言;传说、故事与宗教神话;科学猜想或理论以及数学建构;歌曲和交响曲;绘画和雕塑。在我所称的世界3中不难区分许多不同的世界。我们可以区分科学世界和虚构世界、音乐世界和美术世界以及工程的世界;为简单起见,我将谈论一个世界3,人类心灵产物的世界。”⑤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366页。波普尔早期认为世界3“各成员中,尤为突出的成员是理论体系,但同样重要的成员还有问题和问题境况。……还有期刊,书籍和图书馆的内容。”⑥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15页。这些东西“是人造的,同时又明明是超乎人类的。它超越了自己的创造者。……‘世界3’(人类语言是它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产物,正如蜂蜜是蜜蜂的产物,蜘蛛网是蜘蛛的产物一样。”⑦同上书,第170页。总之:“第三世界是人类动物的自然产物,它可以比做蜘蛛网。第三世界基本上是自主的,虽然我们经常作用于它并且也被它作用。正是通过我们自己和第三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客观知识才得到发展,而且,知识的发展同生物的发展即动植物的进化十分类似。”①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20页。波普尔这里使用生物学类比是为了强调,世界3是人类创造的,但并非虚构,它们具有实在性(reality)、自主性(autonomy),世界3是一个不断进化着自主生长着的世界,它处在一种不断地趋近完满真理的状态中。

为论证世界3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波普尔提出两个图书馆思想实验②同上书,第114-116页。:第一,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毁灭了,仅仅剩下图书馆和我们的学习能力而世界将会再次运转。第二,包括图书馆在内所有的东西都毁灭了,仅仅剩下我们的学习能力,却很难使世界再次运转。这两个论证虽然简单或者有效性也较易引起争议,而它暗示世界3虽独立存在或者自主存在并且它并非一个永恒的存在世界,也可能会消亡:所有的图书资料期刊文献消失了,那么世界3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了。或许这个论断有些偏强了,但波普尔并没有正面回答世界3是否是永恒存在的。

为论证世界3的客观性,波普尔举对数手册的例子,手册中数字以及数字间的关系是客观知识,无论它们是否被使用。因为“要使一本书属于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它就应该在原则上或者实际上能够被某些人把握(或译解、或理解、或‘认识’)。”③同上书,第124-125页。一本书是世界3的成员,当且仅当书里面所体现的东西原则上能够被理解。如果将这个原则上能被理解的东西称为思想内容,那么可以认为思想内容是书能够成为世界3成员的充要条件,并使得世界3保持客观性。世界3的成员是人类创造的并且是自主的、实在的、客观的客体,这是波普尔三个世界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但也是引起争论最多的地方,波普尔后来一直反复论证的地方。在1978年的“论三个世界”④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第374-376页。演讲中,波普尔认为论证世界3客体实在性是中心问题:物理主义者能够接受的“实在客体”概念就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具有因果影响的事物”,世界3的居民完全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具有因果影响的事物”,那么就完全可以理性地认为世界3的居民是实在的⑤当然此处论证是有争议的,这涉及物理主义与二元论关于心物问题、因果性等哲学难题之争论,然此并非本文考查重点,故对其仅采取一般理解即可:直接或间接地因果影响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二者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先后关系。。

现在我们有必要将世界3居民的进化轨迹做个简单交待。世界3的居民原本属于世界1或世界2,而世界1或世界2的居民而一旦升格到世界3之中,它们就是客观的实在的了,因为它们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具有因果影响的事物。由于波普尔早期认为书籍、雕塑可以是世界3的居民,亦即世界3的居民可以来自于世界1和世界2;到了后期则强调世界1的东西仍然属于世界1,只有世界2生产出的东西才有资格升格到世界3,因为世界3的东西是人类精神意识的产物,这些东西必然是产生自世界2。书籍的纸张和油墨永远属于世界1,但是书里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世界3的居民。这本书的思想内容是被天才作家灵光一闪地创造出来的,这是世界2里面发生的事情,但创造完成之后,著作里面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就是世界3的居民,而思想的承载者纸张和油墨还仍然属于世界1。“三个世界”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一张表格来展示。

成员 与人类关系 属性世界1物理实体或物理状态 无依赖关系 客观性、自主性、实在性、独立性、永恒存在世界2精神状态、心理意识 强烈依赖 主观性、非永恒存在世界3思想内容,书籍的内容,艺术 在来源上依赖客观性、自主性、实在性、独立性,(非)永恒存在

二、对比考查中的“世界3”

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在哲学史上并非首创,柏拉图、波尔查诺、弗雷格都主张存在一个第三世界。为更深入理解波普尔的世界3思想,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性地考查。世界3除了和弗雷格等有莫大关联,另外就是与人工物世界密切相关,接下来我将就波普尔世界3里的居民与人工物世界里的人工物做一番比较。人工物(Artifacts)一般被定义为人类制造的一个客体①Risto Hilpinen,“Authors and Artifac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Vol. 93, 1993, p. 156.。比较公认的定义是里斯托·希尔皮宁(Risto Hilpinen)在撰写网络版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时给出的:“人工物是有意向地制造或按照特定目的生产出的客体”②Risto Hilpinen,“Artifact”,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t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rtifact/, 2011.。人工物是相对于自然物而言的,与人工物世界相对的就是自然界。

第一个不同是,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中存在跨世界客体,而在人工物世界中则不然。波普尔认为某一个客体可以是“世界3”里面的东西,同时也可以是“世界1”里面的东西。比如我面前有一本孔夫子的《论语》,这本《论语》里面讲述的思想内容是“世界3”里面的客体,而它同时也是由纸张和油墨结合在一起的印刷品,它是“世界1”里面的客体。亦即,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中,书籍就是作为一种跨世界的实体而存在的。那么类似于书籍的东西还有很多,雕塑、绘画等很多客体不仅仅是属于“世界3”,同时它们还属于“世界1”,跨世界存在的问题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中很明显。但是这个和人工物世界理论对于书籍的划分就不同,面前的这本《论语》就是作为一个广义上的人工物而存在,它可以完全属于人工物世界,不论它的物质部分还是思想部分①这里有必指出,当前形而上学中对于抽象客体是否可以完全归之于人工物存在大量争论,背后是自然主义与柏拉图主义的论战,内容丰富,超出了本文论述范围,亦因免于枝蔓,故从略。。所以书籍在人工物的范畴下,不存在跨世界存在的问题。

其次,人工物世界的成员并不是与“世界3”的居民完全对应的。人工物世界的区分是相对于自然物世界而言的,只要是非自然界中的东西,并且经过人类制造或使用的客体都可以称为人工物,那么这些人工物就组成了一个世界。人工物的世界可以包含一把小刀、一把椅子、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本书籍、一座图书馆、一枚硬币、一件雕塑、一段音乐、一个组织制度、一个方程等等,而“世界3”中是不会包含小刀、椅子或飞机的。由此可见,人工物世界所包含的东西要比“世界3”里面包括的东西广泛得多,或者更加严格地说,人工物世界的成员与“世界3”的成员并非完全对应的。详细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划类标准的不同:人工物强调满足人类的目的意向性即可,而“世界3”的成员则要强调具有趋向真理特性的思想内容。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划类标准,关键在于二者面对的是不同的问题境况,波普尔主要为了解决科学知识进化和知识客观性的问题,而人工物世界的划分则是为了探讨技术哲学中,研究对象的形而上学地位的界定问题。

再次,世界3的成员是自主进化的客观存在,人工物则依赖于人类目的意向性的一般实体。思想内容虽是偶然被人类创造,而一旦被检验为真理就成为了世界3的成员,因此世界3的成员也在不断增加。波普尔后期的观点与这里的论述有些不融贯,后文详述。但是思想一旦成为世界3居民也就获得了实在实体的资格,不再依赖于人类意向性,这也是波普尔强调世界3的主要目的。但是人工物世界则不同,人工物被创造必然依赖于人类意向性活动,维持存在依赖于它能够满足人类的使用意向性,而人工物被毁灭也是依据人类的目的意向性,当然这一点并不能适合于所有的人工物。因此,一部分人工物的存在不能脱离人类目的意向性,而世界3里面的居民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不再依赖人类意向性的自主存在了。

复次,世界3里的居民与人工物有如此不同,但是它们中还是有很大重合部分的。世界3的居民是思想内容、问题境况、艺术等,而在广义的人工物理论中理论模型、社会制度、国家政体、乐曲等抽象实体也可以看作人工物,那么像理论模型、数、乐曲等是有资格成为波普尔的世界3里的居民的。所以,世界3和人工物世界是有部分重合的。此处比较涉及将模型、数等抽象实体看作人工物,其中有经验主义与柏拉图主义、直觉主义与逻辑主义的争论,文章不打算考查这些抽象实体在形而上学的争论,仅仅是广义上理解人工物的目的意向性。

世界3里面的居民与人工物在某些地方存在着重合,关键在于它们都是人类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它们的生成强烈地依赖于人类的精神意识。这一点与弗雷格的“第三域”(third realm)有重大不同。虽然世界3是相对于物理世界和观念世界被划分出的,看起来和柏拉图、弗雷格有不少相似,并且波普尔自己也曾指出①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15页。:他的“世界3”与弗雷格的客观思想内容之“第三域”最接近。而我要说它们中间有很重要的相似,但是它们的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②马克·诺图洛:《波普》,宮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50页。。文章不打算对柏拉图的思想进行专题研究,同时也为将讨论问题较集中地展示出来,故将弗雷格和柏拉图主张的形式世界合称为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③柏拉图“理念世界”(形式世界)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免有争论,比如柏拉图主义究竟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抑或多元论(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理念世界里是理念最高还是数最高、抑或有更深刻的本原(先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14页。)等等都存在大量争议。本文先搁置争议,仅仅采用一般意义上对柏拉图“理念世界”的理解即可。“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本原学说的报道得到了学院派以及逍遥学派两大传统的广泛证实。”(先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第115页)“形式世界”里的东西是永恒的、不变的、客观的、实在的、自在的,“形式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本原、是其存在的根据。(先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第118页。)“形式世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精神,它们不是被人类制造的。在本文的比较中,把握到此即可。。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弗雷格在《思想》这篇著名文章中阐发的哲学洞见:“因此结果似乎是:思想既不是外界的事物,也不是观念。第三域必须被承认。属于这一域里面的东西在它们不能被感官意识到这一点上是与观念一致的,而在它们不需要它们属于其意识内容的承载者这一点上是与事物一致的。例如,我们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那个思想就是永恒真的,无论是否有人认识到它是真的。它不需要承载者。它绝非自它被发现以来才是真的,而是像一颗行星一样,在人们发现它以前,就已经处于其他行星的相互作用中了。(人们看到一个事物,人们拥有一个观念,人们理解或考虑一个思想。当人们理解或考虑一个思想时,不是人们制造它,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关系中去把握它,而这样一种关系与看到一个事物和拥有一个观念的关系是不同的,因为它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④G. Frege,“The Thought: A Logical Inquiry”, Mind, Vol. 65, No. 259, 1956, p. 302.就此而言,弗雷格的洞见是柏拉图主义的。第三域中的客体是永恒的不变的自在存在,其存在方式与人类没有一点关系,更不可能是人类精神意识活动的产物。第三域中的客体只能是被人类发现,或者是被人类的理性理解和把握,但绝不是被人类发明或创造。而世界3的成员“是人类的产物,正如蜂蜜是蜜蜂的产物,蜘蛛网是蜘蛛的产物一样。”⑤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70页。它们依赖于人类的发明创造,并且随着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活动的推进是不断增加的。因此,波普尔世界3成员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们来自世界2,而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的成员完全不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存在条件与世界2无关。此其一。

第二,波普尔世界3的成员需要承载者,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里的成员不需要承载者。世界3成员的承载者要么来自世界1要么来自世界2,波普尔虽未明确肯定,但至少可以作如是推断:假设,所有的书籍和图书馆、雕塑完全毁灭之后,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还能继续存在?如果是回答继续存在或者永恒存在,但这与我们使用“永恒”这一概念的含义明显有冲突,永恒存在者就没有生成与毁灭。所以,不能回答继续存在,亦即不存在没有承载者的思想内容。那么就只能承认思想内容等世界3的成员必须要有承载者。这与波普尔关于世界3存在的思想实验的论证也是一致的,“机器和工具被毁坏了,并且我们的主观知识,包括我们关于机器和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的主观知识也被毁坏了,但这一次是所有的图书馆也都被毁坏了,以至于我们从书籍中学习的能力也没有用了。”①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16页。“没有用了”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脱离了这些承载者,世界3的成员就无法继续存在。因此,世界3的成员必须有承载者。而弗雷格明确地强调“第三域里面的东西,例如,我们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那个思想就是永恒真的,无论是否有人认识到它是真的。它们不需要承载者。”②G. Frege,“The Thought: A Logical Inquiry”, p. 302.同样都属于科学思想,弗雷格坚持主张,这些思想内容自在地存在于第三域中,不需要任何承载者。但是波普尔认为,这些科学思想发生自世界2,即使升格到世界3,也仍然需要有物质或心理载体作为它的承载者。故此,波普尔和弗雷格思想内容等是否需要承载者上,有截然不同的主张。

第三,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是一个永恒的世界,而波普尔的世界3是不断进化的生成的世界。第三域中的客体没有产生与消亡的问题,它们是永恒地存在着,它们是自在的,可以不与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有任何关联。我们知道它们的方式是一种发现,是天才心灵的理智性地把握。但是波普尔的世界3却不同,“在试图解决这些或其他问题时,我们可以发明新的理论。这些理论又是由我们制造的:它们是我们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维的产物,在思维中我们会从其他已有的第三世界理论得到很大帮助。……我们能够对第三世界起作用,使之增添东西或助其成长,虽然谁也不能掌握这个世界的哪怕小小的一角。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第三世界的成长做贡献,但我们几乎所有的贡献都是微不足道的。”③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71页。世界3的不断成长“几乎全部归功于一种反馈作用,归功于发现自主的问题这种需要,虽然其中有许多问题可能永远是我们掌握不了的,而且发现新问题的这种刺激性的任务将永远存在,因为永远有无数的问题是没有发现的。”④同上书,第171-172页。依赖“问题—猜想、验证—批判”认识图式的反复演变,世界3的成员不断地增加,世界3在此意义上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世界。波普尔似乎是只讨论世界3成员的如何增加、如何丰富,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减少或者消亡的情况,估计若是有减少或消亡,那就只能是指我们人类的文明或工具全部都毁灭的情形了。弗雷格的第三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世界,而波普尔的世界3是不断地进化生成世界。

第四,波普尔提出世界3的背景和柏拉图-弗雷格的问题背景不同。柏拉图和弗雷格哲学中的永恒不变之对象是为科学知识进行形而上学奠基的,而波普尔要弱化得多。他“并不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确定的,他的问题不是解释客观知识如何能够成为确定的,而是要去解释可错知识的如何成为客观的知识。‘世界3’不是为确定性提供支持,它的提出是为了提供批判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依赖于我们理解、交流和批判它的能力。”①马克·诺图洛:《波普》,第50-51页。波普尔提出世界3的目的主要在于解释我们人类是如何具有科学知识的,这一点与柏拉图—弗雷格的设想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基本上已经明确了波普尔的世界3与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的不同。但在二者之中,最为重要的相同部分是反心理主义②G. Currie,“Frege and Popper: Two Critics of Psychologism”, in Imre Lakatos and Theories of Scientific Change, edited by K. Gavroglu et al,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pp. 413-430.。世界3的成员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不依赖于发现者(存在意义上的客观性)——无认识主体的知识。在分析案例时,波普尔明确申明“只要可能,它总是要用对第三世界关系的分析去代替心理学说明,也就是说我们用第三世界的主要是逻辑性质的思想成果去代替心理学的说明原理。”③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88页。此处是波普尔与柏拉图-弗雷格一致的地方,弗雷格的方法论原则,明确指出在探究数的性质与存在状况时,“我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要一直把心理的与逻辑的,主观的与客观的严格地区分开来;”④G. Frege, 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 A Logico-mathematical Enquiry into the Concept of Number(Second Edition), translated by J. L. Austin,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 Mott, Ltd. p. 22.这一原则是弗雷格明确地反心理主义的纲领。波普尔和弗雷格在处理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都采取了反心理主义的立场。正因此,无论是波普尔的世界3还是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在物理主义者或自然主义者看来,这些都是既不存在也无必要的超自然预设。所以他们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论证世界3或第三域存在之合理性。至此,已明了波普尔的世界3与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之异同,第三部分将详细批判波普尔世界3理论本身。

三、批判框架下的“世界3”

前文已详细介绍了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并且考察其与人工物世界、第三域之异同,而这一部分将会分析该理论存在的问题和理论的科学哲学背景。张志林先生认为“典型的分析哲学工作十分清楚地表明,概念分析、先验论证、反思平衡乃是做哲学的基本方法。”①张志林、何朝安:《分析哲学的分析:关于分析哲学的对话》,载《哲学分析》,2011年第6期。这个既是做哲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评判哲学理论的批判框架。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也使用了这一框架批判世界3理论:波普尔几乎没有提供什么严格的论证,“有时这是因为没有将实在性和自主性这两个观念区分开,而有时我们有的是一个简单的糟糕论证。一些所谓的论证根本就不是一个论证,仅仅涉及一些论题和暗示;甚至在那些罕有的论述真正的有相关性理由的案例中,这些理由是完全淹没在关于三个世界的整体表述之中,并且和实在性乃至其他世界的自主性密切相关,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保持其(论证的)力度。”②Paul K. Feyerabend,“Popper’s Objective Knowledge”, in Problems of empiricism: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172-173.的确,从这个评判框架来看,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存在不少问题:概念分析不清晰;先验论证不充分,尤其是提供的处理“未被具化的对象”论证难以成立;试图走中道的调和平衡失败;波普尔对科学知识和抽象存在采取反心理主义策略的方案不彻底。

首先,概念分析工作做得不清晰。世界3理论问题的一个根源在于混杂地使用大量范畴,比如独立性、实在性、自主性、客观性、存在、实在等等。但是波普尔并未辨析这些形而上学概念,或许这是其哲学著作中的通病。还有就是同一实体的跨世界存在或者混合存在是怎么一回事。书籍既是世界3的成员,同时也是世界1的成员。世界3的居民都是思想内容性的客体,但是它们要与物质客体混杂而存在,这样地不遵循规律地混杂在一起,是不能构成一个真正世界的。再进一步,波普尔没有解释他所指的一张画、一段音乐或世界3的任何别的非概念的成分的内容到底是意味着什么。本格认为,“‘世界3’论点不精确到了无意义的程度。”③马里奥·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第142页。而波普尔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就是错误的,而混乱的重灾区就是世界3④此处有必要特别指出,波普尔关于“世界3”理论的成立是其“三个世界”理论能够有效辩护的一个必要条件。“世界3”的模糊混乱和无根据可以导致“三个世界”理论的破产,但是这个并不是唯一原因。因为“心物二元论”的失败也会导致“三个世界”理论的破产,而要考查心物二元论与物理主义、一元论争论的历史既非本文重点,需另辟文专述,故暂且按下不表。。面对错综复杂的形而上学概念,要将它们清晰辨明绝非易事,但是对于诸概念的清楚分明的界定是建立严格形而上学之必要条件。所以,波普尔在概念分析这一环节做得不好。

其次,先验论证工作做得不充分。世界3存在之独立性的两个思想实验论证前提是,人类认识进化到今天这种程度不容易,并且对于我们意义重大,而一旦失去重建的概率比较小。但重建的概率小并不能否认重建的可能性,这个论证显得比较随意。更关键问题是,波普尔处理“未具化对象”(Unembodied World 3 Objects)存在问题时的立场有走向弗雷格第三域之嫌疑,失去了原初的独立性。

“有未具体化的世界3对象吗?有不体现为书本、唱片或记忆痕迹的世界3对象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有’。”①卡尔·波普尔:《世界1,2,3》,载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第413页。这时波普尔的心中依然是不清晰的,他认为书籍、雕塑是具化了的对象,而那些只存在编码之中世界3的对象是一些未具化的对象,比如乐谱。乐谱是以编码的形式被表达,但是它被记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哪怕是传统的口口相传。而“未具化”是一个时间性概念不是空间性概念,未具化对象指的是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定理、逻辑关系等。同时波普尔也承认“世界3的对象包括迄今没有充分探索的逻辑可能性。”②同上书,第420页。那么,这样的断定和弗雷格对第三域中对象的表述就无实质区别了。世界3就变成了一个永恒的存在世界,不再是生成进化的世界。未被认识到的对象也已经存在于世界3之中,它们就不是来自于世界2。那么,世界3成员还是人类精神活动创造的吗?波普尔只是强硬地宣布:“按照我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把握一个世界3的对象理解为一个主动的过程。我们必须把它解释为制造、重新创造这个对象。”③同上书,第417页。难道这个制造是发现式的制造吗?看来重新创造已仅仅是个说法了,而把握世界3的对象也就成了弗雷格所强调的抓住(Grasp)。既如此,我们很难看出波普尔的世界3和弗雷格的第三域还有什么实质区别。所以,波普尔未能为世界3做出有效的辩护。

再次,波普尔试图走中道的调和平衡方案失败。世界3困难重重,关键在波普尔打算采取一套走中道的调和方案。追溯其文本发现:其一,沟通世界2和世界3,解释知识既与人类精神相关又有客观性自主性,意欲调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或直觉主义与逻辑主义;其二,沟通世界1和世界3,解释思想内容具有承载者的事实,也为论证世界3的客观性和实在性,意欲调和物理主义与柏拉图主义。为调和直觉主义与逻辑主义,波普尔得意地发现“布劳威尔没有看到它(直觉主义)可以和一种柏拉图主义相结合”④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45-147页。。数实体的发明与产生得自于天才数学家构造,是世界2发生的事情,但该实体必飞离世界2升格到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中,亦即存在于世界3中。希尔伯特曾经试图采取此调和策略,但是“哥德尔(1931,1934)确立了一个结果,对希尔伯特计划的认识论目的给予了打击——许多人说是致命的一击。”⑤斯图尔特·夏皮罗:《数学哲学——对数学的思考》,郝兆宽、杨睿之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页。在数学哲学领域中,基本已经可以说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证明了此调和方案的失败。而事实上波普尔的类似调和方案并不比希尔伯特的好,与其说是调和倒不如说是“凭空宣判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并系统化”⑥马里奥·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第142页。,因为波普尔连一套具体的数学方案也没有给出。

在非数学哲学领域里,波普尔就人类知识给出调和方案也不成功。书籍作为跨物质世界和思想世界的存在,至少在表面上它们不能被一个似律性语句刻画,遑论将它们放在一个类中,即使可以安置也只是一种随意性的结合。而这一问题是和身心问题家族相似的难题,波普尔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加困难的境地。就身心二元论方案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波普尔的调和方案仍然是值得商榷的,很难说出他在哪里成功了。波普尔选择走中道,目的是要建立一套面面俱到的形而上学理论:既要符合人类认识的常识又要具备解释科学知识进化的特性,也要与他自己的科学方法论之认识图式融贯。而数学哲学领域的调和方案之失败已经有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证明了,跨世界存在的实体问题至少证明目前仍然是有争议的待解决难题。综合来看,波普尔的调和平衡方案存在严重问题。

最后,简析波普尔的反心理主义策略的科学方法论背景。弗雷格明确地坚持在数学哲学研究中要采取反心理主义进路:要将心理的与逻辑的、主观的与客观的严格地区分开。这一策略被波普尔继承和吸收,即其在科学哲学探究中主张将科学理论的“发现境况与辩护境况”(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and the Context of Justification)区分开。本格却因此,对波普尔提出了严厉批评①马里奥·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第143-149页。,粗略看来这个批评还是有商量余地的。首一点,本格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某物(人或非人)对某事物的认识。”②同上书,第144页。没有无认识对象的认识,也没有无认识主体的认识,客观的认识是位于主体间的真实的认识,任何知识的获得不能离开主体认识活动。这个表述是波普尔、弗雷格也肯定承认的,某个主体获得知识当然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活动,这个情况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波普尔这里要讨论的是科学认识活动的产品,或者科学认识能够产生出的具有客观性的命题是怎么回事?波普尔比本格多走一步,想要解释科学理论具有客观性是何以可能的,而且这样具有客观性的理论的存在条件是怎样的,所以必须有一个能容纳客观思想内容的世界3。但本格认为所谓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只是主体间性,所以它只能发生在认识主体之间的活动中。波普尔则要反问,为什么同一个科学理论能够离开科学家而独立存在,并且能够被不同的科学家或者普通人理解。这个背后只能是脱离任何认识主体的客观性。果然,波普尔的态度是强硬的,“正如终于达到了理解的主观状态一样,导致这个主观状态的心理过程也必定可以从它所在的第三世界客体方面进行分析。事实上,它只能从这方面去分析。理解的过程或活动本质上是一连串理解的状态所构成。”③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74页。也就是说,缺少世界3之中的客体作为分析的构件,理解过程都无从谈起。明确地说,“理解的活动本质上就在于运用第三世界客体。这种活动可以用通过想象猜测和批判的方法,或者如我常说的那样,通过猜测与反驳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图式来表示。这个图式(的最简单形式)如下:P1→TT→EE→P2。”①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174-175页。

这个认识图式是波普尔科学方法论的精髓,有必要简洁地说明下。导致科学理论产生的诱因是问题P1,这是认识的起点;天才智慧的灵光一闪,使我们初步得到了一个试探性理论TT,这个发生在世界2之中,属于科学假说发现的境况,它们是心理的、主观的。但是科学并未到此为止,而使科学成为科学的关键对于科学假说进行的排除谬误的检验EE,这个属于科学理论辩护的境况,它们是逻辑的、客观的。问题P2是在原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产生的新问题,之后还会有新的假说、新的验证,以至新的问题,如此不断地排除谬误、选择出正确的科学理论。这个模式:问题P1→试探性假说→排除谬误的检验→问题P2,能够一直推动科学进步,它是达尔文式的选择。这个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理论所给出的最关键部分,也是理解波普尔构造世界3的核心关节。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演进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现境况与辩护境况被很好地区分开来,心理的与逻辑的也能够被合理地安置。正如波普尔自己所言:“这个图式分析用途很广,而且全部使用第三世界客体,如问题,猜测和批判性论据。然而,当我们试图去理解时,这图式是对我们在自己主观的第二世界的所做所为进行的一种分析。”②同上书,第175页。这个认识图式也将世界2与世界3的关系清楚地安排了,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存在分别归属于世界2和世界3。而且,这个图式就是世界2中生产出的科学假说升格成为存在于世界3中的科学理论的逻辑道路。由此来看,科学理论的发展类似生命过程的进化。所以有了世界3和认识图式,我们也就可以理解波普尔走到这条路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与他关于客观知识的进化论模式有关。“世界3”的成员是客观知识、实在客体,但它们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物,具有自主进化的特性。它们在一套不断重复的问题—猜想—批判—检验的图式中进化、不断地趋向真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波普尔不可能真正认同柏拉图—弗雷格的“第三域”,因为“世界3”是一个不断进化成长的世界,这一点是内涵于他的科学方法论之中的。也许本格以及本格的支持者不满意这样的回应,因为这一争论是根本性的,而介入这一争论则需要专题讨论。这里所能做的,只是尝试将波普尔区分发现境况与辩护境况的方法论原则解释清楚。

综观,波普尔虽然没有能够做出很好的概念分析工作,仅仅给出一些糟糕的先验论证,而试图走中道的调和平衡也失败了。但是,波普尔对科学知识和抽象存在采取了反心理主义策略。此一策略引发大量争论,其问题增殖力是需要肯定的,让哲学家有后续工作可做。

(责任编辑:肖志珂)

随笔与访谈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项目“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7)、2015年度复旦大学文科项目“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项目编号:WJH3155001)资助。

作者简介:刘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16)01-0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