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祥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6-03-27赵冠明高寿梅张亚春薛元凯史志彬
赵冠明,高寿梅,张亚春,薛元凯,史志彬
(1.祥云县园艺站,云南 祥云 672100;2.大理州农科院经作所,云南 宾川 671600;3.宾川县鸡足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宾川 671602;4.祥云县普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祥云 672106)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安全、多样化的蔬菜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蔬菜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2014年大理州蔬菜种植面积62 880 hm2,总产量170.28万t,总产值41.69亿元。全州12县市中,弥渡、洱源、大理、祥云等县市种植面积较大,是主要的外销蔬菜生产地。随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祥云县的设施蔬菜生产更是走在了全州前列,涌现出一大批特色蔬菜的龙头企业,其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洲及国内各省区,蔬菜生产已成为祥云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1]。
1 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1.1 气候资源优势
祥云县地处云贵高原,最高海拔3 241 m,最低海拔1 433 m,平均1 996 m,属东北亚热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810 mm,年平均温度14.7 ℃,年日照2 030.2~2 623.9 h,海拔高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各种蔬菜栽培。
1.2 土地资源优势
祥云县是云南省四大平坝之一,国土面积2 425 km2,现有耕地面积21 004 hm2,具有丰富的蔬菜种植土地资源。
1.3 地理和交通优势
祥云县东邻姚安县,南连弥渡、南华县,西靠大理市,北接宾川县和大姚县。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320国道、214国道等8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西南桥头堡建设中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中转站[2]。
1.4 优势蔬菜种类
祥云县适合种植的蔬菜有大白菜、甘蓝、萝卜、番茄、茄子、辣椒、蚕豆、豌豆、菜豆、黄瓜、莴笋、大蒜、韭菜、香葱等150多个品种,其中鲜食蚕豆、豌豆,夏秋季白菜和设施栽培番茄是主要的蔬菜栽培种类,也是祥云县最具优势的蔬菜种类。
2 政策支持
祥云县作为全省40个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综合配套建设为保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进程,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烤烟、蚕桑、畜禽、林果、蔬菜”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 产业发展成就
自上世纪80~90年代,祥云产的酱辣子、黄芽韭、萝卜丝、百合、秋蚕豆等一直以来都是省内、州内有名的特色蔬菜[3]。但是,受干旱缺水的制约,蔬菜生产在祥云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2 000 hm2左右,产量偏低、质量较差,主要供应州、县内市场。近年来,在政策倾斜、政府支持的大环境下,涌现出了一批以特色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出口为重点的省级、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种植大户,如祥云县龙云经贸有限公司、祥云县泰兴公司、祥云县龙之源公司、祥云县品位公司等。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形成了以祥城、刘厂、下庄、禾甸、米甸等乡镇为主的生产基地带,引进了先进种植技术20余种,种植蔬菜品种150多个,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4 244 hm2,产量56 779.3 t,经济总收入32 670万元。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3.8万hm2,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有14个,绿色食品21个,有机食品认证11个,从事蔬菜产业的经济组织100多个,从业人员2 000余人。建立特色蔬菜外销出口基地1 333.3 hm2,与国内外多家农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4 存在的问题
4.1 干旱缺水是制约祥云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水分对于蔬菜种植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祥云地处金沙江和元江——红河流域的分水岭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域内共有大小河流、支流32条。虽然境内湖泊主要有青海湖、莲花湖,全县有中型水库5座、一型水库11座、二型水库125座、坝塘2 301个,但是可利用的水量仅为1.78亿m3,加之年降雨量少,地势高,江河之水难以利用,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干旱,制约了祥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4.2 思想认识不够,动力不足
祥云县高原特色蔬菜生产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产业相对弱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特色蔬菜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农户习惯于种植粮食作物,省工省力,并且近年来粮食价格偏高,效益也很可观,对投资大、费工费时、科技含量较高的蔬菜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意识,动力不足。
4.3 蔬菜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有待提高
一是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蔬菜合作社规模小,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质量及档次均不高,特别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蔬菜合作社推广、带动范围小,品种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蔬菜加工产业严重滞后,目前全县仅有一家稍具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旺季的蔬菜得不到及时加工转化,制约了蔬菜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展。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盟机制,企业与农户与基地的利益连接,大多还停留在松散的结合上,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法律约束力。企业按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产品,不与农户一起承担风险,农户也没有参与意愿和合作要求,一旦市场波动,企业与农户将会双双受损。四是蔬菜销售滞后,没有健全的蔬菜流通大户,流通渠道狭窄,影响市场的开拓和占领,限制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五是没有较好的蔬菜品牌,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注册商标,如云龙大有、七彩泰鑫,但都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4.4 没有健全的物流保证和信息网络
祥云县交通便利,铁路、国道、省道穿境而过,但没有可靠的物流保证和健全的信息网络。一是缺少大、中型物流公司,不能及时将生产出的优质新鲜蔬菜运往各大城市;二是没有信息服务网络,不能及时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及发布蔬菜产销形势的预测预报。
5 产业发展对策
祥云县蔬菜产业发展应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区域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专业化蔬菜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商品率,使祥云县蔬菜产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4]。
5.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广大农户是主体,市场化经营是首要条件,产业化、标准化是开拓市场的必然要求,知识化、技术化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手段,对县内蔬菜产业能手进行典型宣传,组织农民观摩、学习,现场接受教育、学习技术,把产业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栽培模式,通过对典型农户的宣传,使干部群众的产业化生产意识得到提高,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5.2 做强做大产业龙头,带动蔬菜跨越发展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植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蔬菜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促进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的横向联合,建立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延伸产业链,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祥云知名蔬菜品牌。靠品牌占领市场,通过创名牌,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利用祥云县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加强质量认证工作,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培育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为支撑”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业风险,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的程度和水平。
5.3 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政策倾斜支持是高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要贯彻执行好国家关于蔬菜产业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祥云县出台的各项激励措施,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从事蔬菜生产,开通绿色通道,给蔬菜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产销环境。整合州、县专项资金,支持蔬菜产业发展,争取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信贷资金对菜农进行扶持;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产业化项目,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向蔬菜产业倾斜,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蔬菜产业开发中来。
5.4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和完善物流服务
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提供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发布蔬菜产销形势的预测预报。扶持现有物流企业完善物流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物流企业;鼓励蔬菜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部门,做好产供销衔接。
5.5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现农业技术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突出高级人才和实用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推进技术路径、服务方式、组织管理的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建立健全科研推广技术体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加强技术攻关和培训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所的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部门的技术平台和技术成果。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积极促进农、科、教的紧密衔接与融合。积极推广先进适用集成技术,做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提高规范化栽培技术水平。
5.6 强化监管,实施品牌战略
完善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配齐配全专职人员和仪器设备,对各类上市蔬菜进行农药及农业环境等项目检测。同时,在县内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生产企业建立监测点,加大植检工作源头控制力度,强化对销售蔬菜的监控管理,坚决遏制不卫生、不安全的农产品上市。
县农技植保部门要积极抓好基地建设,示范推广蔬菜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新型施药器械等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使蔬菜产品向高营养、无公害、保健型的方向发展。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形象的同时,创建具有高原特色的蔬菜名优品牌,大力实施品牌和名牌战略,实现产品走出山寨、走向市场、占领市场,达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最终目的。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蔬菜市场的消费形势发生重大转折,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蔬菜生产周期短、效益好,投入产出比高,发展蔬菜产业能较好发挥祥云县地理区位优势,是迅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