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方制作工艺分析
2016-03-27杨跃兰
●杨跃兰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分析
●杨跃兰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人们对于中药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中药膏方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的制药方法已经被证实了能够临床治疗多种慢性疾病,随着对其研究不断深入也有着更广泛临床应用范围。然而结合实践来看,由于中药膏方制作过程极为复杂,这就导致其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进而导致其疗效无法保障,因此通过做好中药膏方制作确保其质量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难题。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对中药膏方研究实践,首先对中药膏方制作现状展开论述,随后在对其制作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出一些中药膏方制作质量控制的措施。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实践来看,中药膏方主要指依据中医辩证理论对中医饮片进行组方配伍和煎制的一种传统制药方法。相比于其他中药制药方法,中药膏方主要具有强身健体、浓度高、药效稳定持久且温和、保存时间长以及服用简单等众多优点。虽然中药膏方具有如此众多的优点,但其制作过程复杂性高导致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中药膏方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为此,下文将重点围绕于中药膏方制作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中药膏方制作现状
根据笔者对中药膏方研究可知,中药膏方作为我国传统制药方法具有极为久远的历史,比如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便出现关于中药膏方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也到得到了很大程度地进步,例如晚清时期张聿青记载的《膏方》中,中药膏方制作中所添加药物已经远超以往单一一味药的方法,而进入上世纪50-60年代,中药膏方在我国江浙、广东以及上海一带也得到广泛地使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实施,西医逐渐成为当前医疗服务的主流,中药膏方随着中医一起逐渐埋没,而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人们对于中医不断重视,中药膏方也得重新回到了临床治疗上。结合实践来看,中药膏方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正如上文所述受中药膏方制作复杂性高影响,当前中药膏方制作上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进而致使其无法更大范围地在临床治疗上应用。
2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流程
根据笔者对中药膏方研究可知,中药膏方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有制作前准备、辅料处理、中药取材、浓缩、收膏以及包装等六个环节。为此笔者将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1)中药膏方制作前准备。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中药膏方制作上,为此我们要在其制作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结合实践来看,中药膏方制作前准备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确认好制作中药与处方是否正确,在核对清楚后对中药材进行清理;第二,严格依据相关要求将真空浓缩煎药机进行多次清洗;第三,将包装机内桶根据要求清洗干净。
(2)中药膏方制作辅料处理。中药膏方制作辅料处理上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根据处方取相应中药材以及量,并且如处方上有要求进行制作前处理的则按要求进行;第二,把处方中较为贵重药材需要取出并对其进行2次单独提取,之后将提取液合并以留备用;第三,将蜂蜜或蔗糖成批熬制,使其变为炼糖或炼蜜作为备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防止返砂,用时即取。
(3)中药膏方制作取材。在中药膏方制作取材中,首先应当根据相关要求利用与药材成倍数的冷水将其浸泡一定时间,随后浸泡结束后直接将其加热知道沸腾,之后保持火力微沸继续煮一个小时,然后把药液滤出。之后在进行第二次煮,此过程和第一次煮一样,不同时的是二次煮加水量要少于第一次。最后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即可。
(4)中药膏方制作浓缩。在完成中药膏方取材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浓缩处理,首先,待浓缩到一定量后加入一定量黄酒浸渍的胶类药与冰糖进行加热搅拌,随后当液体浓缩到一定程度后即可把它们滤出。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药膏方制作浓缩工艺中应使用蒸汽加热方法,以此保证浓缩质量。
(5)中药膏方制作收膏。在浓缩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要将所浓缩好的液体倒入平底锅用电磁炉继续加热,随后根据处方要求加入相应药物,加热收膏稠度要依据季节来定,比如夏季时收膏稠度要大,而冬季则要小。最后在达到要求稠度后,用多层干净纱布趁热滤出。
(6)中药膏方包装。中药膏方包装中主要采取用真空自动灌封技术,并且为了保障中药膏方质量需要控制药液以及浴锅温度,其中前者温度控制在115℃~125℃,后者则为80℃即可。最后进行包装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好包装袋数、每袋剂量后便可以开展包装。
3 中药膏方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地保障中药膏方制作质量,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选择符合标准的药材。药材作为中药膏方的关键,其质量直接决定着膏方质量好坏,因而我们必须严格根据处方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药材。首先,选用药材时必须认辩出药材的真伪,保证质量。其次,根据相关要求严格开展炮制。
(2)浸泡药材的方法要正确。选好药材后,要确保浸泡方法正确。首先在未煎制药材前,按要求将药材浸泡规定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浸泡时间,以此避免因为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药材霉变或霉解。其次,药物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在规定时间内),使得药物易吸水使其膨胀,在进行煎制的时候易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使得焦化现象的出现减低最低,甚至不出现。
(3)膏方的加水量计煎熬次数。中药材质并不是一样的,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加水量也不相同,一般为药物的5~10倍,2~3次是煎煮的次数,膏方的疗效和质量会因加水量、煎熬次数不对降低。疗效不好是由于加水量、煎熬次数少,析出的有效成分较少;质量不好是由于加水量、煎熬次数多,使得无效杂质增多。
(4)膏方的稳定性与膏方基质有关系。膏方的基质有糖、蜂蜜等,糖类(冰糖、红糖、白糖、饴糖等)的作用是压制其他药物产生的其他不适口味,对身体也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其质量是冰糖优于白糖,无论哪一种糖只要存在水分的情况下,都有发酵的可能,但饴糖可能性最大,如患者有糖尿病,可使用木糖醇代替;刚采集的蜂蜜会有一些水分、杂质,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滤过使之成为蜂蜜。为减少返砂现象的发生,基质在使用前要进行充分的炼制。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1]王丽芳, 王孝敏. 中药膏方制作现状分析[J]. 中国民间疗法, 2011, 19(10):6-8.
[2]李海燕, 范秀荣.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探讨[J]. 河南中医, 2013, 33(11):1930-1932.
[3]沈玲儿. 我院中药膏方的应用及制作要点分析[J]. 中国药业, 2011, 20(12):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