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016-03-27孟炜淇
刘 坤 孟炜淇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刘坤孟炜淇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植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该文针对植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植物学实验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植物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多年的植物学实验准备和教学中发现,当前安徽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如验证性实验偏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近年来不少学者结合各自学校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及现状,从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8]。本文通过对目前安徽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对策,以期对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并为其他高等院校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1 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内容单薄,验证性实验多我校的植物学实验很多部分为验证性实验,通常是教师先介绍实验内容和方法,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描述进行实验以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以植物学实验I(形态解剖部分)为例,很多实验内容是观察切片,包括根的结构、茎的结构和叶的结构等部分。内容的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1.2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在教学模式上一般是实验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课前教师准备好切片、植物标本等实验材料,上课时教师使用PPT或板书讲述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然后学生自行操作。除了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的制作等实验内容教师有演示操作外,很多时候都是学生自行观察,师生互动较少。
1.3实验教材存在弊端国内虽已有很多植物学实验教材出版[9],但其中编写的部分实验内容往往因实验条件限制或具有地域性,可操作性不强。多年来我校植物学实验教学一直采用本校植物教研室编写的实验指导内容,但是编写的实验指导内容比较单薄,一般是需要开展几个实验,指导内容就编写几个。植物学理论课程在大学一年级上、下2个学期授课,相应的植物学实验也分为上、下2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8个实验,共16个实验,植物学实验指导内容也仅包含16个实验项目,这些实验一般为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随着植物学学科的发展及实验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合理的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作为课程教材的实验指导书也将会失去其实用性,最终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快实验教材建设在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随着植物学科的发展,要及时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重点是要对已有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或删除,压缩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10]。其中,基础性实验选择最基本、最能代表学科特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显微玻片(包括临时水装片)的制作;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的观察等。综合性实验由多种实验手段与技术和多层次的实验内容组成,主要用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综合训练。例如,在上学期开展“石蜡切片法制作植物组织永久装片的研究”,在下学期开展“通过对各植物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并利用校园里的植物进行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等综合性实验。这些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教材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已经出版的植物学实验教材未能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特别是植物分类学部分的实验内容实用性不是很强,如有些实验观察用的植物材料在本地区没有或不容易获得等。因此,编写一部系统的、实用的、富有本土特色的植物学实验教材很有必要。为此,本校青年教师正在根据前期教研室编写的实验指导书中的16个实验内容,结合最新的植物学实验技术方法进展,合理编写实验内容及实验项目,目前实验教材的编写进展顺利,几年后我校的植物学实验教学将会采用自行编写的、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实验教材。
2.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植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改变完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植物学实验的准备、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植物学实验的兴趣。目前我校植物学实验过程中,实验材料的准备都是由专门的实验教学老师完成的,包括实验材料的采集、试剂的配置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仅仅根据实验步骤观察、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学生需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对一些可以由学生动手采集的植物材料和实验试剂的配置尽量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校已经于多年以前购置了多媒体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等,但该系统仅有人体解剖学等很少的实验课程用于组织切片的观察。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根、茎、叶等植物组织切片的观察一直还是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每位学生一台。因为每次实验课程学生人数比较多,有20人左右,实验老师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是让学生自行观察,师生交流也比较少。而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运用,则可以使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得到很好的交流,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有效消除师生之间在植物细胞或组织显微图像上的沟通障碍[11-12]。此外,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好的图像得到保存和共享,便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结语
植物学实验中传统的教学内容及单一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同时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优点也需要保持,如我校最近几年在植物学实验考核中,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其中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60%。平时成绩的组成包括出勤率和实验态度、实验预习与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等3个部分,该考核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实验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但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如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法等,从而提高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课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段仁燕,黄敏毅,涂云博.植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16):117-119.
[2]淮虎银,金银根,孙国荣,等.植物学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38-640.
[3]苏秀红,陈随清,董诚明,等.我校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问题探讨与解决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43-44.
[4]肖军,刘淑娟.植物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2,34(3):138-140.
[5]王志高,吴甘霖,段仁燕,等.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角度谈植物学实验技能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60-261.
[6]杨宗岐,程霞英.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80-81.
[7]项小燕,王志高,张中信,等.试论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15-216.
[8]张亚冰,乔琦,侯小改.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09,2(2):90-91.
[9]王幼芳,李宏庆,马炜梁.植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段仁燕,涂云博.植物学实验中设计性实验的考核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3):55-57.
[11]智丽,王三根.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高校农林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农业教育研究,2013,3:41-43.
[12]刘世尧.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之高校创新型植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6):238-240.
(责编:张宏民)
G642
A
1007-7731(2016)09-166-02
刘坤(1986-),男,安徽岳西人,实验师,从事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