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
2016-03-27周天赐
周天赐
(安庆市宜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安庆246052)
鳜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
周天赐
(安庆市宜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安庆246052)
该文结合安庆市宜秀区水产养殖和双山湖省级水产良种场的特色,通过创新亲鱼选择、培育、雌雄鉴别、成熟度的把握、催产、孵化以及鱼苗培育等技术手段,总结了多年的养殖和繁殖翘嘴鳜的经验,开展了鳜鱼人工繁殖,提高了鳜鱼的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为安庆宜秀渔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苗种保证。
鳜鱼;人工繁殖;鱼苗;养殖新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桂鱼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随着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养殖方式转变,鳜鱼各种养殖方式不断创新,开展鳜鱼人工繁殖技术探讨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而鳜鱼人工繁殖的饵料鱼是否满足的配套技术成为关键。近些年来,安徽省农委渔业局积极实施生态渔业产业化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和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实施方案,安庆宜秀区针对本区水产养殖资源和双山湖省级水产良种场的繁殖特色及优势,积极调整养殖结构、转变养殖方式,广泛开展了小面积鳜鱼精养、河蟹池塘套养等多种养殖方式。2014-2015年,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供鳜鱼苗种保障,双山湖省级水产良种场通过创新亲鱼选择、培育、雌雄鉴别、成熟度的把握、催产、孵化以及鱼苗培育等技术手段,积极探索鳜鱼人工繁殖,每年繁殖鱼苗210万尾,培育鱼种182.7万尾,孵化率达95%,成活率达87%。现将人工繁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 亲鱼选择
1.1亲鱼来源为保证繁殖鳜鱼子代的生长等各方面优越性,亲鱼选择在长江或通江的大水域中捕获。捕获的鳜鱼放入带水的专用容器中,消毒后放入亲鱼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
1.2品种选择挑选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好等特性的翘嘴鳜作为亲本。
1.3亲本规格及比例身体强壮,游动自如,鳞片完整无伤,无病害。雌鱼2~4冬龄、重量为0.75~2.0kg;雄鱼1~3冬龄、重量为0.5~1.5kg。雌:雄比例为1∶(2.0~2.5)。
2 亲鱼培育
2.1培育池面积及设施亲鱼培育应进行专池培育,培育池的面积为0.33~0.67hm2,进排水方便且在进水口处设置防敌害生物进入设施,每口池塘装配1.5kW叶轮式增氧机1台,因为鳜鱼不耐低氧,同时为促进亲鱼成熟好。
2.2亲鱼培育放鱼前,需对池塘进行暴晒、泼洒生石灰消毒,待毒性消失后注水并培育池水,使其透明度35~45cm。667m2投放200~250尾亲本,投喂活的适口饵料鱼,并及时清除饵料残渣。在3月中旬将雌雄亲鱼分开进行强化培育。经常排注池水,使池塘形成微流水,保持池水清新。
3 亲鱼成熟度判别
准确地掌握和判别亲鱼的成熟度,以便更好地实施人工催产。主要通过肉眼观察和用手摸挤鱼体进行鉴别。肉眼观察成熟的雄鱼尿殖孔外有星点小孔,用手轻挤生殖孔两边,则有精液溢出。成熟较好的雌鱼肉眼观察其生殖孔,其周围呈微红色,用手轻压腹部有少量胶状淡黄色或黄绿色卵子流出。
4 人工催产
4.1催产时间及药物选择当池塘水温达到22℃以上便可以进行人工繁殖,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中旬,最佳繁殖水温是25~28℃。催产药物我们选择是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2药物注射剂量及时间注射催产剂我们采取二次注射法,即所需的药物分2次注完。成熟度差的亲鱼应用3次注射法:第一次一般提前15d注射,LRH-A3 20~50μg/kg;第二次为全量1/3,与第三次间隔12~14h。胸鳍基部注射法。剂量雌鱼为:PG 5mg+HCG 500IU+LRH-A3 50μg;雄鱼剂量减1/2,且在雌鱼最后一针同一时间注射。将注射药物的亲鱼按雌、雄比例为1∶(2.0~2.5)放到产卵池,开启产卵池调控闸阀注水刺激,以提高雌雄鱼发情。
5 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授精时间,否则会降低受精率。我们在操作时是每隔1~2h查看亲鱼是否有发情表现。未发情时,亲鱼的具体表现为静卧水底,不大游动。亲鱼开始发情15min后,立即捕出亲鱼,先干净的干毛巾擦干雄亲鱼腹部的水,用拔掉注射针的注射器抽出其精液,同时挤卵入盆立即加入雄鱼精液,多用几条雄鱼的精液一起加入,以提高受精率。一边挤入精液一边用羽毛搅拌1~2min,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搅拌一下,静置1h后进行孵化。
6 人工孵化
将收集到的受精卵放在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鳜鱼受精卵借水流悬浮于水中,孵化时水的流速不低于20cm/s。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孵化池水温高低有关:孵化池水温25~30℃时,孵化时间为30h左右;孵化池水温在25℃以下时,孵化时间在50h以上。
7 鱼苗的培育
鳜鱼孵化容易鱼苗培育难,培育鱼苗难在如何为其提供适口、活的饵料鱼,并且要保持鳜鱼苗的大小一致,否则将出现大鱼吃小鱼现象,影响其成活率。
7.1提前人工繁殖提早进行鳜鱼人工繁殖,目的是为鳜鱼鱼苗找到适口饵料鱼,将繁殖时间提前到4月下旬,这也是我们多年摸索出的经验。
7.2初期开口饵料鱼选择及饵料鱼配套初期,鳜鱼开口饵料鱼我们选用的是刚出膜的白鲢、团头鲂鱼苗,因为这2种鱼苗较细小,活动缓慢,易被鳜鱼吞食。初期投喂开口饵料鱼是在鳜鱼幼苗平游的1~2d,必须保证鳜鱼苗在2d内能够摄食到饵料鱼,否则鳜鱼幼苗的胃囊收缩,鳜鱼苗就容易夭折。同时,要准确地掌握好饵料鱼的催产繁殖时间,以便鳜鱼苗开口摄食时有足够的饵料鱼满足其摄食。在水温25℃以上时,鳜鱼从催产到幼苗开食需5d左右,饵料鱼从催产到出膜需2d,因此第一批饵料鱼催产应在鳜鱼催产后的3~4d,以后每隔一日催产一批饵料鱼亲本,以此类推保证鳜鱼苗有饵料鱼。
7.3中后期开口饵料鱼考虑到我区的气候和养殖特点,到了6月份随着气温升高,很难繁殖白鲢、团头鲂时,为了保证鳜鱼鱼苗中后期有足够的活的饵料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采用鲮鱼进行繁殖。因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为鳜鱼鱼苗培育提供了的适囗饵料,这是我们探索出的一条经验。若按培育10万尾鳜鱼苗,一次需10~12组1kg以上饵料鱼亲鱼。依此推算,培育10万尾鳜苗到鳍条出现可以出池为止,需要100~120组饵料鱼亲鱼。在摄食初期,每日每尾投喂1~2尾,一周后每日每尾摄食饵料鱼5~7尾。为提高鳜鱼进食机会,常投20~30倍于鳜苗数量的饵料鱼。另外,饵料鱼苗的生长快于鳜鱼苗,因此,要间歇性投喂,以达到既保证鳜鱼能摄食到饵料鱼,同时控制饵料鱼数量,及时清除饵料残渣,保持水质清新。
7.4分池培育在苗种培育时,为了避免出现大鱼吃小鱼现象发生,我们采取多级分池培育法,将规格大小不一的鱼苗分拣出来进行分池培育,鱼体体长控制在5%~8%为同一规格。投喂不同规格活的饵料鱼,以满足翘嘴鳜鱼苗摄食。
7.5防病管理在环道中培育鱼苗要注意防病,在鱼苗培育期间常用0.5~0.8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防治车轮虫等病原体的效果非常好。定期察看池水情况、鱼苗吃食生长情况,及时清除饵料残渣,保持池水清新。
(责编:张长青)
S965
A
1007-7731(2016)09-139-02
周天赐(1972-),男,安徽安庆人,工程师,从事水产工作。
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