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态,坚持创新,做强做优祁红茶产业

2016-03-27范典苍

茶业通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生态

范典苍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安徽祁门 245600)



立足生态,坚持创新,做强做优祁红茶产业

范典苍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安徽祁门 245600)

摘要:针对祁门红茶产业的发展,分析核心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采取立足生态、坚持创新等策略,做强做优祁红茶产业。

关键词:生态;创新;祁门红茶

祁门是中国红茶之乡,祁门红茶享誉中外,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近年来,在省、市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下,我县县委、政府大打祁红牌,力推祁红茶业与时俱进,在龙头培育、品牌宣传、市场拓展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2014年,全县生产加工红茶5000t,产值7.1亿元,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同比增7.53%、77.05%、29.36%。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04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以上。全县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国行业百强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天之红、祥源品牌登陆央视1套、4套进行广告宣传,进一步扩大了祁红知名度影响力。全县现有省名牌产品5件,省著名商标9件;“祁门红茶”公用品牌自2010年以来连续6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祁门红茶在天津勃海交所挂牌上市交易,是安徽首例电子现货线上交易的农产品,2014年合计网上成交30.3万t,成交额454.2亿元。合计交割76.6t,交割额1265.4万元。祁门县也先后荣获“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在2014中国茶业年度年会上,祁门县被评为“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

今年,是祁门红茶荣获巴拿马金奖百年,我们又启动了“祁门红茶金奖百年”系列庆典纪念活动,一是举办了“继承先志”祁红百年茶祭,天之红、祁红庄园、祁春庄园等祁红开园节,二是举行平里祁红米兰世博出征仪式;三是邀请央视媒体看祁红与祁红采风及央视7套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近祁红摄制;四是编印发行《祁红史话》、《祁门红茶-茶中贵族的百年传奇》祁红纪念丛书;五是举办北京祁红斗茶大赛,祁红纪念征文、祁红摄影大赛;六是中国祁红博物馆开馆,中国茶业复兴论坛召开;七是天之红、祁眉米兰世博祁红宣传活动;八是祁门红茶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等。

近年来,国际、国内茶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如中央八项规定政策对高端礼品茶市场的遏制、互联网电商对实体茶叶店的冲击、国际和国内对茶叶农残限量的新标准等等,面对新形势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如何转变自身发展模式,适应新要求,推动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点。

1祁红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祁门红茶发展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二点:一是祁门红茶自身的品质;二是祁门红茶百年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丰厚历史文化内涵。

1.1祁门红茶的品质优势

祁门红茶无与伦比的绝佳品质是祁红产业发展的基础,其品质的形成又取决于祁门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优良茶树品种以及百年传承锤炼的精湛加工工艺。

祁门位于世界产茶黄金纬度北纬30度线,介于北纬29°35′~30°08′之间,森林覆盖率88.65%,连续10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安徽省第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生产祁门红茶茶树的最佳生长环境,是无法再生和复制的宝贵资源。

祁门红茶的当家茶树良种-祁门槠叶种是最适宜制作祁门红茶的茶树品种,自祁门有记录的产茶以来,即以此为繁育母本,经千年来的不断繁衍,已成为最适应祁门自然条件的茶树品种,是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批认定的全国优良茶树品种。

祁门红茶制作工艺是中国最早被茶叶科研机构研究整理挖掘保护的传统制茶工艺,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吴觉农、胡浩川等一批又一批茶界专家改良提升,现如今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居全国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加工工艺。

1.2祁门红茶的文化优势

祁门红茶曾在世界自1875年创制以来,因各种原因,几经兴衰,但因其优异品质,在世界红茶中具有至高地位,是中国红茶在世界上的一面旗帜。中国最早的科研机构,被誉为现当代中国茶叶科研人员的摇篮的祁门茶叶研究所,1915年即由北洋政府在祁门设立,开创中国茶叶专业研究的先河。一大批茶叶界大师级人物如吴觉农、胡浩川、庄晚芳、钱、冯绍裘、陈观沧等在此留下很多历史遗存,至今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仍然是中国最知名的茶叶专业研究机构之一。目前,全县建有全国最大的祁红博物馆和祁红文化展示馆,收集了众多的祁门红茶历史文物,如奖牌、奖章、茶号、茶票、印鉴、老茶机等等。有祁红非遗传承人近20人。同时祁门属古徽州,有着众多的古村落、古祠堂,祁红文化也与古徽州文化交织交融,具有独特的地方魅力。

2祁红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1茶园管理比较粗放

受祁门山区地形地貌及农民生产习惯影响,祁门众多茶园种植粗放,立地条件差,先天不足,茶园的耕锄、施肥、修剪等非常随意。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只管栽植,不重视茶园后期管理,茶园成园后园貌差,茶园单产和效益不高。同时在茶园病虫害防控上,对用药品种、用药数量不注意规范操作,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

2.2龙头企业实力不强

近年来,在企业的硬件建设上,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扶持,不仅龙头企业,包括乡镇村级茶叶初制厂都得到了普遍的改善,茶叶清洁化加工基本达到,但企业在自身的软件建设上,仍存在很大不足,从企业的自身管理体制建设,企业的产品、文化建设等方面,大部分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想到哪做到哪,仍是众多企业的经营方式。

2.3产业创新能力缺乏

包含两方面:一是人才缺乏。家族企业是茶产业的主流,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匮乏已经非常严重,目前在乡村,茶叶企业的经营者很少有青年人员。二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缺乏。茶叶生产经营的方式、茶叶加工的产品几十年不变是很多企业的标准模式,更不必说目前火热的“互联网+”创新。

2.4茶叶推广手段不多

近年来,在祁红的品牌推广上,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方式方法显的很普通,主要是借助一些展会、茶叶节、行业会议等平台推介自己的品牌,但很多效果都不怎么好,同时,祁门红茶品牌众多,管理较乱,整合滞后,行业间互相恶性竞争也偶有发生,影响了祁门红茶的整体声誉。

3加快发展祁红产业的几点思考

加快祁红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祁门红茶的核心优势,也要克服制约祁红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加快发展祁红产业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加强管理,积极推进祁红产地资源保护

一是要积极探索茶园规模化经营管理,鼓励企业、初制厂、合作社及能人大户,对乡镇连片面积相对较大的茶园进行认领,与茶农通过各种互助合作共赢的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按照“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强对茶园环境、茶树品种的优化提升,实现对茶园的放心生产,保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对茶农的示范、培训,充分调动广大茶农的积极性,通过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推广, 既解决山区劳动力不足矛盾,又提升茶园生产管理科技水平;三是推进茶旅结合开发,在文化旅游资源较多的乡镇,通过对连片茶园重新规划设计,建设集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一体的现代祁红庄园,与祁门丰富的祁红历史文化结合,打造适合开发的精品茶旅路线,通过弘扬祁红文化,提高祁红产品附加值。

3.2加强创新,全面提升祁门红茶竞争能力

一是要加大产品创新。祁门红茶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均以外销为主,传统的祁红产品外形、等级划分等均不很适应国内市场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国内市场的调查和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对生产工艺、生产产品等方面不断优化,传承的发扬传统祁红制作的精髓,在保证祁红特有品质的基础上,研发适销对路的祁红新品名茶。二是要注重管理方式创新。如随着茶叶安全的日益提高,今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要做好茶叶,还要对茶叶生产的源头到茶叶消费者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龙头企业对产业链掌控,并根据消费者要求,及时调整生产需求,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茶叶产品。三是要注意发展模式创新。通过招商引资等各种形式,跨行业引进新的产业投资者,引进新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打破传统僵化的产业体系,激发行业发展的活力。

3.3关注人才,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科技基础

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茶叶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加强茶叶队伍的人员培训,提高茶产业队伍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服务水平;二是要培养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人才。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匮乏优秀经营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目前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要积极招募引进此类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企业人员的培养,通过组织企业到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策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更好地促进茶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茶农和能人大户等一线生产者的基本技能知识培训,切实提高茶园管理生产水平。

3.4加大宣传,全力打造祁门红茶强势品牌

品牌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继续做好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各类茶展、农展,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借助媒体强势介入,为企业搭建更多、更好的宣传展示平台。二是鼓励企业强化自主品牌宣传。引导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有意识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构建企业文化,提升品牌的品位和内涵,将品牌建设与企业自身发展有机结合,确立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三是要突出重点,整体策划。目前我县茶叶品牌众多,祁门红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在提升我县茶产业发展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要以祁门红茶证明商标合理整合全县茶叶品牌资源,实施子母品牌策略,内抓质量,外塑形象。发挥“祁门红茶”百余年发展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用文化来提升产业层次,扩大祁红品牌影响,加快祁红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章传政)

〔收稿日期〕2015-10-18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768(2016)01- 011- 003

猜你喜欢

创新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