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6-03-27余晓红梁彗星李凤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院校人才

余晓红 梁彗星 刘 飞 李凤伟

(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余晓红梁彗星刘飞李凤伟

(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该文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课受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数量较少、师资缺乏、实践课程过程化等现状,在资金投入、课程设置、科研促进、课程与科研及工厂实践三结合等方面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适应“卓越计划”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

“卓越计划”;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教育部2010年6月23日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核心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革新突飞猛进,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各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强化工程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目前各高校为满足社会对生物技术高技能专业人才需要而进行的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重要改革举措。

1 实践课程对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生物工程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轻工、环保、农业、矿业等等领域。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生产实践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前景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与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双强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不重视实践课程教学与考核的院校,其培养的毕业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势必会出现眼高手低的不良状况,发挥不出本科生应有的价值,给用人单位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作用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现状

目前,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配备较弱且责任心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与学科竞争力,亟待解决。

2.1实践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工科高等教育中,“工程科学化”观念较重,很多高等工科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缺乏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视,不仅院系领导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较少,而且由于实践教学形式化,学生对这些课程同样不予重视,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此外,一些家长侧重学生安全考虑,经常交代学生少参与工程实践,学生中往往会出现消极应付混学分的现象。因此,无论是专业传授层面的领导、教师,还是作为实践知识接受层的学生,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工程实践课程。

2.2实践课程数量较少在很多地方院校中,教师从事生物工程理论课程教学的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动手动腿容易身心劳累的实践教学则热情不高。因此,一些地方院校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实践课程配置数量较少并采用延长课时方法拼凑实践课程学分,使得原本应该生气盎然成为闪光点的实践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索然无趣。

2.3师资配备较弱,工程实践过程化在教师配备上,往往将一些学历与职称较低,授课经验不丰富、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安排到实践教学岗位。这些老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课上,往往仅仅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敷衍了事,主要精力用在保证学生、实验仪器与药品安全问题上;在带学生到校外工厂实习时,往往也是走马观花,看似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获得多少实践知识,因在校内实验室中缺乏高要求的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到工厂实习时动手操作较弱,厂方往往不太愿意给予学生提供较多的工程实践操作机会,最后工厂实习环节基本变成了快速参观过程。

因此,这种“重理论、轻实践”思维下培养出来的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于高技能生物工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叹适用的高能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感觉工作难找,出现了供求双方的矛盾局面。

3 改革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

生物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生物技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实验技能、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策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对生物工程重点专业的建设,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进行强化工程实践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对生物工程技术人才新的需求。

盐城工学院是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省属地方工科院校。2007年盐城工学院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论证,并且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高校。近几年,盐城工学院重视社会对于生物工程人才能力培养需求,不断创新地方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工程实践课程改革,从学校、院系、教师、企业等方面探索培养模式改革。

生物工程专业以“工程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普及、发展、提高”为主要任务,以“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探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6a的教学改革实践,构建了“课内实验、校企联合培养、顶岗实习、科研教学相长”的多维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加大资金投入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工程实践课程的教与学,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时下,很多地方院校因经费紧张,在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等实践环节投入经费不足。因此生物工程专业负责人应在积极申请学校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申请各级学科建设项目、科研项目、实验室项目,为生物工程实践环节增加经费投入,保证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

我校生物工程学科在2012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生物工程专业被列为校重点建设专业。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一体化统筹设计,两者兼顾。以“工程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普及、发展、提高”为主要任务,以“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探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3.2工程实践课程设置制度化,合理化从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坚持明德、明学、明事“三位一体”;学生、企业、教师“三位一体”;平台、模块、专业“三位一体”;实验、实践、设计“三位一体”。围绕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主线,通过课内实验、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和校企联合培养,实现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海洋生物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这一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的成功申报,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保障,中心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开放课题申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3以教师科研促进工程实践教学生物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很强“学以致用”特征的工科专业。平时学生的实践课程多数在教学实验室从事基本的实验操作,所掌握的是笼统的基本操作技能。我们将该专业的学生分给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参加到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到科研实验室去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强化工程素养。“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这一省级科研平台的获批,为师生的科研和实践提供了平台和支撑。

3.4工程实践训练“三结合”我校为省属地方工科院校,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这一定位,生物工程专业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实施了所谓三结合,即课程实验、教师科研、工厂实习3方面相结合,片面依赖课堂、教师实验室或工厂的任一方,都会造成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一方面,校园所学的先进理论知识与技能需要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实践;另一方面,企业引进的先进设备与技术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学生去操作与实践,二者一拍即合。

4 结语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观念的工程实践人才。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重要课程的专业实践课程。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各种条件的局限性,往往忽视实践课程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必须紧贴地方高校实际,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课受重视程度不足、师资缺乏、课程数量较少、实践课过程化等现实情况,在资金投入、课程设置、科研促进、课程与科研及工厂实践三结合等方面探索与推进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切实做到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以优秀的师资多方面合作,保质保量培养好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

[1]吴镝,肖霄.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训实践课程的调查反思[J].大学教育,2013(7):28-30.

[2]黄金林,潘志明,陈祥,等.大力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做法和思考[J].大学教育,2014(17):126-127.

[3]朱显峰,张洪.加强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2(5):13-17.

[4]刘飞,许伟,余晓红,等.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434-8435,8438.

(责编:徐焕斗)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PETOE”

Yu Xiaohong et al.
(School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 224051,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low recognition degree,few courses,lack of teachers,practical courses’proceduring,the article explored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from capital investment,curriculum,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ing,three combinations of courses,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factory practices,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The Program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PETOE)”.

The program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Local college;Bioengineering specialty;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7-7731(2016)09-159-03

盐城工学院教改研究项目资助“强化工程实践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改革”(JY2014C21)。

余晓红(1976-),女,江苏盐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子生物学。

2016-04-22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院校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卓越计划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