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联络员队伍的组建与发展探讨
2016-03-27朱拴成
朱拴成
科技期刊联络员队伍的组建与发展探讨
朱拴成
为了应对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不利现状,找到适应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需要的新途径,科技期刊联络员可以在科技期刊办刊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联络员队伍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操作难度大,缺少成功案例和经验,科技期刊有必要以新的思路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通过组建广而专的联络员队伍,帮助科技期刊扩大发行量、提高广告客户的信任度,并开展多方面工作。科技期刊组建联络员队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技期刊应对困境。
科技期刊;联络员;互联网思维;激励机制
[作 者]朱拴成,硕士,副编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执行主编。
科技期刊联络员是一个略显游离的存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从中可看到很多科技期刊招募联络员的启事,也有相当数量科技期刊介绍办刊经验的文献中一笔带过提到联络员。可见联络员确实在科技期刊办刊中扮演了角色,但其作用却难以评估。在为数不多有关科技期刊联络员的文献中,《生物学通报》介绍了其通讯员管理制度,分享了发挥联络员作用的成功办刊经验[1];《水泥》对通讯员队伍的作用、意义、建设、管理和成本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2]。笔者所在的《煤炭科学技术》杂志于1977年组建了联络员队伍,从1978—1998年的《煤炭科学技术通讯》来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联络员热情高涨、建议献策并与编辑部互动频繁,为《煤炭科学技术》提高办刊水平、扩大影响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为了适应煤炭行业的高速发展,更好地提升刊物影响,《煤炭科学技术》于2009年再一次组建联络员队伍。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在煤炭行业形势、技术信息来源渠道、技术人员对科技期刊的关注和热情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编辑部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联络员的积极性,取得了成效。从《煤炭科学技术》的成功办刊经验来看[3],科技期刊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是大有裨益的,但也必须承认在管理、运作、调动联络员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笔者认为科技期刊面临困境和挑战的当下,以新的思路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也许是破局的一剂良方。
一、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的益处
联络员通常来自科技期刊读者作者群体,或是高产作者,或是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热心读者,或是相关单位业务对口部门负责人;他们关注和认可杂志,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精力,乐于为编辑部建言献策和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编辑部和其所在单位的沟通桥梁和纽带,招募到一名优秀的联络员,等于盘活了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区域的资源。因此,组建一支得力的联络员队伍,是科技期刊寻求发展的有益尝试。
(1)扩大影响。科技期刊组建联络员队伍主要诉求是扩大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组建联络员队伍看做是一次事件营销[4],从发布招募通知、推荐、报名、公布名单到颁发证书等各环节,都可以引发关注和产生影响;二是通过联络员将编辑部的征稿、报道计划、通知、活动、动态等信息进行宣传和扩散,特别希望在本刊未覆盖的区域和单位,因为联络员的加入和努力宣传,以点带面,使本刊在该区域和单位被广泛了解和认可[5];三是联络员是科技期刊策划活动、组织会议的有力推手,帮助协调相关领导和同事参与活动和会议。
(2)协助征订。科技期刊的征订是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乎期刊的发行量和发行收入,并间接影响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通常通过邮局征订或者自办发行,虽然会有专人负责,但由于不是专职且精力有限,征订工作很难细化,征订效果往往难以保证。联络员协助完成科技期刊在本单位的征订工作,不仅可以细化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进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编辑部的工作量。
(3)开拓广告。联络员的覆盖面和人数,可以作为体现杂志影响的佐证。通过组建联络员队伍并对其进行宣传,亦可以作为开拓广告客户的辅助筹码。同时,也不排除联络员在适当的时机,帮助编辑部将其用户发展成为广告客户。
4)拓展稿源。对于很多行业的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投(稿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联络员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在单位技术人员的投稿方向。如果引导得当,可充实正刊稿源,并在增刊、论文集等方面拓展稿源。
二、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组建和管理问题。据调研,联络员队伍的组建通常是采取公开招募、“自主报名+单位推荐”的方式。科技期刊会选择在杂志、网站上发布联络员招募启事,并向相关单位寄送通知。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节省人力,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是对于编辑部而言,该方式较为被动,对招募联络员的结果无论是关注和响应的人数,还是对报名人员所在单位的覆盖范围、工作相关性、责任心等方面都缺乏掌控。二是联络员队伍能否组建成、人员的组成是否合理、组建的联络员队伍能否发挥作用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在管理方面,编辑部对联络员缺乏约束力,双方更像合作关系,联络员管理制度和规章很难起到实际管理作用,通常流于形式。
(2)缺乏激励机制,很难有效调动联络员积极性。据调研,组建联络员队伍的科技期刊大多采用每期赠送联络员杂志、颁发聘任证书的方式来承认和鼓励联络员,个别期刊还会评选优秀联络员并给予奖金奖励。这种方式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对于调动联络员积极性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却不适合现今的情况。从《煤炭科学技术通讯》可以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联络员热情度很高,和编辑部互动频繁并提出很多建议;《煤炭科学技术》也成功举办数次联络员会议,并对优秀联络员进行表彰。但是90年代后,《通讯》不仅发布少,而且不再有联络员的互动。随着信息获取的渠道的增多,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出版的兴起,技术人员对科技期刊本身的关注在不断下降,可投入的热情也越来越少,调动其积极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此外,受科技期刊运营模式和办刊经费不足的限制[6],也很难创新出有效的激励机制。担任科技期刊联络员最具吸引力和积极性的权利就是优先推荐稿件,但基层联络员推荐稿件大多质量不高,不仅大幅增加了编辑部退稿的沟通成本,也很容易打击联络员的积极性。处理联络员的推荐稿件,大幅增加科技期刊协调与联络员关系、调动联络员积极性的难度。总的来说,科技期刊需要联络员贡献的多,但能回馈给联络员的又太少,这严重限制了联络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3)活动开展难度大,联络员队伍难延续。对于一些松散组织来说,开展活动是增进相互了解、加强沟通的方式,能对下阶段开展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科技期刊组织会议和活动的号召力普遍不大、联络员所在单位支持和重视程度不够,联络员参加活动和会议存在较大难度。科技期刊很难通过组织活动和会议与联络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也让科技期刊在提高联络员队伍活跃度上显得捉襟见肘。此外,由于科技期刊与联络员的联络沟通方式单一、低效等多方面的原因,科技期刊对联络员的动态掌握不及时,存在单位或者岗位调动甚至离职退休仍在联络员名单中的情况。而且,如果不能使联络员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联络员长时间处于离线状态,那么联络员队伍将很难延续,最后只能形同虚设、不了了之。
(4)工作量大,缺乏专职人员。要想将联络员队伍建设好并积极发挥作用,需要投入精力做很多工作。适当组织策划切实可行的活动和任务,以激发或维持联络员为编辑部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经常与联络员保持沟通和联系,增进彼此了解,获取更多信息;在杂志征订、开拓协办单位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引导联络员开展工作等。上述的工作很多需要在日常开展,而且琐碎繁杂。科技期刊通常人手有限,没有专人负责联络员相关工作,通常由编辑兼顾。但编辑精力有限,在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很难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工作。
三、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的新思路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组建和发展好联络员队伍困难重重,而联络员队伍能带给科技期刊的收益却相对有限,投入大、产出小。故组建联络员队伍的科技期刊不多,也鲜有分享组建和管理联络员成功经验的文献,以至于在科技期刊的发展中,联络员价值并没有被重视,联络员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发挥,联络员的角色可有可无。但笔者认为,在当今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时代,人和信息等元素对于科技期刊的转型和发展尤为重要,联络员这一角色可能在科技期刊应对转型和挑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科技期刊面临订阅量大幅下滑、广告收入大幅下降的窘境,需要探索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联络员组建和发展模式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也将结合煤炭行业的情况来探讨《煤炭科学技术》计划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的新思路。
(一)联络员的覆盖面要广,定位要准确
联络员队伍的组建应充分考虑到期刊订阅、项目合作、广告开发、网站和微信宣传、数字出版等多方面工作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组建联络员队伍时,要有平台意识,联络员的覆盖面不仅要广,而且要定位准确。覆盖面广将会为开展各项工作带来可能,而定位准确是要求部门相关、岗位对口的联络员则会使工作开展更为直接和顺畅。《煤炭科学技术》根据以往联络员队伍的组建经验和业务发展需要,2016年拟再次组建联络员队伍,不再采用以往招募联络员的方式组建联络员队伍,而是分别专门联络各矿业集团技术中心或科技处,由该部门指派一名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该集团总联络员,并由该联络员召集下属各煤矿负责科技工作的人员担任分联络员;由总联络员建该矿业集团联络员QQ群,《煤炭科学技术》派员加入;由《煤炭科学技术》建立全国联络员总QQ群,邀请各矿业集团总联络员加入。该模式虽然工作量大、需要逐个矿业集团去协调和落实,但却保证了覆盖面广,联络员定位准确,可为后续开展工作奠定基础。截至目前,《煤炭科学技术》已经成功组建数个矿业集团联络员队伍,并处于稳步推进中。
(二)基于联络员网络开展各项工作
以《煤炭科学技术》为例,按照设想,各矿业集团及所属煤矿联络员队伍组建完成,形成覆盖全国煤矿的联络员网络,以联络员队伍为平台,可以在诸多方面拓展业务和开展工作。
(1)期刊征订。科技期刊订阅量下滑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基于联络员网络不仅可以将征订信息覆盖到各单位,还能精确到相关的责任人。编辑部如果在征订期加大沟通和奖励力度,必然可以大幅提高订阅量。
(2)网站推广。2016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以其所属的20种科技期刊为基础建设期刊集群网站——“中国煤炭期刊网”,该网站目标是建成涵盖煤炭行业所有科技期刊门户网站。网站的主要用户是煤炭行业科技人员,但仅仅通过各刊在杂志和网站进行宣传,影响范围相对有限、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从长远的发展考虑、特别是从商业开发的角度考虑,全国矿业集团及所属各煤矿技术人员都关注该集群网站并经常浏览是较为理想的状态。为此,出版传媒集团制作了宣传册,并寄希望于建成的联络员网络有针对性地将该网站推广到全国煤矿。
(3)广告开拓。虽然科技期刊的纸质广告收入普遍大幅下滑,但设备企业宣传产品的需求并未根本改变,只是宣传的方式逐步向线上宣传和线下推广转移。联络员网络对于拉动广告投入的积极意义体现在:第一,联络员网络的良好运行可作为科技期刊影响力大的佐证,可以有力地向广告客户证明其投放的广告是有效果的,此外,甚至可以借助联络员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第二,联络员网络对集群网站和微信平台推广宣传起到的积极作用,极有可能大幅提升点击量,从而帮助集群网站和科技期刊开拓数字广告业务[7]。
(4)其他业务。联络员由于专业对口,可以在论文集、增刊、汇编等科技期刊传统业务上提供支持。《煤炭科学技术》编辑出版了《煤炭行业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指南》教材,并赴矿业集团和所属煤矿进行了十余次培训,颇有收获。随着联络员队伍和网络的建立,有科技论文写作培训需求的单位将会更多地了解到本刊提供的这项业务,联络员将在促成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三)与联络员成为利益共同体
调动联络员积极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科技期刊与联络员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科技期刊宜加大在联络员相关工作上的投入,加大对开展联络员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优秀联络员的奖励幅度。这需要科技期刊在一定的经济投入,对于办刊经费普遍紧张的科技期刊来说,似乎并不现实。笔者认为,科技期刊需要从经营的角度探索发展联络员队伍的新模式,调动联络员的积极性、与联络员成为利益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经营问题。以互联网思维来看,拥有用户就等于拥有财富、掌握信息就等于掌握先机。而科技期刊组建广而专的联络员队伍,不仅是广大用户的积极代表,可以帮助科技期刊搜集到特定的人脉资源,而且联络员掌握的各类信息也可能为科技期刊拓展业务、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思路。利用好联络员的人脉和信息资源,经常沟通并积极引导联络员为科技期刊创造价值,给予联络员较为可观的奖励,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联络员为科技期刊服务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为科技期刊带来收益,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共赢。
(四)专人负责
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的工作若要做透做实,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宜由专人负责。除了之前提到的各项日常工作外,该工作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业务的开拓、对经营的辅助,以及对信息和资源的综合整理和利用上。负责联络员工作的专人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营销能力,还需对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有一定的认识。将联络员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派遣精干人员专人负责,将联络员工作稳步、持续推进下去,也许不仅会在线下帮助科技期刊扩大影响、提升收益,也会在线上推进数字出版和数字广告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颇具益处,但由于在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导致联络员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虽然一直有科技期刊尝试开展这项工作,但并未获得成功经验。但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高速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双双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广而专地组建联络员队伍,通过使科技期刊与联络员成为利益共同体来有效激发联络员的积极性,并由专人负责联络员工作来强化沟通进而引导联络员帮助科技期刊拓展业务和开展工作,将会在扩大影响力、提高发行量、开拓广告和开展经营等方面取得成效。
[1]张兰.《生物学通报》的联络员管理制度[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0):45-46.
[2]蔡成军,周光军,王新频.科技期刊联络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4):380-384.
[3]朱拴成.《煤炭科学技术》经营和发展探索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6):1049-1051.
[4]张扬,朱拴成.基于事件营销的科技期刊多元素融合营销策略[J].编辑学报,2012(4):358-360.
[5]许升阳,赵瑞.学术期刊闭环质量控制与提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9):941-945.
[6]林松清,占莉娟,董艳玲.我国科技期刊资金压力问题的一些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7):918-924.
[7]严飞,谭穗枫.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广告营销[J].编辑学报,2014(5):412-414.
[8]袁泽轶,江波,李晓光.科技期刊转企改制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6):1066-1069.
[9]李旗纲.我国科技期刊在理事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3):269-273.
[10]严飞.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J].编辑学报,2015(1):13-15.
[11]张扬,朱拴成.科技期刊办刊中的信息搜集[J].编辑学报,2013(6):574-576.
[12]张艳艳,金晓明.互联网思维在学术期刊经营发展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9):96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