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课堂与和谐德育的构建略谈

2016-03-28陈应梅

未来英才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朋友德育妈妈

陈应梅

摘要:生态课堂的提出,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冲击波,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构建和谐德育,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作为关注学生心灵培育与道德情感体验的品德学科教育,努力构建生态课堂以追求和谐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生态课堂和谐德育的构建

最近几年,新课标所倡导的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树立人本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建立新的课程观,建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教学要体现出高效益,要真正实现其价值意义,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课堂和改造课堂,使教育生态化,努力建设生态课堂,绿色课堂,构建和谐德育。

一、创设课堂生态环境.促进认知与践行的和谐统一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环境。构建生态课堂指的就是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生共长的教学氛围,把那些枯燥乏味的道德知识在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呈现,努力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这样,冷冰冰的道德知识就内化为孩子心灵的智慧,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共生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二、尊重个性生态特征,实现教学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任何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其内含的每一个生态元素都会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地生长、发展。在生态课堂中,学生就是最基本的、最活跃的“生态元素”,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生态特征——不同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思维特征和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生态特征,就是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以创新的教学方式造就学生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让学生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变知识灌输为引导探究,同时提出德育理念

我国教师非常注重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解决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要求学生直接记住教科书上的那些“真理”和结论,并通过考试来检验这种灌输的效果。在这个“灌输”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仅仅是知识本身和学习结果,忽略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探索的教学方式,虽然使学生能够“多快好省”地记住大量现成的结论,但付出的代价是思维的钝化、想像力的贫乏,这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性,既不利于学习知识,更不利于创造。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目的是无法达到的。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本身并没有过时,问题是应该怎样去获取知识。

生态课堂告诉我们,首先应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有效落实基础知识,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例如,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不应仅仅只是一个传授物理知识的简单过程,而更应该是一个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贯穿物理思想方法的过程。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过程和学生物理思想的领会过程,而这个过程决不是我们仅仅通过单调的“灌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学生不同于工厂里的产品,他们是有生命的,是作为活生生的人而出现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思考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作为指引者出现。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意犹未尽,因为课堂给予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望,同时也体现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让学生们在课堂里能自主的学习,成长。

四、追求生态教育模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生态教育模式指的是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观,是在克服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后发展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生态教育强调向完整品格教育和健康人格养成的回归,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教学案例:一年级第二单元《进厨房》其中一课是上超市,对于现在的孩子,上超市的知识已经非常丰富,缺少的是独立购物的经验和选购物品的知识,于是这一次我设计了“超市买礼物”活动。

师:这个星期日,父母送你到超市门口,给你50元钱,请你独立购物,你要买什么呢?

小朋友可兴奋了,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有自己独立支配的权利,他们要买的东西可多了。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我买喜欢吃的薯片,果粒橙。”“一个喜洋洋玩具,我早就想买了,可妈妈不同意,这次我要去买来。”……

看样子,在孩子的心目中,去超市就是给自己买东西。可本单元的主题是进厨房,主要是教育孩子购物时心中要有家人,让孩子能够帮父母去超市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学会关心父母。

于是,我又进一步引导:“妈妈去超市一般买些什么?给谁的?”

同学们马上说:“买牙膏、买肥皂,我们全家用的。”“买水果,买早点,是我喜欢吃的。”“给爷爷、奶奶买补品。”……

师:“妈妈买东西和小朋友想买的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马上就意识到:妈妈给全家人买东西,而小朋友只想到自己。

“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去超市不仅要给自己买东西,还要给家里买些需要的东西。‘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我们先给妈妈或奶奶买一样礼物吧,买什么呢?”我又因势利导。

“我给妈妈买一个枕头,妈妈经常说头颈很酸,我想买一个软软的枕头送给妈妈。”小朋友开始从家人的需要出发考虑礼物。

“给奶奶买热水袋,奶奶怕冷。”……

看样子,同伴交流给了孩子们不少启示。

讨论之后,孩子们都有了明确的购物目标。

那个双休日,他们开始了愉快的购物之旅。回来之后,孩子们又有了更多的体验。

“50元钱只能买一点点东西,我为了买妈妈的礼物,只好不买自己喜欢的木糖醇了,不过我还是很开心。”

“收到我买的保温杯,妈妈直夸我能想到别人。我觉得给妈妈买礼物很快乐。”

“去超市买东西要先想好有什么需要的。不能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这样,要花很多钱。以前,我一定要妈妈买玩具,买文具,现在,我把需要买什么物品先记下来,然后自己去超市买,不再乱花钱。”……

看来,小朋友这趟去超市的体会很多,不仅学会了有计划地花钱,而且懂得了关心家人。这些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很高深的道理,他们在生活中学到了,在这次活动中体验到了。事实上,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灌输大道理,而是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从而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将所知转化为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打造生态课堂,其实就是将课堂的主体从教师转为学生,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德育的传承和积累向德育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猜你喜欢

小朋友德育妈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找茬儿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