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防治
2016-03-27隋仁运
隋仁运
(乳山市午极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乳山 26450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防治
隋仁运
(乳山市午极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乳山 26450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排白色蛋清样稀便,胸肌和两腿外肌肉出血,腺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鸡业。
1 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即Ⅰ型和Ⅱ型。血清Ⅰ型对鸡致病,Ⅱ型对火鸡致病。Ⅰ型又存在不同的亚型,两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极差,但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病毒在环境中抵抗力强。能耐酸、耐热。对胰蛋白酶、氯仿、乙醚酯溶剂均有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剂对其效果较差,较好的有甲醛、碘制剂和氯制剂等。
2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但在4~8月份发病较多。不同品种的鸡都可以发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对多重消毒剂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病毒适应性强,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因此能持续存在于鸡舍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污染了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人员等直接或间接传播。据曹永水报道,在易感鸡群中,感染率几乎高达100%,发病率为7%~10%,有时达30%以上,死亡率不定。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很短,2~3d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病初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精神萎顿,饮水、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扎堆,腹泻,排出米汤样稀白粪便或排白色、黄色、绿色水样稀便,而后极度虚脱至死亡。发病1~2d后病鸡精神萎靡,随着病情发展,发病后3~4d死亡达到高峰,7~8d后死亡停止。耐过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
4 剖检病变
病死鸡脱水,皮下干燥,胸肌和两腿外侧肌肉出血,呈涂刷状。法氏囊黄色胶冻样水肿、质硬,粘膜上覆盖有奶油样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法氏囊膜严重发炎、出血、坏死、萎缩。脾脏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或腺胃与食道交界处多见有出血带。肾脏肿胀、苍白,肾小管与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日龄过小或日龄较大的鸡群发病时,病变较轻或不典型,肌肉出血不明显。
5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其中特别是本病的病程短,传染快,有明显的死亡曲线高峰。胸肌、腿肌、法氏囊等脏器明显地出血,但这是典型的症状,有时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如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部分病例症状类似,又如鸡马立克氏病也可导致鸡的法氏囊轻度肿大,都需要区别诊断。若需确诊,尚须血清学试验,或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措施 首先将病鸡和略有症状的病鸡隔离治疗,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精制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进行注射治疗。据邹琪等报道,每只鸡注射高免血清0.5~1ml或高免卵黄抗体1~2ml,需要连续注射2~3d。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和提高鸡体抵抗力,可同时加入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一起注射,或在饮水中加入广谱抗菌素(如恩诺沙星)、复合多维和黄芪多糖等,可显著提高疗效。在治疗的基础上,必须保证供给鸡群充足的清洁饮水,最好对病鸡逐个用滴管进行滴服,以防脱水,如配合应用一些肾肿解毒药物,更会提高治疗效果。中药治疗:黄芪多糖注射液,加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混合肌肉注射,治疗法氏囊病有效,特别是对混合感染效果甚佳。据闫国财等报道,中药制剂:囊感清按剂量饮水,每天 1次,连用 3~5d;中草药:双花30g,板蓝根50g,连翘10g,败酱草50g,蒲公英50g,茵陈30g,甘草10g,清水浸泡30min再用文火煎煮,用注射器滴眼。
6.2 预防措施
6.2.1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措施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饲喂全价饲料。鸡舍换气良好,温度、湿度适宜,消除各种应激条件,提高鸡体免疫应答能力。最好实行隔离封闭饲养,杜绝传染来源。严格卫生管理,加强消毒净化措施,进鸡前鸡舍(包括周围环境)用消毒液喷洒→清扫→高压水冲洗→消毒液喷洒(几种消毒剂交替使用)→干燥→甲醛熏蒸→封闭后换气再进鸡;饲养鸡期间,定期进行带鸡气雾消毒。
6.2.2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和活苗两种,使用灭活苗对已接种活苗的鸡效果好,并使母源抗体保护雏鸡长达4~5周,疫苗接种途径有注射、滴鼻、点眼、饮水等多种免疫方法,可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鸡龄、饲养管理等情况进行具体选择。免疫程序的制定应根据琼脂扩散试验或ELISA方法对鸡群的母源抗体、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以便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据张永雄报道,如用标准抗原作AGP测定母源抗体水平,若1日龄阳性率<80%,可在10~17日龄首免;若阳性率≥80%,应在7~10日龄再检测后确定首免日龄;若阳性率<50%时就在14~21日龄首免,若≥50%应在17~24日龄首免。如用间接ELISA测定抗体水平,雏鸡抵抗感染的母源抗体水平应为ET≥350。如果未做抗体水平检测,一般种鸡采用2周龄较大剂量中毒型弱毒疫苗首免,4~5周龄加强免疫一次,产蛋前(18~20周龄)和38周龄时各注射油佐剂灭活苗一次,一般可保持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肉用雏鸡和蛋鸡视抗体水平多在2周龄和4~5周龄时进行两次弱毒苗免疫。另外用法氏囊灭活苗肌肉注射,预防效果显著。
发生法氏囊病后,除了使用抗血清、卵黄抗体、中草药方剂的及时治疗以及应用疫苗的紧急接种外,还应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鸡舍温度,饮水中加入5%糖或0.1%盐充足供应饮水,或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盐液,有利于减少对肾脏的损害,促进鸡体质恢复,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降到15%左右),同时提高维生素含量,在并发细菌感染时,投服对症的抗生素或磺胺药物以预防疾病传播蔓延。
7 小结
杜绝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特点,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很重要,可以考虑强制对种蛋鸡注射法氏囊灭活苗,雏鸡可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保护,有效的防止雏鸡早起感染;对雏鸡进行早期预防,7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滴鼻或点眼,21日龄注射油乳剂灭活苗或中等毒力疫苗,预防效果明显。
提倡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近年来随着散养户的减少,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另外,孵化室和育雏室各个环节的消毒至关重要,病死鸡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S858.31
C
1673-1085(2016)07-0047-02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