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字设计研究的评述

2016-03-26张同标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6年5期
关键词:字体装饰汉字

文/张同标 梁 燕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南大学 数字媒体学院)

传统文字设计研究的评述

文/张同标梁 燕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南大学 数字媒体学院)

DOl 编码:10.3969/J.lSSN.1674-4187.2016.05.002

中国传统汉字表音表义,造型优美,可以作为图案来看待。但在现代设计的视野下来关注中国传统文字,历史却不长,且成果不多。各相关艺术院校所用字体设计的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字的极少,且通常只介绍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再罗列几种书体,无非真草篆隶。对历史的介绍中,没有对汉字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学术主张。对书体的介绍中也难以深入到这些书体的艺术美感究竟何在。推想其意,一是具体到设计艺术,关注的无非是黑体、老宋体的点画特征等,如是而已。说这些,相信每个受到这方面基本训练的人都会有同感。以下以《字体设计教程》为例来说明当今设计界对传统文字历程的看法,这里仅节录了有关文字历史的部分:

第一章:字体设计概论

第一节:文字的形成来源(其余略去)

第二章:汉字字体设计

第一节:汉字的发展

一、甲骨文、金文

二、篆书(大篆、小篆)

三、隶书(古隶、今隶)

四、楷书(真书、正书)

五、草书(篆、隶、章、今、狂草)

六、行书

七、宋体(老宋、新宋)

八、装饰字体(鸟虫文、蝌蚪文、凤尾书等)

九、传统吉祥文字图形(双喜、福、禄、寿等)

我们之所以选用这部书为例,有两个原因。一是出版时间较近,二是“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指定教材”,书中的看法,应当能代表当今较高水准的看法。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所显示的学术含量,非常地令人不安。除了常识性的错误(如楷书与真书、正书并非同一概念,又如草书并不包括篆隶在内)、或是表述不清(“青铜文字也称金文”)之外,可议之处很多,如“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这两者怎么也构不成并列关系。除了金文和个别的石刻文字之外,真不知大篆从何说起。从“甲骨文、金文”至“行书”的六项,可以视为字体的发展历程,而第七第八第九等三项,却是专题性的讲述,与前六项也构不成并列关系。标题上提到双喜、或福禄等,分明是文字,何必非得说成是图形呢?我们与所有的平常人一样,只说“大红喜字”,而不会说是“大红喜图”的,字和图的区别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或许,他们在意的只是作品设计,也不是理论研究,或是他们的出发点与我们有本质性的不同。但即使如此,传统的文字设计也不止“宋体”、“装饰字体”、“传统吉祥文字图形”这三项吧,传统的文字设计,更多的是书写状态而不是描画状态(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就声称,即使是描画状态的图画也要“不假界笔”,不能借助于直尺和圆规,否则便是“死画”,更何况是文字?)况且,还真不容易让人明白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们无意指责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文字学的陌生(虽然他们不必是文字学的行家里手,但是,这个问题只要看看以下三本书就可以基本解决:一、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二、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三、启功《古代字体论稿》),这些粗疏至少表明了他们的学术水平相当不如人意。或许,这个例子可以表明,传统文字设计意匠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而且,研究这个领域对正统的文字学多多少少应当有些了解。

关于意匠文字的分类,吕胜中《意匠文字》无疑是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我们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他对文字的分类,都安排了很漂亮很诗性的名称,乍看之下不大容易明白,现抄录分类如下,并用括号注明他所说的主体内容:通源流本篇(象形文字)、择衣得体篇(鸟虫书等)、节外生枝篇(鸟虫书、印章等,与上篇略似)、灵咒真符篇(道教符咒)、将虚就实篇(花体字)、板书飞帛篇(飞白书)、笔中适形篇(瓦当文字等)、替花叠影篇(图形与文字叠合)、因圆就方篇(瓦当文字等)藉口共用篇(文字组合时共用一部分构件)、藏字隐句篇(由文字组面的画面)。以上十一个部分,将传统的意匠文字作出了分类,虽然今天看起来不免有些勉强,这从我们的白话注释中可以发现,但这部书仍然是值得参考的最重要的文献,因为其他文献连一些分类的想法都看不出,或者即使是有简单的设想,给人的印象也只是不假思索随手写出的而己。

作为一个艺术家,吕胜中“不再想写什么长篇大论的学术课题”,他“只想以此引出许多许多文字美丽的故事”,富有文学色彩的《序:文字美丽的故事》有着动人的魅力,使人忍不住要一口气读完。但毕竟诚如他所说,这不是严谨的学术文章,在意匠文字的体系建构、品类使用以及审美提炼方面显得稍有不足。而这些不足,是立足于我们的论文主旨而言的,并非是菲薄吕胜中的著作。

研究人们对文字的观念,古人对文字一般抱有尊崇的态度,甚至认为经过变形处理的文字,如道教符箓具有辟邪迎祥的功能。曾经的实用文字,如已经退出实用领域的契丹大小字,现在仍在使用的藏族、满文字,以及专门化的字体(如佛教的六字真言),因为历史时空的隔膜,绝大多数已经被视为“美丽的文字”,被引入文字设计的范畴,甚至是纯艺术的范畴。具体的方法有:

1、字体的大小胖瘦的排列组合,如宋桑世昌《回文类聚》所载的《长亭短景无人画》一诗。

2、字与字的镶套省并,如福字与八仙之组合、日进斗金等。

3、字与画的组合,如喜字喜鹊,多沿用传统的比德观念。

4、汉字设计的材美工巧,如石雕的百福屏风与丝线编的中国结,其材质分别是石和丝线。

其他的方法还在进一步梳理总结之中。这里列举的还不全面,我们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不是说传统的匠师必然基于这些想法进行文字设计,而是我们今天基于所闻所见进行的分类总结。

在传统文字设计方面的论文,所见较多,但有特色有思考的不多。这里仅就所见谈谈我们的想法。这想法是基本我们对传统文字设计的研究思路,而不是对所见论文的全面评述的。

潘鲁生的《传统汉字图形装饰》是我们见到的论述较全面深入、水平较高的一篇。他在文中主要提出:汉字图形既是汉字长期发展演变的样式之一,是文字学研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民间文化和造型艺术研究的内容,特别是装饰艺术和平面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叙述了汉字图形化的源与流,以及其典型特征,着重对汉字图形蕴涵的文化主题、寓意内涵进行了分析说明,就汉字图形的题材类别、典型种类和样式,以及装饰、组合、构成等艺术手法加以归纳、概括和总结,从而对汉字图形的主题内涵、装饰造型规律、形态特征等有一定的认识。

汉字是中国装饰艺术和书法艺术演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有的艺术样式,是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简单地说,汉字图形是利用汉字的基本笔画通过添加、组合、变形、取舍等多种装饰手法进行组合构成的图形艺术,它强调汉字的装饰美感和象征寓意,既合乎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和基本形态,又不仅仅注重汉字的可识性和可读性,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手法多变,是中国汉字除了书法之外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文字艺术。从汉字的造型特征来看,有龙书、穗书、鸟迹篆、蝌蚪文、龟书、花鸟字等,这些都是以物象造型的文字,还有适合瓦当形制构成的汉字装饰,以及应用于古钱币、铜镜、印玺、碑文、砚台、牌匾、印章等等的文字,至于民间剪纸、年画、春联、器具、刺绣、家具、招幌、版刻、民居的砖木石雕,乃至地面砖石镶嵌、溶糖浇画、撒米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品和日常用的文字则更是姿态万千。这些观点,都与我们的观点相合。

王东、王国伦《汉字的创意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一、表意核心:汉字创意设计的切入;二、“可遇不可求”:汉字创意设计六法。所谓六法,1、意象:置换形象,用形解意。2、拆解:拆解重构,一字多义。3、共笔:取其同笔,合众为一。4、字语:以字当语,以一当十。5、合璧:字含外文,相合成趣。6、再造:旧字新组,形混意明。——撇开论文的整体框架不谈,这里谈到的创意六法,明显是把汉字当成图形来设计的,显然不考虑字义与字形和装饰手法之间的联系,这是传统字体创意与现代创意之间的联系。传统字体创意更多的是基于字义的前提下的,如“喜”字,得两个喜字合并,称之为双喜,是暗喻夫妻两人的。而现在设计对于字形的重复耦合,更多考虑的是空间分割或丰富画面的需要,与字义关系甚微。古人的创意,有时是朴素得毫无装饰性可言的,比如一张大红纸(红色辟邪)写一个黑色的毛笔字福字,倒过来帖在门上墙上炕上,“福倒了”便是“福到了”。也就是,这样设计思维不在于设计过程中,而在于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完成了最终的设计。研究传统字体设计,须知古今创意思维上的差异。可以用现代的思维去研究传统,但古人绝不会有现代化的思维模式。

张纪军、王家民、刘西莉《汉字的发生与平面中的视觉传达》分为三部分:一、汉字的创意与创形思维特征分析;二、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三、汉字六义和现代图像设计的关系。四、中国人“设计智慧”中的优势基因。——除了用外国学者的言论套用中国艺术的惯用套路外(外国学者谈中国总是隔了一层,但论文不这样,就会被指斥为没有新意。谈论汉字形义之间的关系,外国学者绝赶不上清代的段玉裁为代表的说文四大家),仅在标题上就出现外行话,哪有“汉字六义”的说法。汉字只论六书不论六义,诗经有六义而无六书之说。或许,这个说法,是他们的独立的学术见解吧。文章还附了一张插图《长沙子弹库帛书》,这张图上的十二个神物与汉字设计无关。中间部分一正一倒的两片文字模糊不清,学者还在继续辨识之中。以我们浅薄的学识,看不出这件帛书对于这篇论文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篇仅有两页纸的论文,却需要三个人署名,第一个是硕士研究生,后两个教授。从排名看,教授在这篇文章里的贡献要比硕士生少,甚至不能斧正这篇文章的常识性错误,似乎别有玄妙。仅从标题来看,“平面中的视觉传达”还是局限于平面设计的基础上的,与传统的意匠大相径庭。在类似的前提下作研究的文章,是将汉字当作图形看待的,而且是在平面设计设计的学科框架里进行的,而传统的意匠文字绝非如此。

罗礼平《汉字的形象优势及其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指出:“世界上绝大部分文字在长期的演变中逐渐丧失了表意性,仅成了单纯的表音符号,只有极少数文字保留了表意性,汉字就是其中之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虽经过壁书、甲骨文、籀、篆、隶、楷及简体各种演变,但始终没有改变其象形表意的特性。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拼音文字不可替代的造型形象上的优势,这是汉字保存几千年来的本质所在。汉字的形象优势首先在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在形意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汉字在标志中的动用,无非是山字象山,水字象水而已。这里表述的汉字史,短短几十字,便有不少可议之处。比如,汉字的历代长河中,真的有一个“壁书”的阶段?这一点,古今的文字学家都没有说过,在考古文物中也不足以支持这一说法。另外,“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在六书中是居于第二位的象形,这并非是汉字的象形优势,许慎已经把这一点列于第二位了,更何况到了隶书阶段,早已不再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了,六书之一的“象形”早已物是人非了(其实在秦小篆中就如此了)。否则,颜之推何必在《颜氏家训》大谈特谈笔势和笔意呢?再说,即使论文的作者罗礼平真的从楷书字的“鸟”字中看到了鸟、“花”字中看到了花,这只是个人的艺术联想,总不能一揽兜全在推在汉字身上。况且,即便真的如此,这与汉字设计也扯不上多少联系,因为他分明说到“将四个‘金’字组合成一个菱形的南京‘金陵’饭店的标志”,这与象形何干?又举例说“东”(繁体作“東”)字,作为“京东汽车集团公司”的标志的一部分,“中间这一圆圈部分,又是一个汽车轮子,这就把汽车的概念也表达出来”。仅仅是中间一圆圈,就能说明汉字的象形特征(他无法证明造字的仓颉见于汽车轮子,仓颉受到了圆形汽车轮子的启发造出了这个字),同时还能把汽车的概念表达出来。这样一来,汉字设计也显得太小儿科了。仅用一点传统文字学的术语,生吞活剥地套用到汉字设计的研究中,与写论文好抄洋文没有什么两样。这一点,我们在自己的研究应当一概摒弃,用不着借古人或洋人来显示我们的学问。

朱敬婷《民间艺术中汉字图形的运用及其审美文化内涵》对“汉字图形”的解释是“作为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它是由我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来的。简单地说,汉字图形是利用汉字的基本笔画通过添加、组合、变形、取舍等多种装饰手法进行组合构成的图形艺术”等等,仍限于平面设计的范围。重点谈到了汉字图形的审美文化内涵:一、汉字图形印证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模式;二,吉祥汉字图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念(图腾崇拜心理的体现、吉祥观念的体现)。哪一项传统艺术不能印证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模式?这些说法,都是大而无当的套话,都是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关于在于图形文字与其他传统艺术相比,在印证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模式方面的独到之处是什么,而且这一点是其他传统艺术不具备或较少具备的。整体来说,这篇论文,在针对民间艺术方面(汉字图形只是其中之一)比较合乎传统思维,较得历史真相,写作思想有可取之处。

我们仅举这几篇论文为例,借此说明我们的研究思路在于追求传统匠师在文字设计时的所想,当时认可这些文字设计的观者的所想,以及我们的归纳。之所以说成是“归纳”,是想慎重在避开上面提到现代人的阐述误区。现代的汉字设计是把汉字当作或方或圆的块面对待的,对汉字或汉字字画进行设计,是“通过添加、组合、变形、取舍等多种装饰手法进行组合构成的图形艺术”,而传统的汉字设计固然也有这些装饰手法,但目的却不是平面设计,而是一种情感的物化,追求的趣味和余味,是建立在字义基础上的,文人借以表述智慧和学养,民间借以表述吉祥如意、辟邪就吉,在人文景观中则强调人文胜于天文(“天文”是出自《易经》中的一个概念)。

(责任编辑:童永生)

[1] 林国胜、席卓羚.字体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

[2] 吕胜中.意匠文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2

[3] 潘鲁生.传统汉字图形装饰[J].文艺研究.2006(8),104-105

[4] 吕胜中.意匠文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2。

[5] 王东、王国伦.汉字的创意设计[J].装饰.2004(6),18。

[6] 张纪军、王家民、刘西莉.汉字的发生与平面中的视觉传达[J].装饰.2004(7),34

[7] 罗礼平.汉字的形象优势及其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艺术.1999(1),41-42

[8] 朱敬婷.民间艺术中汉字图形的运用及其审美文化内涵[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4

A Re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Design Research

汉字是中国装饰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设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汉字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我们的设计尤其是字体设计意义重大,但同时这些已有成果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史为鉴,了解已有的优势,有利于文字设计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Chinese charact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decoration ar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esign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 design is also develop.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sign.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se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o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o these research results,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insufficient,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aracter design in future.

文字设计;装饰;评述

Character design;decoration;Review

张同标,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和美术史。

梁燕,现任教于江南大学数媒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设计史、中国美术史。

猜你喜欢

字体装饰汉字
鲤鱼旗装饰坠
字体的产生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DIY节日装饰家
组合字体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