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地区春季温室蔬菜管理技术要点
2016-03-27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张金虎
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张金虎
豫南地区春季温室蔬菜管理技术要点
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张金虎
豫南地区温室蔬菜进入春季后,管理的要点和重点是确保蔬菜不早衰、不发病,主要管理技术有以下几项:
一、温度管理
进入春季,温室内蔬菜基本都处在结果期,随着外界温度逐渐升高,棚内温度基本都能达到蔬菜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此期要特别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节,要加大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喜温蔬菜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4~32℃,以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以利于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运输,后半夜温度保持在13~15℃,以降低呼吸消耗。但不同的蔬菜在白天需要的温度还是稍有差距的,黄瓜、番茄、茄子等以不超过30℃为宜,最好在28℃左右即可,西瓜、甜瓜、丝瓜、苦瓜等以不超过35℃为宜,最好在30~32℃左右即可,辣椒等作物以26~28℃为宜,西葫芦等作物以24~26℃为宜,适宜的白天温度能延长蔬菜的结果期,防止植株出现早衰,其他像叶菜类、葱蒜类等蔬菜需要的温度更低一些,在20℃左右即可进行正常生长。
棚室进行通风时,应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逐渐加大通风量,禁止突然拉大通风口使温度、湿度发生大的变化对蔬菜造成伤害,如水果黄瓜皴皮主要是因为突然拉开通风口湿度变化大造成的,当外界最低温度高于15℃时可昼夜通风。
二、水肥运筹
随着棚内气温升高,地温也会逐渐升高,但地温升高的速度较慢,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浇水量和施肥量,宜浇小水,施用肥料则提倡要少量多次,最忌大水大肥,否则会对根系造成伤害。此外,还要注意平衡施肥,根据植株长势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可以随水冲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或复合肥料(含量一般为15-5-25或20-5-25),每次每667m2施10~20kg,可以达到生根养根、防止茎叶徒长、提高产量的作用,还要注意中微量元素的施用。缺钙较严重的地块,可随水冲施钙肥,以防止因缺钙肥而造成的脐腐病的发生。
三、光照管理
这个季节草苫要早揭晚盖,要注意及时扫除薄膜上的尘土,以便延长光照时间和提高薄膜的透光率,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
(一)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种类较多,近期发生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灰霉病。此病主要通过开败的雌花进行侵染,所以蔬菜作物如辣椒、番茄、茄子、豆类等在开花坐果后要把开败的花摘下来带到棚外去,否则如果温湿度合适,灰霉病就会发病严重,灰霉病病菌发生的适温为20~23℃,棚室栽培时遇棚内相对湿度90%以上,灰霉病发生就会严重,若偏施氮肥、通风透光不良等也会造成病害大发生,建议菜农及时把病残体清理干净,同时喷施百可得、凯泽、嘧霉胺、异菌脲等药剂,每隔5~7d喷1次,连续使用2~3次,并能做到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结果期可增施天脊牌高钾型复合肥料(14-6-30)或高氮高钾型复合肥料(20-5-25)等及硝酸钙肥,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2.靶斑病。即棒孢叶斑病,菜农俗称“小黄点”,主要发生在瓜类作物上,开始发病时是一个黄色的小病斑,后逐渐扩大,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为10~15mm,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发病快,且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防治此病时应先施药防治再浇水,避免湿度大造成病害流行。可以选用福递、诺凡、露娜森、健达等药剂,为了预防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可以加入净果精、噻菌铜、噻唑锌等药剂,同时还要加强植株的营养,可以冲施生根养根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叶面则可以补充果尔福硼钙肥、爱增美、海力佳等。
3.叶霉病。此病不仅为害蔬菜的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花、茎及果实,开始叶片先发病,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霉层颜色逐渐变深,成为淡褐至深褐色;湿度大时,叶片正面病斑也长出霉层,发病时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易脱落。果实发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防治措施:摘除下部发病叶片带到棚外;及时用药,可以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腈菌唑、福星等,喷药时要注意药液均匀喷施到叶片背面。
4.黑星病。此病主要为害黄瓜,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都能侵染,苗期染病时子叶上一般产生黄白色近圆形病斑,严重时导致整个子叶干枯,影响幼苗的生长;嫩茎染病,开始出现梭形的水渍状的暗绿色病斑,后变暗色,凹陷龟裂;卷须染病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短时间内即烂掉形成秃桩,菜农称黄瓜“烂头”;叶片开始发病时呈污绿色近圆形斑点,后期穿孔,成放射状且边缘有黄晕;叶柄、瓜蔓被害,病部中间凹陷,形成疮痂状;瓜条染病,发病初期瓜条上有胶状物流出,后扩大为褐色凹陷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霉层,导致病部呈疮痂状,病部停止生长,造成瓜条畸形。湿度大时发病部位都会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黑星病发生时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早预防,当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较大、叶面结露时,黑星病容易发生和流行。
防治措施:可以叶面喷施福星、腈菌唑等药剂,但不能随意增大施用浓度,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抑制黄瓜生长点的生长,如果生长点受到抑制,可以使用爱增美3 000倍液或海力佳500倍液来调节生长点的生长。
(二)细菌性病害
近几年,春季豫南地区温室蔬菜细菌性病害发生较严重,应注意在阴雨天气时不要进行农事操作,避免造成伤口,以减少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细菌性病害的种类较多,但防治时用药基本相似,如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溃疡病、髓部坏死病、青枯病等,都可以用细茵敌、噻菌铜、喹啉铜、中生菌素等进行防治,每隔4~5d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同时注意叶面营养的补充。
(三)病毒病
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病的发生会越来越严重,一定要把棚室内温度调整成适宜的温度,同时小水勤浇,避免高温干旱条件的形成,同时补充锌肥、铁肥以提高蔬菜作物的抗逆能力。
病毒病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少量植株发病时可及时拔掉发病植株,并喷施药剂以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可以喷施宁南霉素+锌肥+爱增美1 000倍液,达到抑制病毒病发生的目的。同时还要及时防治棚室内的害虫,避免因害虫造成伤口而传播病毒病。
(四)虫害
一是棚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悬挂蓝板诱杀蓟马等,释放捕食螨可以控制害螨的发生;二是喷施药剂如阿维菌素、吡虫啉、爱绿士等杀死害虫,每隔5~7d用药1次,连续施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