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生态音乐家—青年钢琴演奏家孙颖迪系列故事(三)
2016-03-26大爱无痕
文:大爱无痕
成熟的音乐家都离不开比赛。尽管孙颖迪从不热衷于比赛,但他还是凭借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赢得了“首届上海市青少年钢琴大奖赛”第2名、第2届全国“金钟奖”钢琴比赛第3名、香港“唐氏基金会”奖金、“傅成贤”纪念奖金、“雅玛哈音乐”奖学金、第7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一结束,孙颖迪就受到欧洲主流音乐界高度关注,当地媒体称赞其演奏的李斯特音乐是“原色李斯特”。
感受最真实的自己
虽然孙颖迪靠比赛一举成名,可他从不热衷于比赛。他始终坚持认为:“比赛是把双刃剑,玩不好会伤了自己。”他认为,拿奖了固然好,可以让你迅速打开事业的大门。可如果一直参加都不成功,就有可能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时间长了,对音乐的兴趣不是降低就是会转移。他奉劝琴童们:“虽然我在这个比赛拿了第一,但我还是要提醒学弟学妹们,不要盲目地参加比赛。”
实际上,他的获奖是长期刻苦练习和对音乐的深度理解后的一种升华。一直以来,孙颖迪就对李斯特的作品比较偏爱。15岁时,他就能弹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直到25岁获奖,10年时间里,他常常与李斯特“神交”,挥汗苦练。为了能演奏好曲子,仅仅是歌德的《浮士德》,他就读了好多遍。如此深厚的古典文化积淀,奠定了坚实的音乐素养,最终实至名归。
在孙颖迪心中,玩音乐最好的状态,就是做一个生态演奏家。
为了做好生态音乐家,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抓住机会就溜到野外,拿起相机,记录旖旎(yǐ nǐ)的风景,拍下秀美的山川;再或者,他就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写一些随笔,记录心情,记录对生活的感悟;翻开书,让自己沉浸在墨香中,体验文字与自己的心灵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感受到最真实的自我。若是和别人一样,穿梭在每年几十次的比赛中,身体上的累是次要的,心累才是最深的疲乏。
与大师深度“交流”
孙颖迪不仅怀着感恩的心去演奏音乐,就是对普通观众,他都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
有一次,观众未能如愿地听到他的现场演奏,就站在音乐厅门口,等待他演奏结束。
当他从音乐厅出来时,观众立刻赶上前去,拿着他的CD等他签名。这在很多明星或狂傲的音乐家眼里,再普通不过了,可孙颖迪却深受感动,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在异国他乡受到这种尊重而自豪。
为了真切地体会李斯特音乐的魅力,孙颖迪以德国博物馆内陈列的一张李斯特生前在欧洲巡演的城市地图为路线,安排行程,与李斯特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亲密对接”。沿途,他获得了许多跟李斯特有关的信息,访问了李斯特的出生地,瞻仰了李斯特墓地……通过这样的心灵互动,他走入了李斯特的内心并能多角度、多维度地演奏李斯特的作品,产生了不凡的轰动效果,场场掌声雷动。
从这件事上可知,孙颖迪是真正的身体力行,在努力做好一个生态演奏家,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仅仅是坐在钢琴前凭空想象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宅男”最幸福
2005年11月,他在欢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问中国的宴会上,作为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的表演嘉宾进行了演奏;他还作为中国文化部“东方快车”候选艺术家,在新西兰进行巡演,以精湛技艺和丰富艺术表现力,受到当地观众的高度赞誉。每场演出结束前,观众都会长时间起立鼓掌。为了回馈外国友人,也为了宣扬中国文化,孙颖迪现场演奏了《浏阳河》等中国曲目。其中的一次演出,1777个座位的票全部卖完。
即使如今功成名就,他最喜欢的状态依然是“宅”在家中,做一个幸福的“宅男”。这样的“宅男”,可以翻翻《红楼梦》,痴迷地沉浸在文字之中,闻闻墨香,暂时放空心灵,给音乐自由呼吸的空间。
做一个普通人,成了他最向往的梦想,甚至还想学一学古代的“竹林七贤”,过惬意的田园时光。
对于那么多的“光环”,孙颖迪十分反感:“我很不喜欢别人用‘王子’来称呼我,不管是新一
代还是老一代,我只是个琴者,不习惯被这样冠名。”
这就是大师的风范:一个真实的音乐人最该具有的胸怀。