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创新

2016-03-28易芳

教师·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职高语文教学

易芳

摘要:目前,我国的职业高中(以下简称“职高”)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片面地追求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学管理相对比较滞后,教学理念比较落伍。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职高语文教学有待创新。本文简单阐述几点职高语文教学创新的途径(方法),期望能够为职高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职高;语文教学;创新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56-01收稿日期:2015-10-19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为国家建设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为了有效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的全面应用,提升职业高中教育质量,教育部对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一、革新教学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育,其教材内容的编写,需要与社会发展状态以及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高的语文教材编写人员要具备实时掌握社会发展动态、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等来综合考量教材内容的编写,不得过于理论化,要具有实用性(降低理解难度);并且教师在课堂教育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多地融入一些职业技能。例如,在求职信或者应聘书的书写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就业面试的情境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口头表达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书面表达方式。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刻板的书面表达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加全面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内在需求,合理地筛除或增加教学内容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的职高语文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快节奏;而且,职高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不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需要革新,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职高语文教学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多方面的教学手段,如利用互联网技术,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呈现我国职高学生的现状、职业发展特点、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等,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感受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也启迪教师适时地转换教学方式;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实际岗位实习,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综合素养;增加课外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创办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校外实习;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企业专家讲座,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等。

三、提高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改革,需要在强大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支撑下进行,目前,大部分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其创新能力比较低下,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具体做法可以有:开展创新大赛(包括就业方案设计、案例的分析解读、企业项目规划等),但是要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给学生一个企业发展成功的案例,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一套项目设计的方案,教师作为参与者和指导者,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使得学生的思想空间得到拓展,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够督促学生准确掌握自己的就业方向,能够有效提升职高学生的就业率,对于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创新,实际是指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下的就业现状,革新落后的教学方式,增加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继而转化为学生强大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建设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带动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我国职高的教育水平。虽然本文的阐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不能忽视其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郑燕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策略职业教育,2014,(8):57—59.

申立娜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散文百家(下),2015,(3):104.

猜你喜欢

就业为导向职高语文教学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