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粮田”实现“吨粮”的路径探索
2016-03-27商城县农业局张兴文胡名凤李超
商城县农业局 张兴文 胡名凤 李超
“吨粮田”实现“吨粮”的路径探索
商城县农业局张兴文胡名凤李超
高产高效吨粮田开发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创举,是粮食增产的一种有效措施。发展吨粮生产,促使粮食生产登上新的台阶,在我国平川地区已成为事实,那么在商城这样的丘陵垄岗山区县,如何实现吨粮生产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商城县“吨粮田”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建设吨粮田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吨粮田的概念、建设背景及现状
(一)概念
吨粮田,指的是全年粮食一季或多季每667m2产量在1t以上的农田。它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具有复种指数高、集约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的“四高”特征 。
(二)背景
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省将集中打造400万hm2高标准吨粮田。《商城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商城县要打造0.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在1t以上的吨粮田。
(三)现状
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小农水项目、交通田间工程项目、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退耕还林巩固后期成果项目、农田林网建设项目等一批涉农项目的实施,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商城县已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粮田1.2万hm2。
二、商城县自然条件与水稻生产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7′~115°37′,北纬31°23′~32°05′,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 004.4h,年日照率为45%,6—8月日照时数较多,11月至翌年3月日照时数较少。≥0℃的活动积温为5 648℃,≥10℃的活动积温为4 977℃。年平均降水量为1 198.2mm,由南向北递减。夏季雨量大,占全年降水量的44%,春季雨日最多,秋、冬季雨雪量和雨雪日数较少。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喜光作物,商城县籼稻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20~145d,需要活动积温2 875~3 350℃,降水量500~750mm, 日 照 时 数800~1 000h。全县此期≥10℃的活动积温历年平均值为3 688.9℃,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816.6mm,日照时数历年平均值为904.7h。粳稻播种在5月上中旬,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40~160d,需要活动积温3 200~3 600℃,降水量700~800mm,日照时数800~1 000h。商城县此期≥10℃的活动积温历年平均值为3 731.3℃,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807.6mm,日照时数历年平均值为891.4h。由此可以看出,商城县不论种植籼稻还是粳稻,光、热、水条件都可以满足,水稻是商城县的适生作物。
三、商城县吨粮田种植模式及评价
(一)种植模式
在丘陵、垄岗、山区以水田为主的商城县,实现吨粮生产有哪些途径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种植模式:
1.“喜看田畈涌金波,满怀欢欣收吨粮”。2008年9月1日,袁隆平院士来到商城,走在商城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片金灿灿的喜人景象,籽粒饱满的稻穗随着微风轻轻荡漾,田野里弥漫着稻香。78岁高龄的袁隆平一边观察,一边感叹“丰收已成定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袁隆平让工作人员现场测算了一下,每667m2水稻理论产量可达1 100kg,按照八五折计算,折合每667m2产量应为935kg。这是国家水稻研究中心18个“Y两优1号”超级稻高产示范点之一的商城县百亩核心攻关区,单季可望实现吨粮。
2.“高产创建树标杆,稻麦接茬产吨粮”。2010年仲夏,牵手合作社种植的85.7hm2小麦,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入库35万kg,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5kg。其中,“农业局小麦课题组”在该合作社建立的10hm2高产攻关田,经实测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为410kg,高产田块每667m2产量达到550kg。合作社刷新了商城大面积种植小麦单产历史记录,高产创建为商城县小麦单产树立了新的标杆。加上上季水稻每667m2产量600kg,稻—麦接茬终于实现了吨粮梦,更重要的是每667m2纯赚300元。
3.“规模流转重复种,双季稻冲吨粮梦”。2011年新春伊始,牵手合作社理事长董顺笔就没闲着,流转的133.3hm2田地,除了已种66.7hm2小麦,还有几百亩白茬田,种一季水稻太浪费,如果能提高复种指数,肯定能多收益。恰巧有一位在外工作的亲戚说江西双季稻种的好,可以试试。试试就试试,他通过亲戚在江西购买了90kg先农13号,种植双季稻4.7hm2,3月20日、22日分别采用软盘、大田拱棚两种方式育秧,7月18—20日收割,一季稻最高单产515kg;第二季用的是先农3号,7月1日泡稻,10 月20—26日收割,每667m2最高产量365kg。2012年,牵手合作社在商城县农业局农技人员建议下选用“早籼和中粳”搭配,种植双季稻12.7hm2,籼稻品种为H302,粳稻品种为“宁粳4号”,头季3月12日育秧,7月16日收割;二季6月28日泡稻育秧,11月10日收割,一季稻最高单产550kg,二季稻最高单产450kg。2013年,该合作社仍然采用“早籼和中粳”搭配,种植双季稻13.7hm2,头季3月10日育秧,7月16日收割;二季6月26日泡稻育秧,11月10日左右收割,一季稻最高单产580kg,二季稻最高单产490kg,双季实现超吨粮。
4.“农科院指导探索,再生稻生产结硕果”。2014年10月,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信阳市农科院有关专家指导下,在鄢岗镇肖寨村试验种植的2.67hm2再生稻收获了,再生季高产田块每667m2产量达到175kg,再生稻试种取得了初步成功。这就是实现吨粮的第四种模式——发展再生稻生产。
(二)评价
1.关于一季稻。一季中籼稻实现吨粮已成现实。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在湖南省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对6.8hm2杂交稻“Y两优900”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最终确定百亩片平均每667m2产量为1026.70kg。商城县百亩示范片也曾接近1 000kg,但这个产量只能是“专家产量”,为什么说是“专家产量”?以县农场百亩示范片为例:成立技术攻关组,制定技术方案,精确定量栽培(精确定量水、肥),软盘育秧,人工拉绳寸水栽秧,浅水活棵,湿润管理,人工薅秧3~4次,病虫害防治3~4次等等,再加上风调雨顺,一家一户亦或大面积,农户怎么可能做得到?实现吨粮难度大。
2.关于稻—麦两熟。商城县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农民有种植小麦的习惯和丰富的经验,据《商城县农牧志》记载,1957年商城县小麦种植面积达2.13万hm2;1981年全县小麦普遍丰收,出现每667m2产量200kg以上的公社9个,250kg以上的公社3个,250kg以上的大队36个,300kg以上的大队13个;每667m2产量325kg以上的生产队48个,350kg以上的生产队35个;每667m2产量300kg以上的农户48户,400kg以上的农户6户。1981年就有400kg以上的“群众产量”,而现在水稻单产实现600kg,在全县早已普遍,稻—麦两熟实现吨粮是可行的。
3.关于双季稻。据《商城县农牧志》记载,1964年余集公社皮冲大队江洼队社员陈寿文从湖北省麻城县白果换回双季稻早稻连塘早、西湖早和晚稻农垦58,在本队试种0.05hm2获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1975年双季稻单产和种植面积均达历史最高,全县种植面积7 675.7hm2,早稻单产304kg,晚稻单产237.5kg。1976年后,由于双季稻季节性强,投资大,水肥、人力、劳力、技术条件跟不上,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2年停种。双季稻在商城县连续种植近10年,没有出现大的灾害。
2011年,在停种30年后,牵手合作社让双季稻重出江湖。2011年双季稻每667m2最高产量880kg,2012年双季稻每667m2最高产量1 000kg,2013年双季稻每667m2最高产量1 070kg。
据商城县有关农业、气象资料分析,双季稻连作,选用中粳(晚稻中熟)与早籼(早稻早熟)的早、中、晚熟品种分别搭配,它们所需要的天数分别为203d、209d、219d,≥10℃的活动积温分别为4 448℃、4 608℃、4 863℃,而商城气温≥10℃的初、终日间隔历年平均为230d,积温为4 977℃;具有80%保证率的天数是225d,积温为4 850℃。因此,在种植双季稻若选用中粳与早籼的中、早熟品种搭配,热量资源能够满足需要;若中粳与早籼的晚熟品种搭配,热量资源基本够用。总之,商城种植双季稻只要错过早春冻害和晚秋低温,还是可行的,实现吨粮也是可能的。
4.关于再生稻。商城县种植再生稻历史悠久,据《商城县农牧志》记载,1954年商城有24个初级社、3 439个互助组、23 778个农户种植再生稻1.31万hm2,平均每667m2产稻谷15kg。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在适宜区内大力发展再生稻,比如重庆开县于2013年在岳溪镇实施的“中稻+再生稻”千亩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经市农委组织专家实收测产,一季中稻平均每667m2产量696.61kg,再生稻平均每667m2产量420.9kg,两季合计平均每667m2产量1 117.51kg。重庆开县纬度位置与商城县相当,均在北纬 30°~32°,其温、光、热、气、水等气候要素以及土壤、水源、地形、地貌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发展现状等社会经济条件也十分接近。2014年,商城农技站再生稻试种取得成功,虽然产量离吨粮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开县的经验作法,结合商城实际,进一步消化、吸收、创新,切实走出一条适合商城县再生稻发展的新途径,再生稻实现吨粮是可行的,且是四种模式中最节本增效的一种。
四、实现吨粮的措施
(一)重视农田基本建设
吨粮田开发指标是“粮”,落实在“田”。农田建设是粮食增产的基础。一是要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旱涝保收;二是要有一定的土壤肥力基础和投肥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为吨粮田开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在县、乡、村建成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农机、水利、良种、科技、购销、畜牧兽医、植保、经营管理等服务组织。特别是村级农田服务,如耕、播、灌、排、收、运等的物资和技术要落实到地块,对整建制吨粮田开发起到保证作用。
(三)建设一支农技推广队伍和切实可行的吨粮田综合配套技术
建立以县农业局为龙首,县农技推广单位为骨干,乡农业区域站为基础,村服务组织为桥梁,示范户为辐射点的“四级一户”农技推广网络。推广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包括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肥水运筹等。通过科技培训、现场指导、典型引路措施,提高科技入户率 。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粮食高产技术,水稻上突出精确定量、超级稻、机插秧、精确抛(摆)秧;小麦上突出机械条(匀)播、精量半精量播种、高效调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不断提高地力水平,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切实控制病虫发生危害。
(四)注重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注重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以新型职业农民业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五)制定建设吨粮田扶持政策
国家鼓励豫南稻区种植小麦,尽可能多地安排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请专家针对豫南稻区特点,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小麦品种;奖励扶持大户或合作经济组织,不论采取稻麦轮作、双季稻还是再生稻等哪种耕作方式,实现吨粮的,每667m2补助百元左右,以调动种植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