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精品苗木更需“匠心”
2016-03-26骆会欣
骆会欣
在今年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社会热词,在各行各业引起大讨论。对于正处低谷期的苗木产业而言,转型升级无疑需要推崇“工匠精神”,不过笔者提请业者注意的是,在培育特色精品苗木时更需注重“工匠精神”中的“匠心”。
苗木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虽然也倡导标准化生产,但园林艺术同样追求植物个体的造型美。精品观赏苗木的培养不仅需要培育者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需其对植物自然秉性有精准把握。自然界的植物是丰富多样的,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长特性和观赏亮点。苗木塑形时只有按照其自身生长发育规律随形就势进行修剪整形,才能彰显植物的自然之美,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同时还能省时省工。
纵观我国苗木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感觉到处都是苗木,但真到工程应用时,要求稍高些的苗木采购就有难度。
苗木人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什么苗热销,什么苗能赚大钱,太多的人梦想着投机赚大钱,肯静下心来钻研苗木培育技术、做苗匠的人太少。
当前整个苗木市场垃圾苗泛滥,品种雷同,同质化严重,精品工程所需的高品质苗少,特色工程所需的个性化苗木稀缺。
仅仅一个上海迪士尼项目,为了找到符合甲方要求的原冠苗,施工方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找,不得不说这是行业的悲哀。
苗木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造景效果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如果一个园林工程没有几株透着精气神的精品苗木来点景,就像一桌少了鱼的菜,撑不起门面。
对于园林造景而言,高大挺拔、整齐划一的行道树是一种美,“疏影横斜水清浅”的山园小梅也是一种美,园林美学是不拘一格的、丰富的,如何按照园林市场需求培育出符合要求的高品质苗木,考验的正是苗木人有无“匠心”。
记得前些年行业里开始流行“三股六叉十二分枝”的苗木塑形手法,除紫薇、樱花、海棠外,很多苗木也都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修剪。
岂不知植物的分枝方式不仅有二叉分枝和假二叉分枝,还有总状分枝和合轴分枝,植物的冠形也有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柱形等,如此大一统做法即使花大力气培育出整齐划一的苗木,但能否成为市场认可的精品还需要打个问号。
细究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从业者缺少“匠心”,未能沉下心来钻研苗木,只是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尽管“跟”得很紧、“仿”得很真,但终会因缺乏创造力而拘泥形式少了灵气。
倡导“工匠精神”,倡导“匠心独运”,就应学习先人如鲁班、庖丁。
庖丁之所以能做到解牛自如,就是因为他对牛的机体结构掌握得细致入微。
作为苗木培育者,同样需要对所育植物长期观察,在了解其脾气秉性基础上方能培育出健康而美丽的生态产品,满足人们对“生态”和“审美”的双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