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莲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2016-03-26许世芬
许世芬
(五莲县农业局,山东 五莲 262300)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五莲县设施蔬菜已颇具规模,产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优化,效益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全县组织专业人员分赴多个乡镇,通过听取镇村有关负责人情况介绍、走访大棚菜农等形式,对全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1.1 大棚种植面积稳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截止到2014年底,五莲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 000 hm2左右,冬暖式蔬菜大棚总数达到6 000个。先后形成了裕利有机蔬菜五蔬园、大槐树香菇、小峪林山水蔬菜、昊东生态农业示范园等精品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大棚蔬菜向精品、高端、安全的方向发展。
1.2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突出
大棚蔬菜主要分布在许孟镇、汪湖镇、潮河镇、洪凝镇等乡镇,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许孟镇的万亩西葫芦、芸豆生产基地,汪湖镇的万亩大棚茄子生产基地,潮河镇的千亩西红柿生产基地,洪凝镇的城郊杂菜生产基地。其中许孟镇被授予“中国西葫芦第一乡”荣誉称号,并在2013年被农业部授予“一村一品(西葫芦)示范镇”。
1.3 营销体系逐渐完善,交易流通更加活跃
面对蔬菜产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五莲县加快了域内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先后建起了许孟院西瓜菜批发市场,潮河丹土西红柿批发市场,汪湖茄子地头批发市场;其次加快蔬菜加工企业的培育,依托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开拓蔬菜产品的国际市场,现已拥有蔬菜加工企业9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4家;再次加快农村合作组织和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先后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30多个,提高了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开拓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1.4 比较效益优势明显,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大棚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效益比较优势,其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创造的利润远高于大田作物。通过走访许孟、汪湖部分大棚西葫芦、大棚茄子种植户得知,近两年大棚蔬菜667 m2效益均在3万元以上,2012年许孟镇大柱子村封金东种植的占地0.2 hm2的大棚油瓜,年收入高达11万元。
2 存在问题
2.1 地形和土壤质地制约了产业发展
五莲县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6%,如石场乡、街头镇、户部乡、松柏镇等乡镇,适合作物栽培的、成方连片的土地面积太小,且交通不畅、死角较多、运输不便,不适合设施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叩官镇土壤质地以沙土为主,建造新型冬暖式蔬菜大棚,后墙极易坍塌;汪湖镇土壤质地以黏土为主,夏天降雨较多时大棚容易形成内涝很难排水,必须延后定植期,极易错过蔬菜的最佳上市时间,降低大棚蔬菜的效益。
2.2 资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问题阻碍了产业发展
农民有发展的愿望,但苦于无资金。建设一个占地0.2 hm2的冬暖式大棚,需要一次性投资6万~10万元,普通农户很难一次拿出。其次土地流转困难,以一个占地1 333 m2中等大棚为例,最少也需要流转3~4户的土地,发展大棚所用的土地都是粮食产量较高的田块,很难协调,这将是一个长期、极难解决的问题。还有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农村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从事蔬菜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这给新品种应用及新技术推广等带来不小困难。
2.3 服务体系不健全滞后了产业发展
目前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逐渐减少,其中一部分又被抽调兼职其他工作,专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病虫防治、市场信息服务不到位。
3 建议与对策
3.1 制定五莲县大棚蔬菜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五莲县各地的土地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种植习惯、群众意愿等,在坚持向优势区域聚集的原则下,按照园区建设的理念,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力争一园一品,适度规模。建议把许孟镇、汪湖镇、高泽镇、于里镇作为本县主要蔬菜生产区,在园区规划时充分考虑田头批发销售、贮藏保鲜、种苗供应、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议在稳定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在老菜区(许孟镇、洪凝镇)开展旧棚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等精品种植。在设施类型上应根据种植内容、投资能力,按照构架坚固、性能优越、造价合理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棚型。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如许孟镇;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建议发展大中拱棚设施蔬菜、反季节蔬菜、地方名优蔬菜,如石场,建议重点发展大姜种植。
3.2 增大扶持力度,建立大棚蔬菜奖励体系
发展大棚蔬菜的关键在资金投入,大棚蔬菜生产是资金、科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前期投入非常大。蔬菜在大农业中也是弱势产业,常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风险比较大,单凭农民自己很难筹集资金,土地流转困难也很难实现设施蔬菜成方连片发展,因此,政府要尽快出台扶持政策,扶持大棚蔬菜的发展。建议设立大棚发展奖励基金,以大棚贷款贴息的形式直接补给农户;健全农业大棚蔬菜保险体系,提高大棚蔬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加强技术服务,提高大棚蔬菜的产品品质
大棚蔬菜生产要取得较高效益,科学技术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加快大棚蔬菜品种的更新步伐,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设施专用品种,形成大棚蔬菜品牌优势。通过委派科技特派员,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农技人员深入园区、深入大户,开展大棚蔬菜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展示示范、进村入户指导培训等推广活动,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扶持与政策保障,帮助农民和企业选好设施类型、搞好配套建设,确立高效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把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轮作套种、地膜覆盖、节水滴灌、膜下暗灌、土壤消毒、蜜蜂授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切实应用到蔬菜生产中去,提高产品品质,解决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的后顾之忧。
3.4 加快设施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根据国家检测工作法规,建立和完善蔬菜质量标准检测网络和监督体系,组建大棚蔬菜质量检测机构,在各批发和流通市场设置检测点,严格质量监控,全面检测指导,促进大棚蔬菜标准化建设及发展。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重点特色蔬菜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测。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的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好五莲县蔬菜产业的标准化工作,完善蔬菜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动全县大棚蔬菜产业标准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安全质量,进而提高全县设施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3.5 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农村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从事蔬菜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仅就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而言,目前,石灰氮、福气多、棉隆等药剂均可达到较高的防效,但由于操作较麻烦、劳动强度较大,菜农采用不积极,从这一侧面也反映出,蔬菜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亟需加强,专业的植保公司需适时组建。如何搞好农机农艺的最佳结合,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菜农增收潜力,成为越来越多农民迫切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要积极引进推广大棚卷帘机、二氧化碳精准气肥机、根治根结线虫专用机、紫外线大棚杀菌灯、微滴灌设备等先进设施农业机械,以提高设施农业先进机械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