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物资采购廉政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2016-03-28杜伟钊张莹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廉政风险物资采购医学院校

杜伟钊 张莹

摘要:医学院校物资采购是廉政风险高发领域,通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建立风险矩阵,提供风险应对策略,探索医学院校物资采购廉政风险评估机制,以期建立健全医学院校物资采购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关键词:医学院校 物资采购 廉政风险 评估机制

一、研究背景

(一)相关概念

医学院校物资采购,是医学院校基于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等活动中对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物资采购的需求,由医学院校高级管理层,以及采购、验收、仓储、会计、使用、法务、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或者功能小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在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计划、合同、招标、供货商选择、数量、价格、质量、物资保管、结算付款以及期后事项等相关环节中,施行决策、执行、监督的行政管理过程。

廉政风险防控,是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按照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循环机制(PDCA循环),采取预防、监控、处置等措施对各类廉政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创新,在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腐的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廉政风险评估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一环,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举措。

(二)研究现状

随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推进,以及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全面推行,医学院校物资采购作为组织重要经济管理活动和廉政风险防控关键节点,正在面临提升组织自主管理水平、完善配套权力制衡机制、落实廉政风险防控要求、发挥采购监督评价作用的战略动因和政策需求。医学院校如何顺应大学治理理念与内控规范要求,在单位整体层面和业务活动层面,建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的物资采购廉政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已成为目前廉政风险防控亟待研究的一大课题。

现有文献检索显示,廉政风险具有普遍性、可测性、不确定性、客观性、发展性等不同特点,已有部分纪检、审计、财会等专业人员从高校行政权力、高校设备采购、医学装备采购、企业物资采购等不同视角,对廉政风险的内容分析、评估机制、防范对策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上研究为医学院校进一步提升风险理解和处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问题的提出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主要借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风险评估框架,通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四大步骤,尝试运用相关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探索建立医学院校物资采购廉政风险评估机制。

二、医学院校物资采购廉政风险评估机制

(一)目标设定

医学院校物资采购是廉政风险多发、高发领域,常出现设备闲置效益低下、政策合法合规性风险等问题,甚至“窝案”、“串案”的发生。物资采购廉政风险评估的目标便是将其廉政风险控制在医学院校所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规范权力运行,规避廉政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终建立物资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二)风险识别

医学院校物资采购总体流程大致可分为采购计划申报审批环节、采购申报价格环节、采购合同环节、采购计划执行环节。采购计划申报审批环节的风险点大致包括:采购计划未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临时动议等造成的程序失控、采购计划未经专家论证、部门领导审批等造成的采购依据不当、大额或复杂的采购计划未进行分解、采购计划与其他计划产生不协调等。采购申报价格环节的风险点大致包括:未能明确价格标准、使用无效或低效的价格信息系统、采购效率低下、形式化的价格审查、价格组成内容单一化、物资使用单位或物资管理部门与供应商串通价格作弊风险等;采购合同环节的风险点大致包括:合同与现行国家规定相悖、合同起草无依据、盲目签订采购合同、无效合同、合同条款模糊、不完善、带有对医学院校不利条款、合同违约、不严格执行合同、违背原合同签订补充协议、合同档案管理混乱等;采购计划执行环节的风险点大致包括:未按国家或医学院校规定采取与采购额度相适应的采购方式、供应商不具备相应资质、改变供应商、采购价格虚高、质量检验流于形式、计量不符合实际、物资保管低效、票据作假、手续不完备的付款申请、付款提前或滞后、付款不实和违规结算等;采购后续环节的风险点大致包括:物资超储积压或储备不足、物资账与财务账账实不符、物资使用质量低劣、物资使用效率低下、无效的内部监督等。

(三)风险分析

工作机制层面:物资采购业务部门、合规部门、监管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应当立足岗位职能、聚焦主体责任,从规范权力运行和建机制破难题出发,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评估机制。物资采购部门定期开展风险自我评估和控制完善,财务、审计部门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领域发挥确认作用和咨询服务功能,纪检监察部门在“三转”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物资采购风险信息的收集和研判,采取备案的方式对物资采购实施监督,不定时不定项实施现场监督,通过调阅文件资料、接受举报等方式加大监督力度。管理技术层面:可以运用风险矩阵模型,在梳理业务流程环节,分解责任权力体系的基础上,对物资采购所有潜在问题进行梳理,逐个评估这些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按低、中、高(或极低、低、中、高、极高等更多层次)进行分类。之后,应逐个评估这些潜在风险发生之后对物资采购项目的影响,也按低、中、高(或更多层次)进行分类,由此组成风险矩阵(见图表),对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进行逐一梳理和归纳。

(四)风险应对

针对各流程环节上潜在的风险点,从风险矩阵来看,若潜在风险在“危险”区域,则应不遗余力阻其发生;若潜在风险在“高”区域,医学院校则应支出相对合理的成本来阻止其发生;若潜在风险在“中”区域,则应采取一些适宜的措施来阻止其发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发生后造成的影响。通常采用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策略,若风险程度低微,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亦可保留该风险等,若阻止发生的成本大大超出医学院校设定的可接受范围,则应改变计划从而消除风险,或者消除风险发生的条件,规避该风险的发生。医学院校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等各种手段,在评估了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成本效益之后,通过部门三重一大会议、专家论证、管理咨询、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院校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制定不同策略,最终将剩余风险控制在期望的风险容限内。

以某医学院校为例,物资采购部门层面,严格执行采购申报和审批制度,做好事前论证和审批,防止物资采购后无存放场地或重复购置导致物资使用效率低下等风险。严格执行国家和医学院校关于招投标采购、协议供货、自行采购等相关规定,避免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招投标。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提高物资采购的管理水平,搭建物资与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在低价设备采购过程中,通过仪器设备竞价采购系统,采取“背靠背”的方式报价,规避价格风险,对协议供货进行了延伸和有效探索。纪检监察部门层面,与物资采购部门一起,做好物资采购人员的廉洁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法制教育,签署《廉洁承诺书》和《主体责任承诺书》,提高物资采购人员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推动“三重一大”制度进部门、进系室,从程序上防控廉政风险。

三、结语

医学院校物资采购应通过组成物资采购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对医学院校在该领域的廉政风险承担全面的主体责任,制定并适时调整完善制度,多部门参与配合、共同实现控制监督体系联合治理效应。从初步评估风险,制定实行应急计划和风险策略开始,持续运用并不断改进评估机制,逐步确立每个廉政风险点的防控措施和责任主体,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不断总结经验,创新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8-292.

[2]贺志东.中国内部审计操作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249-261.

[3]范春梅.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84-87.

[4]何希耕.高校设备采购领域的廉政风险及其防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0):234-236.

[5]董立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研究[J].唯实,2012,(3):35-37.

[6]白致铭,常军勤,赵晶等.高校行政岗位廉政风险评估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0):18-19.

[7]钱大益,孟兆磊,刘仁霖等.高校设备采购工作廉政风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3-6.

[8]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设备采购廉政风险防范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219-221,231.

[9]罗燕,黄兆云,黄爽等.医疗设备采购的风险和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07,(12):31-33.

[10]金鑫,刘吉祥.医疗仪器设备采购风险与规避[J].中国医学装备,2009,(3):25-27.

[11]金鑫,刘吉祥.论医疗仪器设备采购风险及规避[J].中国医学装备,2010,(1):26-28.

[12]张洪鹏,周丹,贺密会等.卫生装备采购风险的评估[J].医疗设备信息,2007,(5):58-60.

[13]夏冬艳.浅谈风险矩阵法在采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2,(36):66-67.

[14]周立云.基于风险导向的物资采购和存货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4,(9):62-67.

[15]曹艺婕.HY电力公司原材料采购风险评估及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4.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

猜你喜欢

廉政风险物资采购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医院物资采购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