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概念及其实践应用

2016-03-28杨贺麟刘佳昱高张宝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68

科技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

杨贺麟,刘佳昱,高张宝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68



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概念及其实践应用

杨贺麟,刘佳昱,高张宝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可穿戴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创新技术,将传感器、多媒体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等嵌入到人们的衣服或者配件中,创造出可穿戴设备。可穿戴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依靠传统手持设备进行网络访问的界限,可以简单方便、快捷的实现数据的获取和分享,从而高效的与外界保持社交关系。将可穿戴电子信息应用到对抗领域的设备就是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是电子信息对抗新技术的探索。

关键词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实践应用

可穿戴电子信息设备就是一种可以穿在人体身上的一种便捷式设备,是在功能软件化技术、高密度集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穿戴设备或者可以直接穿在人们身上,或者可以整合在人们的衣服或者配件上,利用起来非常便捷,携带非常方便。应用其对抗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就是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1 可穿戴电子信息设备概述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硬件设备,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软件支持等技术来实现更大的功能。存在的形式主要以便携式的配件为主,具备计算机的功能,可以连接在手机或者各种终端配件上。

可穿戴设备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涉及到人的隐私问题和对人们产生的辐射问题[1]。电子工程系的教授认为,智能手环等是通过传感器把人体的温度和脉搏压力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存在的电磁波将电信号发射给手机等数据终端,最终实现信号的传递。由于可穿戴设备发射的距离较短,信号强度相对较弱,因此产生的辐射也相对较弱。

2 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结构和应用优势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种电子设备都在向可穿戴化的方向发展,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分支。

2.1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结构

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是将可穿戴设备应用到对抗领域,其构成和传统的电子对抗设备一样,主要由电源、频率源、信息处理器、信息接收前端、功率放大器、宽带天线、上变频、下变频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结构组成。在实际中应用的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应该根据其实际的用途有选择性的选择可用的结构,并不需要将所有的结构都用到一个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中[2]。例如对于穿在人体身上的告警服,主要是针对会对用户产生危害的电磁福进行警告,实现电磁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而对于远离用户的危险电磁辐射源是不需要进行发射的,所以他的结构中可以不包括中频数模变换、功率放大器和上变频等结构。

2.2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应用优势

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和传统的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在应用上取得了人们更高的关注。

1)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高度集成性,可穿戴设备本身就是高密度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融合,因此具有高度集成性,在外形上比较小巧,佩戴起来非常方便,几乎不占较大的体积,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减少用户的负重,并且不用改变传统的穿戴习惯,所有部件的设计和选材都以轻质化的材料为主。

2)高度智能化是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另一大优势,可以达到人体和机械的有效融合,通过人体穿戴的一些便携式设备便可以满足人体的各种需求。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还具有认知能力,设备可以准确精确的分析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智能化服务,甚至比用户自己还更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使用户体会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3)人机融合交互的紧密性: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可以和用户的行为以及意识进行紧密的融合,通过分析人体对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设备会对人体的信息进行反馈,最终达到人机的高度融合。

3 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实际应用

可穿戴设备在2012年以谷歌眼镜的形式出现而被人们熟知,因此2012年也被人们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可穿戴设备发展在迄今为止,更多的是以智能手表和腕带等产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也是在智能手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最基本的手表等产品之外,后来又出现了以脚为支撑以及以头为支撑的产品[3]。以脚为支撑的主要包括鞋子、袜子等脚上或者腿上的佩戴物,以头部为支撑的主要包括眼镜、头盔等。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各种智能手环也慢慢出现,通过智能手环便可以控制手机,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在可穿戴设备兴起之后,可穿戴健康设备也逐渐发展起来[4]。首次研发的可穿戴健康设备是一种让盲人可以看得见的背心,以头戴式摄像头的形式存在,摄像头获得的图像通过背心上的网络转化为触觉意识,让盲人看得见。可穿戴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最优先和发展的领域便是健康领域,通过可穿戴技术创造的可穿戴健康设备,可以干预和改善人体的健康,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城市中患有常见病的人群。例如对于有颈椎问题的人群,通过佩戴可穿戴设备在颈部,就可以随时随地轻轻松松的为病人的颈部进行按摩。对于失眠的人体,通过佩戴可穿戴的眼镜,可以通过干预人们的脑电波而帮助人们进入睡眠状态。

在对抗领域,可穿戴设备同样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战场的单兵对地面监视雷达的对抗。监视雷达用于监测对方地面的车辆、人员以及飞行器等的活动情况。为了防止受到敌方的监控,地面的突击步兵可以佩戴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通过电子侦察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定位战场中敌方的监视雷达。此外,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还具有一定的干扰性[5]。可以通过欺骗干扰来保护士兵的突防,让地面的敌方监视雷达无法发现目标或者指示错误的目标。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尤其在烟雾和夜间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可以发挥更巨大的作用。

4 结论

可穿戴电子信息设备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在对抗领域,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对抗和干扰敌方在我方的地面监视雷达,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断对方的通信路线,削弱对方的协同能力。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更加智能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为对抗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许鑫.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领域应用及其对信息服务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22):136-137.

[2]吴晓芳,张斌,田中成.电子对抗的非军事应用初探[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4,25(32):164-165.

[3]邓世洲,王秀民,刘帆.可穿戴医疗设备引发的信息隐私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1(24):89-98.

[4]冯三明,田文杰.传感器技术在可穿戴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32(16):23-25.

[5]王雪玉.可穿戴设备:银行开发应用的新领域[J].金融科技时代,2014,21(23):12-13.

作者简介:杨贺麟,所在院校为沈阳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5-0126-02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