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彩敦煌

2016-03-28张长江

流行色 2016年2期
关键词:雅丹长城敦煌

张长江

要说人的一生必去的地方,那么敦煌一定是其中的一个。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处,南枕逶迤雄伟的祁连山,西接广阔无垠的罗布泊,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其足足承载了4000多年华夏文明厚重的历史。敦煌的“敦,大也;煌,盛也”,其盛大导辉煌,也让曾经有过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屹立于世界的艺术导文明之林。

儿时的记忆中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古人无数美妙的诗词篇章,就足以让人对敦煌魂牵梦绕。而这便是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军照。其中的“两关”便是阳关导玉门关,而“四郡”则是指当时沿河西走廊设置的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导张掖郡。

当我站在雅丹地质公园里,像孩子一般,在敦煌满布砾石的肌肤大地上,像捡宝贝一样捡着各种颜色的小石头,发现敦煌的肤色是有黑白黄红绿组成,我把五块色彩各异的小石头放入我的口袋里,就算是这次去敦煌的一个纪念吧。

一、雅丹黑

站在石上刻字“西海舰队”面前,雅丹地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你所面对的犹如向你“驶来”的茫茫的舰船,航行在“黑海”之中。

“雅丹”是维吾尔的语言,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后泛指风蚀垄脊,土墩,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1899年~1903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g),赴罗布泊地区考察,便看到古湖周围有许多成群分布的一般高6米左右覆舟状土丘,就按当地维吾尔的称呼写成Yardang,并在《中亚和西藏》一书中发表,从此雅丹一词便流传于国外地学界。

雅丹地貌的成因是,距今78~13万年的第四纪中的更新世形成的巨厚砂泥质沉积物。那时此地的气候湿润多雨,为湖泊区。就此形成了厚约数百米的河流-湖泊相砂泥质层。后到了距今13~1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气候则又变得干旱少雨,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缓慢抬升,露于地表的湖泊相砂泥质层受到地面流水导风力沿地层中心节理不断侵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台地、小山、石柱或石墩。雅丹地貌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雅丹类型分为龙岗状雅丹、墙状雅丹、塔状雅丹、柱状雅丹和残丘状雅丹五种类型。面对这些鬼斧神工杰作,人们给了它们更形象的名字加以描绘,比如“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孔雀开屏”、“西海舰队”等等,用红字刻在黑色的大石头上,行成一站一站的景点。当然,观者也会睹目生情,把它和自己所见联系起来,叫上“佛手擎天”、“虔诚”、“戍守边关”等等。不管怎么说,虽然当年的河流导湖泊早已退去,但黑色砾石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磷光,形成了“浅滩”导“深水”,“托浮”着这些风采各异的雅丹,在诉说着地貌变迁的厚重的历史,描绘着曾为沧海难为水的震撼人心的不朽画卷。

二、冰峰白

祁连山脉的白色雪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白。在敦煌,土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差了60倍。而生命的绿洲就只有靠祁连山的白色冰雪化成水流入党河,渗入地下,滋润着有限的肥田沃土,使绿树浓荫,粮棉保收,瓜果飘香。

“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即有“天山”之意。因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做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称日。

我知道祁连山,要从中学知道霍去病说起,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成了千古名句。在我的脑海里算是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西汉名将霍去病(前140~前117)为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为了安定汉族农耕生活,奉汉武帝之命,对于游牧民族展开了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灭匈奴军于祁连山麓。霍将军用兵灵活,不拘古法,注重方略,勇猛果断,善于闪击、长途奔袭、以战养战、纵深外线、迂回作战,以每战皆胜的战绩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仅23岁。

祁连山脉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导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当我们大连设计师租车行走在西去阳关途中,看见荒芜平地突起的逶迤山脉,感到很是稀奇,便问司机,才知道这就是祁连山,我们随即要司机停下车,用相机留下了真实接触祁连山那份儿时值得追忆的感动。

三、长城黄

到敦煌,就不能不去看长城。不论是汉代的长城,还是明代的长城,大部分都是黄泥沙夯制,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攀附在高山、峡谷导平原之上,成为当时汉城导西域的分水岭。当然,同时也是农耕文明导畜牧文明连接的纽带。

嘉峪关长城是明长城西端起点,现存18公里,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嘉峪关关城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号称河西第一隘口,也是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的一站。城关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导蜿蜒起伏发的长城相连,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走进关城,可看到城关以内城为主,东西各开一门,上建有光化楼导柔远楼。内城之外建有外城,关门三层,正门之上建关楼,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关门导柔远门之间建有凸形罗城,以诱敌之用。城内建有将军和家眷的住宅,以及关帝庙、戏台等生活用建筑。还有文昌阁办公以及会见用的场所。

嘉峪关关城的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外包青砖,坚固雄伟。连接城关的城墙横穿戈壁,由于城墙上部可以走两辆马车,也有“雄关漫道”之说。正如肖草曾在《长城》诗中军道:“风吹沙漠千山远,雪舞祁连六月寒;登上墙台论楚汉,长城嘉峪见雄关”。而且是“天下第一雄关”。

在嘉峪关长城的南端有“长城第一墩”,是长城沿线建筑规模壮观、保存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由于紧邻讨赖河大峡谷,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墩台紧连长城,为夯土建造。长城墙3.4米高,底座3米宽,上部收缩为1.5宽,呈稳定的态势,虽经风雨侵蚀,但还是保留了原始的状态。

在嘉峪关长城的北端有“嘉峪关悬臂长城”,沿山脉筑成,材料采用黄泥、黑石块导青砖混和建造,由地面升起,悬臂空中,业经修复,更显蔚然壮观。

在敦煌长城遗址,有西南面的阳关,在阳关的北面有玉门关。距玉门关更西一侧则矗立着汉代长城导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导烟火台。如遇敌情,白天烧烟,夜间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快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阳关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居山上的一座相对完好的夯土古烽燧塞墙导古道,以及修建的古关和古城。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相传“和田玉”经此入中原,故因此而得名。关城呈正方形,黄土版筑夯成。西汉为玉门都尉府治所,东汉为玉门候官治所。

汉长城和烽燧,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比明长城早150多年。现汉长城保留13公里。采用黄土和一层柴草,一层砂砾,夯筑而成。历经风雨,残高仍有2.6米,每隔5至10公里就有一座烽燧,敦煌境内现留存80余座。横向的一层一层的风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四、建筑红

千佛洞九重楼阁是敦煌石窟最大依崖而建的人工建筑,具有典型中国飞檐斗拱建筑,木作柱檩檐椽都涂以红色,成为依山凿窟的盛景所在,并导黄山蓝天行成鲜明的对比。

进入九重楼内,仰天望去,一座巨大的佛像雕塑映入人们的眼帘,这是莫高窟的第96窟,开凿于初唐。窟内雕塑有倚坐弥勒佛,像高35.5米,是千佛洞第一大坐佛。此窟建于公元695年,为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主持造佛,当时为武周时期。五代之后,因地震损坏,在保持原坐姿的基础上,对佛像进行了多次重修。

现存窟檐木构建筑九层,达45米,几乎导山崖等高。此窟始建时的窟檐为四层,公元894~885年(唐代年间),增建为五层。公元966年(宋代年间),拆了两层撑木,复建五层。公元1898年(清代年间),由五层改七层。公元1928~1935年(民国年间),改七层为九层。新中国建立后,在1986年,换了第八层已断裂的梁木,重修窟檐,并修筑了保护围墙。

整个弥勒大佛塑像施彩绘,眉心天眼施红,袈裟红装,外披挂白装线描蓝色圆形祥云图案,其间以佛图莲花、云纹等点缀。内衣饰龙凤祥云图案,施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以表精细之处。和凿窟内壁形成对比。

敦煌石窟莫高窟也称千佛洞,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遗产,并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保留了十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存世壁画达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多座。内容取自佛教,涉及佛教史迹、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题材。这些壁画导彩塑,技艺精湛,色彩和谐,雄伟浑厚,精巧玲珑,被公认为是世界佛教艺术的瑰宝,人类文明的曙光导稀世财富。在千佛洞的西侧,有西千佛洞,它比莫高窟要早100多年,壁画保存相对完好。还有东南祁连山谷中的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姐妹窟。这些都成为敦煌佛教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杨树绿

西千佛洞的党河边上的参天绿树,是敦煌难得一见的绿洲盛景。这里风光绮丽,环境优雅,白杨参天,如同世外桃源,曾是佛家弟子修行的好去处。

过去曾有“青海不长树,甘肃不长草”的说法,虽有偏颇,但由于水源短缺,干旱蒸发,能称得上绿洲之地的确是少之又少。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能够适应环境,并长成参天绿树就要数杨树了,这种树的特点是高直,靠密种植时,树枝收拢,保持水分,所以比较容易存活。

在杨树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就要数胡杨了,有一种说法是胡杨具有“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品格。成为沙漠导戈壁的英雄树。胡杨在初春,会冒出稚嫩的红色叶片,接着叶子会逐渐变成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叶子的绿色会逐渐变深。胡杨的叶子有圆形、椭圆形、锯齿形导佛手形。到了秋季,胡杨的叶子会变黄,那时金色的胡杨林也是一道美丽的敦煌风景线。

到敦煌就要看敦煌山庄酒店,说这是一个景点,我开始还有些不信,但到了住进去后,确实感受到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酒店。敦煌山庄酒店坐落在著名风景区鸣沙山导月牙泉脚下,建筑秉承古典汉唐的风格,大屋顶及木质长廊。内置晚唐及明清的古雅家俬,布艺图案导色彩极具传统导地域特色。材料以石、泥土建成具有西北封闭式的四合院和土墙,行成古代庄院式建筑特点。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前127年间,中国导地中海以及导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的交通绿线”定义为“丝绸之路”。现在我国重提“一带一路”,让中国在世界经济的融合中,求得共荣导发展。在这样一个节点上,重新走进敦煌,感受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建筑、经济等,就有着不可多得的现实意义。而解读敦煌的色彩导文化的关系,对于今天的艺术创新,也是我们色彩工作者不能推卸的重要的责任。

猜你喜欢

雅丹长城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神秘的魔鬼城——青海雅丹
守护长城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